家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的决策精神,掌握全省城乡居民消费状况,分析未来消费趋势,为省委、省政府制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受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于2009年1月至3月在全省开展了“四川省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及预期调查”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组织和基本情况
为全面客观掌握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本次调查首先按人口总数和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排序,随机抽选出样本预选地区,综合四川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地震灾区等情况,确定了成都、南充、达州、绵阳、乐山、泸州、凉山、内江、广元、遂宁10个市(州)作为调查样本地区。然后区分城乡两种情况、两套问卷,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盖洛普”调查法注 ,对48个县(市、区),144个城镇社区和182个乡(镇)的5167个居民家庭进行了入户专访。为进一步了解消费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还围绕影响消费的社区服务、土地流转、农民工返乡等问题和商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共召开33场专题座谈会,同期还配合开展了旅游临柜调查和网上调查。
为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以及问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专门设立了以省工商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省消委会与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成员参加的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密的调查方案,充分发挥全省消委组织网络优势,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并集中进行培训和动员,在人力、物资和组织上全力保障。此次调查工作还得到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内江、泸州、遂宁等消委会还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分报告,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消费需求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但总体上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吃穿住仍然是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支出的比例偏大。消费非均衡发展的特征明显,城乡消费层次差异较大。从趋势看,商品消费存在热点,汽车和通讯消费呈发展态势,服务、旅游及文化消费空间较大,住房消费需求减弱。消费市场环境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和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居民消费呈现不敢花、不愿花、不能花、无钱花的“四花”现象。
二、我省居民家庭消费现状及预期
(一)目前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仍以满足基本生活和生产为主
从调查样本看,在城镇居民家庭主要支出项目中,作为第一支出项目首选比例的为食品和居家用品,分别为37.0%和13.2%,两项合计超过50%(见表1)。在前五项支出填写中,食品、居家用品、房租及水电气物管、衣着、房贷等基本生活开支占53.18%。
表1:目前城镇居民家庭每月主要固定支出项目 单位:%
项 目 首先 其次 第三 第四 第五 作为前五项支出
食 品 37.0 15.7 11.4 8.5 5.6 78.2
居家用品 13.2 16.9 16.5 13.8 11.5 71.8
教 育 11.8 10.4 8.8 7.9 7.4 46.3
保险及社保 10.7 11.4 9.9 6.9 5.0 43.9
偿还购房贷款 10.0 3.0 2.0 1.9 1.8 18.7
房租及水电气 4.8 12.2 13.5 11.1 6.7 48.3
医疗保健 4.7 1.0 11.4 9.6 9.2 45.0
文体娱乐 2.3 0.9 1.3 1.1 2.6 8.2
交 通 1.5 2.3 4.1 4.0 5.3 17.2
衣 着 0.9 10.7 10.4 13.8 13.1 48.9
旅 游 0.8 1.0 2.1 2.5 4.1 10.5
通 信 0.5 2.4 4.9 10.6 13.5 31.9
其 他 0.2 3.0 3.7 8.3 13.8 29.0
而农村居民家庭“支出首先”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农业生产27.1%、子女教育23.2%、食品21.7%、社会保险8.4%、医疗6.6%。可见,农村居民家庭主要支出除生产和基本生活外,子女教育、社会保险和医疗负担较重(见表2)。
表2: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每月主要固定支出项目 单位:%
项 目 首先 其次 第三 第四 第五 作为前五项支出
农业生产 27.1 16.0 7.9 4.8 3.8 59.5
子女教育 23.2 13.4 7.8 5.2 4.3 54.0
食 品 21.7 18.0 14.1 10.7 10.5 75.0
社会保险 8.4 4.9 3.1 2.6 2.1 21.1
医 疗 6.6 12.5 13.8 10.7 7.8 51.4
家禽家畜及饲料 4.8 6.3 7.0 5.6 6.3 30.0
燃 料 1.4 4.6 5.9 6.3 4.7 22.9
衣 着 1.1 8.4 9.7 10.9 10.4 40.5
电 费 1.1 3.9 9.0 12.2 13.6 39.8
送礼随份子 1.0 3.7 6.3 8.0 9.3 28.3
交通费 0.7 3.0 5.9 6.1 6.1 21.8
通信费 0.5 2.9 6.1 10.8 10.6 30.9
文体娱乐 0.2 0.2 0.8 0.7 1.5 3.4
其 他 2.2 2.1 2.7 5.2 9.0 21.2
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仍是以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居民消费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
(二)城乡家用电器普及率差异较大,超年限使用情况较突出
1.城镇居民家庭电器普及率高,但“超期”现象严重。调查显示,家用电器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拥有率较高(见表3),但“超期”注 现象严重(见图1)。更令人担忧的是仍有8.7%的家庭还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而大多数“超期”家电产品都存在能耗高、不环保、不安全等问题。这表明家电更新换代刻不容缓,新一代的升级换代产品如液晶电视、节能环保冰箱等新产品,社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 农村居民家庭电器种类偏少。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主要集中于彩电94.3%、电风扇86.8%、手机79.9%、洗衣机70.2%等品种(见表3)。而冰箱、空调、电磁炉、电脑等新型家用电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反映出农村家电品种比较缺乏,这为“家电下乡”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留下了很大空间。
表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情况 单位:%
耐用消费品 城镇 农村 耐用消费品 城镇 农村
彩 电 95.6 94.3 电 脑 44.9 12.7
洗衣机 89.6 70.2 照相机 18.0 4.7
冰 箱 84.9 50.3 音响设备 22.4 —
空 调 53.0 14.7 轿 车 9.4 —
电风扇 — 86.8 农用车 — 5.4
手 机 — 79.9 拖拉机 — 2.7
摩托车 — 40.5 自有住房 85.2 —
注:“—”:问卷未设计的选项。
(三)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拥有率较高,汽车消费发展态势良好
问卷统计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的拥有率达到了85.2%(见表3),说明伴随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住房的需求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的轿车拥有量为9.4%,农村家庭农用汽车达到5.4%,显现发展空间。
(四)近年来,农村消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问题仍较突出
1.日常生活用品购买比较方便,但公共服务尚欠缺。问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日常用品购买都比较方便,购买地点首选在镇上商店和农贸市场,分别占53.6%和21%。调查还显示,公共交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比较欠缺,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水利灌溉设施不足。
2.商品价格较乱。农村居民对市场价格问题意见较多,有56.9%的农村居民认为农村市场价格较乱。同时,部分农民认为产品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
(五)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1.城镇居民的消费注重整体质量的提高。调查显示,城镇居民2009年把住房、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作为首要支出项目的比例,分别为21.6%、18.5%和15.3%;住宅装修、大宗家电、旅游休闲等也是城镇居民比较关注的消费项目(见表4)。反映出城镇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身体健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表4:城镇居民家庭2009年支出打算
项 目 选择比例(%)
首 先 其 次 第 三
住 房 21.6 2.1 1.6
教育培训 18.5 11.8 8.5
医疗保健 15.3 17.2 11.1
住宅装修 10.6 11.2 4.9
大宗家电 6.5 8.2 6.0
旅游休闲 5.8 7.7 9.6
汽 车 3.6 2.4 2.9
商业保险 2.9 6.4 6.9
成套家具 2.8 6.8 8.8
电 脑 2.8 3.6 4.3
其 他 9.6 22.7 35.3
2.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于改善生活条件。除了吃穿等基本生活开支外,农村居民把修建住房或装修、农业生产资料和教育培训作为2009年首要开支项目的比重,分别为28.3%、24.6%和15.3%。同时打算购买家用电器和汽车或摩托车的农村居民也较多(见表5)。表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有较大的吸引力,农村居民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
表5:农村居民家庭2009年支出打算
项 目 选择比例(%)
首 先 其 次 第 三
修建住房或装修 28.3 4.3 3.0
生产资料 24.6 23.1 9.6
教育培训 15.3 12.2 11.4
医疗治病 8.5 13.3 10.5
银行储蓄 5.9 8.7 15.0
家 具 3.6 8.4 4.3
家用电器 3.0 8.0 12.8
汽车或摩托车 2.6 4.6 3.5
商业保险 2.1 4.8 4.1
电 脑 1.9 1.7 1.3
旅游娱乐 0.7 1.9 2.3
电话手机 0.5 3.6 7.0
其 他 3.0 4.4 15.1
(六)城乡居民热切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
问卷调查对象在回答“希望政府采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中,城镇居民对“五大”民生问题较为关注,分别是稳定物价、降低医疗收费、完善社保、提高工资和降低教育收费。农村居民关注的是降低农资价格、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四大”民生问题(见图2、3)。这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居民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在对未来预期上普遍对政府寄予厚望。
(七)城乡居民在工资、家庭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预期上有较大差异
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城镇居民认为工资性收入将“基本持平”或“提高”,表明城镇居民对工资性收入的预期较好,对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有信心。但对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预期不太看好,超过25%的城镇居民认为会下降或大幅度下降,仅有10%的居民认为会略有提高。农村居民对家庭收入的预期比较保守,超过七成认为今年收入不会提高(见图4)。
这表明农村居民总体上对收入增长预期没有城镇居民乐观,增加农民收入任务艰巨,国家“三农”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落实。
(八)近五成居民对今年物价走势表示担忧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今年的物价较去年有“较大提高”和“略有提高”的占48.4%,而认为今年物价较去年有“较大降低” 和“略有下降”的仅占23.4%。这表明,尽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通货紧缩,但仍有近五成的居民预期物价水平会走高,值得物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九)城镇居民对发展和完善社区服务抱有很大期盼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城镇居民希望发展和完善医疗保健、娱乐健身、文化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托老托幼和家电维修等社区服务消费项目的所占比重较大(见图5)。
这表明,目前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服务型消费需求较大,但供给不足,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问卷反映影响我省居民家庭消费的因素
(一)收入不高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根本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偏低。近六成的被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下,超过五成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见图6),可见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同时有36.5%的城镇居民认为工资性收入低,22.2%的农村居民认为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和能力,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2.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渠道较窄。如图7所示,虽然有33.7%的农民是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但种地收入的比例仍然高达36.2%,而经商、养殖等收入的比重都偏小。收入渠道的狭窄,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是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
问卷调查中发现,除了收入因素外,影响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大都集中在医疗、教育、物价、住房、子女就业、养老等几方面(见图8、9),说明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保障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三)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等因素也对居民消费造成一定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的影响,旅游消费受到的冲击较大,调查显示,有36.2%的被访者取消或推迟了旅游消费,住房装修、大宗家电、购房、购车等价格高的消费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见图10)。同时调查还显示,城镇居民节余款主要流向储蓄,占到了47.5%,只有15.8%的偏向实业投资,8.7%的选择保险,则表明在金融危机等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更偏向于储蓄。
四、座谈会反映的情况
结合问卷内容,对影响居民消费的增收、社区服务、农民工返乡就业等问题和商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进行了座谈,座谈中主要反映出如下四个问题。
(一)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意愿
受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影响,居民消费观念仍较保守,农村尤为明显。城乡居民存款买房、为后代教育和养老的意愿较重。农村“送礼随份子”传统习俗性消费还有较浓的氛围。座谈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城乡居民反映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更切身的感受,但舆论的渲染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一定程度影响了消费。调查中还发现,居民对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概念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主动更新“超期”家电,影响家电的安全使用。另外对“家电下乡”商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宣传不够,居民想买而不敢下手。
(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消费增长缺乏直接动力
拉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在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打工农民工返乡较多的情况下,解决农民增收主要还应考虑本土就近原则,帮助农民从业挣钱,依托家乡土地增收。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边远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后土地撂荒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地区农民对如何实现增收缺乏组织,觉得没有挣钱的活可干,反映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作用不够。
(三)消费领域和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完善
1.中、低端服务型消费还比较欠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中、高端服务性消费得到蓬勃发展,但座谈反映,城镇9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并未享受到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的服务性消费,社区消费大多表现为喝茶、打牌(麻将)、跳操等自发性娱乐健身项目,像养老托老、浴足健身、文化休闲这样大众化的保健、家政和娱乐型服务在社区鲜见。据了解,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没有享受过浴足服务,多数家庭很难得到所需要的家政服务,有组织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培训更少得可怜。如成都市四道街社区2万居民,而持老年证的近3000人,占15%,托老的需求非常大。
2.我省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薄弱,消费升级缺乏必要条件。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也严重制约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营山县农民反映:村上的路况很差,汽车开不进去,国家补助修路的资金是每公里10万元,而修水泥(柏油)路每公路最低要花费30万元,因资金缺口路修不好,农产品运不出来,影响了他们增收和消费。他们用的电价每度高达0.78元,问其原因是没有加入国电网造成的,因电价高影响到家电使用。宁南县农民反映宽带网络收费太高,即便是年费趸交也达960元,农民消费不起。
3.个人消费信贷滞后。座谈会中金融业界反映,目前金融经营理念和机制均滞后,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是房地产。而手续烦琐也制约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另外商家也反映,由于银联公司收取的信用卡刷卡手续费太高,商家不愿开展此业务。
(四)医疗、教育负担重,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
座谈中反映,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增加居民家庭预期支出。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农民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使其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消费。另一方面,座谈中还反映,当前,由于农业税的减免、国家对农业的财政倾斜力度加大,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用于教育、建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仍然较大,负担较重。居民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使未来预期支出增加。
五、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1.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促进农村消费。针对返乡农民工增多,就业困难,农民收入不稳的情况,建议政府加快制订农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夯实农业基础。通过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就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进一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把关系民生的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等列入保险范围,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领头”作用。可以考虑选调市、县(区)机关干部到镇、村挂职,建立挂职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基层领导力量。
2. 以转变金融服务理念为切入点,加大信贷配给,挖掘消费潜力。一是适度放宽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简化申办手续,在住房信贷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汽车、电器、家装、教育、旅游等领域信贷品种,把潜在的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逐步提高信贷消费的比重。同时降低银联刷卡手续费,推广使用信用卡消费。二是建立和培育小额贷款风险基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贷款风险担保。
(二)加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消费预期
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速度。一是尽快推开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提高我省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医疗保险全省统筹和异地报销;三是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切实降低贫困、低保家庭非义务教育支出;四是加快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五是缩小社会各层次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差距,降低城镇个体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三)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1. 以净化市场环境为宗旨,严格规范市场。加强价格管理,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督促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创造安全放心、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特别是当前要加大对利用“家电下乡”推销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灾后重建物资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对经济形势认识的正确引导,坚定消费者的乐观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引导我省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意识,摈弃传统落后消费观念,积极消费。
2. 完善公共基础配套功能,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成本。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电气化、道路网建设,消除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对家电等电子产品消费的障碍,为以家电为主的电子产品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创造条件。
(四)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水平
1. 以家电更新换代为突破口,带动商品消费升级。一是政府应尽快出台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国家标准和强制报废旧家电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的相关责任和义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超期”家电的危害,正确处理好勤俭持家与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关系,主动对“超期”家电进行升级换代。三是参照“家电下乡”政策对城镇居民更新高污染、高耗能的“超期”家电实行财政补贴措施,促进更新换代,让企业得市场,消费者得实惠,同时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2. 以扩大社区消费为重要途径,拓展城镇大众化服务消费。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社会创办、市场运作”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社区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公众服务项目的发展,政府对城镇老龄化问题应着手调研,对孤寡老人应提供公益养老院就住。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区家政、养老、助残、保健等便民服务项目,普及社区大众服务性消费,促进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
3. 以打造四川自然锦绣特色旅游为契机,繁荣发展我省旅游消费。应结合灾后重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通过包装与整合,把四川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自然锦绣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扩大对外宣传,增强游客到四川旅游的欲望。同时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开展“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严格落实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学生假期修学观光等都纳入其中,扩大旅游消费规模。
4. 以农房重建和旧房改造为增长点,拉动农村消费。一方面,加大灾区农房重建工作力度。切实做好资金及原材料的筹措、分配、供应工作,推进农房重建。另一方面,积极启动非灾区农村旧房改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在征地、税费、林木砍伐等方面给予减、缓、免等优惠政策,降低建房成本,鼓励农民积极改造旧房建新房,拉动农村消费市场。
5. 以特色土特产品展销为平台,加大“四川造”产品的外销力度。建议在省内外有组织的开展四川土特产品展(促)销会活动,提升四川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让“四川造”产品畅销国内外,以带动和促进四川产业发展。
家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
调查时间:2013年2月21日上午
调查对象:爸爸、妈妈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调 查 人:日照市新营小学 二年级五班 庄越溪
调查内容:见下表
项目
花费(元)
购买新年服装 4300元
购买食品 600元
购买蔬菜、肉类 500元
购买水果、干果 500元
家庭装饰 1300元
购买书籍、学习用品 90元
外出旅游 2000元
学习琵琶弹奏 1200元
购买手机 1500元
走亲访友 1400元
为越溪缴纳保险费 2000元
其它 500元
合计 15690元
调查结果:在各类消费中,学习用品花费较少,服装花费最多,应该注意节俭。
一、调查方法、组织和基本情况
为全面客观掌握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本次调查首先按人口总数和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排序,随机抽选出样本预选地区,综合四川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地震灾区等情况,确定了成都、南充、达州、绵阳、乐山、泸州、凉山、内江、广元、遂宁10个市(州)作为调查样本地区。然后区分城乡两种情况、两套问卷,采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盖洛普”调查法注 ,对48个县(市、区),144个城镇社区和182个乡(镇)的5167个居民家庭进行了入户专访。为进一步了解消费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还围绕影响消费的社区服务、土地流转、农民工返乡等问题和商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共召开33场专题座谈会,同期还配合开展了旅游临柜调查和网上调查。
为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以及问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专门设立了以省工商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省消委会与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成员参加的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密的调查方案,充分发挥全省消委组织网络优势,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并集中进行培训和动员,在人力、物资和组织上全力保障。此次调查工作还得到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内江、泸州、遂宁等消委会还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分报告,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消费需求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但总体上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吃穿住仍然是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教育、医疗支出的比例偏大。消费非均衡发展的特征明显,城乡消费层次差异较大。从趋势看,商品消费存在热点,汽车和通讯消费呈发展态势,服务、旅游及文化消费空间较大,住房消费需求减弱。消费市场环境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和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居民消费呈现不敢花、不愿花、不能花、无钱花的“四花”现象。
二、我省居民家庭消费现状及预期
(一)目前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仍以满足基本生活和生产为主
从调查样本看,在城镇居民家庭主要支出项目中,作为第一支出项目首选比例的为食品和居家用品,分别为37.0%和13.2%,两项合计超过50%(见表1)。在前五项支出填写中,食品、居家用品、房租及水电气物管、衣着、房贷等基本生活开支占53.18%。
表1:目前城镇居民家庭每月主要固定支出项目 单位:%
项 目 首先 其次 第三 第四 第五 作为前五项支出
食 品 37.0 15.7 11.4 8.5 5.6 78.2
居家用品 13.2 16.9 16.5 13.8 11.5 71.8
教 育 11.8 10.4 8.8 7.9 7.4 46.3
保险及社保 10.7 11.4 9.9 6.9 5.0 43.9
偿还购房贷款 10.0 3.0 2.0 1.9 1.8 18.7
房租及水电气 4.8 12.2 13.5 11.1 6.7 48.3
医疗保健 4.7 1.0 11.4 9.6 9.2 45.0
文体娱乐 2.3 0.9 1.3 1.1 2.6 8.2
交 通 1.5 2.3 4.1 4.0 5.3 17.2
衣 着 0.9 10.7 10.4 13.8 13.1 48.9
旅 游 0.8 1.0 2.1 2.5 4.1 10.5
通 信 0.5 2.4 4.9 10.6 13.5 31.9
其 他 0.2 3.0 3.7 8.3 13.8 29.0
而农村居民家庭“支出首先”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农业生产27.1%、子女教育23.2%、食品21.7%、社会保险8.4%、医疗6.6%。可见,农村居民家庭主要支出除生产和基本生活外,子女教育、社会保险和医疗负担较重(见表2)。
表2: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每月主要固定支出项目 单位:%
项 目 首先 其次 第三 第四 第五 作为前五项支出
农业生产 27.1 16.0 7.9 4.8 3.8 59.5
子女教育 23.2 13.4 7.8 5.2 4.3 54.0
食 品 21.7 18.0 14.1 10.7 10.5 75.0
社会保险 8.4 4.9 3.1 2.6 2.1 21.1
医 疗 6.6 12.5 13.8 10.7 7.8 51.4
家禽家畜及饲料 4.8 6.3 7.0 5.6 6.3 30.0
燃 料 1.4 4.6 5.9 6.3 4.7 22.9
衣 着 1.1 8.4 9.7 10.9 10.4 40.5
电 费 1.1 3.9 9.0 12.2 13.6 39.8
送礼随份子 1.0 3.7 6.3 8.0 9.3 28.3
交通费 0.7 3.0 5.9 6.1 6.1 21.8
通信费 0.5 2.9 6.1 10.8 10.6 30.9
文体娱乐 0.2 0.2 0.8 0.7 1.5 3.4
其 他 2.2 2.1 2.7 5.2 9.0 21.2
由此可见,目前我省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仍是以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居民消费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
(二)城乡家用电器普及率差异较大,超年限使用情况较突出
1.城镇居民家庭电器普及率高,但“超期”现象严重。调查显示,家用电器在城镇居民家庭中拥有率较高(见表3),但“超期”注 现象严重(见图1)。更令人担忧的是仍有8.7%的家庭还在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而大多数“超期”家电产品都存在能耗高、不环保、不安全等问题。这表明家电更新换代刻不容缓,新一代的升级换代产品如液晶电视、节能环保冰箱等新产品,社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 农村居民家庭电器种类偏少。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主要集中于彩电94.3%、电风扇86.8%、手机79.9%、洗衣机70.2%等品种(见表3)。而冰箱、空调、电磁炉、电脑等新型家用电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反映出农村家电品种比较缺乏,这为“家电下乡”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留下了很大空间。
表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情况 单位:%
耐用消费品 城镇 农村 耐用消费品 城镇 农村
彩 电 95.6 94.3 电 脑 44.9 12.7
洗衣机 89.6 70.2 照相机 18.0 4.7
冰 箱 84.9 50.3 音响设备 22.4 —
空 调 53.0 14.7 轿 车 9.4 —
电风扇 — 86.8 农用车 — 5.4
手 机 — 79.9 拖拉机 — 2.7
摩托车 — 40.5 自有住房 85.2 —
注:“—”:问卷未设计的选项。
(三)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拥有率较高,汽车消费发展态势良好
问卷统计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自有住房的拥有率达到了85.2%(见表3),说明伴随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我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住房的需求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的轿车拥有量为9.4%,农村家庭农用汽车达到5.4%,显现发展空间。
(四)近年来,农村消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问题仍较突出
1.日常生活用品购买比较方便,但公共服务尚欠缺。问卷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日常用品购买都比较方便,购买地点首选在镇上商店和农贸市场,分别占53.6%和21%。调查还显示,公共交通、自来水、有线电视、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比较欠缺,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水利灌溉设施不足。
2.商品价格较乱。农村居民对市场价格问题意见较多,有56.9%的农村居民认为农村市场价格较乱。同时,部分农民认为产品质量也存在一些问题。
(五)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1.城镇居民的消费注重整体质量的提高。调查显示,城镇居民2009年把住房、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作为首要支出项目的比例,分别为21.6%、18.5%和15.3%;住宅装修、大宗家电、旅游休闲等也是城镇居民比较关注的消费项目(见表4)。反映出城镇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多的是注重身体健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表4:城镇居民家庭2009年支出打算
项 目 选择比例(%)
首 先 其 次 第 三
住 房 21.6 2.1 1.6
教育培训 18.5 11.8 8.5
医疗保健 15.3 17.2 11.1
住宅装修 10.6 11.2 4.9
大宗家电 6.5 8.2 6.0
旅游休闲 5.8 7.7 9.6
汽 车 3.6 2.4 2.9
商业保险 2.9 6.4 6.9
成套家具 2.8 6.8 8.8
电 脑 2.8 3.6 4.3
其 他 9.6 22.7 35.3
2.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于改善生活条件。除了吃穿等基本生活开支外,农村居民把修建住房或装修、农业生产资料和教育培训作为2009年首要开支项目的比重,分别为28.3%、24.6%和15.3%。同时打算购买家用电器和汽车或摩托车的农村居民也较多(见表5)。表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有较大的吸引力,农村居民开始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
表5:农村居民家庭2009年支出打算
项 目 选择比例(%)
首 先 其 次 第 三
修建住房或装修 28.3 4.3 3.0
生产资料 24.6 23.1 9.6
教育培训 15.3 12.2 11.4
医疗治病 8.5 13.3 10.5
银行储蓄 5.9 8.7 15.0
家 具 3.6 8.4 4.3
家用电器 3.0 8.0 12.8
汽车或摩托车 2.6 4.6 3.5
商业保险 2.1 4.8 4.1
电 脑 1.9 1.7 1.3
旅游娱乐 0.7 1.9 2.3
电话手机 0.5 3.6 7.0
其 他 3.0 4.4 15.1
(六)城乡居民热切期盼解决的民生问题
问卷调查对象在回答“希望政府采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中,城镇居民对“五大”民生问题较为关注,分别是稳定物价、降低医疗收费、完善社保、提高工资和降低教育收费。农村居民关注的是降低农资价格、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四大”民生问题(见图2、3)。这表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居民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在对未来预期上普遍对政府寄予厚望。
(七)城乡居民在工资、家庭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预期上有较大差异
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城镇居民认为工资性收入将“基本持平”或“提高”,表明城镇居民对工资性收入的预期较好,对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有信心。但对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预期不太看好,超过25%的城镇居民认为会下降或大幅度下降,仅有10%的居民认为会略有提高。农村居民对家庭收入的预期比较保守,超过七成认为今年收入不会提高(见图4)。
这表明农村居民总体上对收入增长预期没有城镇居民乐观,增加农民收入任务艰巨,国家“三农”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落实。
(八)近五成居民对今年物价走势表示担忧
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今年的物价较去年有“较大提高”和“略有提高”的占48.4%,而认为今年物价较去年有“较大降低” 和“略有下降”的仅占23.4%。这表明,尽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通货紧缩,但仍有近五成的居民预期物价水平会走高,值得物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九)城镇居民对发展和完善社区服务抱有很大期盼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城镇居民希望发展和完善医疗保健、娱乐健身、文化教育培训、家政服务、托老托幼和家电维修等社区服务消费项目的所占比重较大(见图5)。
这表明,目前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服务型消费需求较大,但供给不足,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问卷反映影响我省居民家庭消费的因素
(一)收入不高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根本原因
1.城乡居民收入偏低。近六成的被访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下,超过五成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见图6),可见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同时有36.5%的城镇居民认为工资性收入低,22.2%的农村居民认为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和能力,制约了消费的增长。
2.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渠道较窄。如图7所示,虽然有33.7%的农民是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但种地收入的比例仍然高达36.2%,而经商、养殖等收入的比重都偏小。收入渠道的狭窄,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是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
问卷调查中发现,除了收入因素外,影响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大都集中在医疗、教育、物价、住房、子女就业、养老等几方面(见图8、9),说明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保障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
(三)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等因素也对居民消费造成一定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地震的影响,旅游消费受到的冲击较大,调查显示,有36.2%的被访者取消或推迟了旅游消费,住房装修、大宗家电、购房、购车等价格高的消费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见图10)。同时调查还显示,城镇居民节余款主要流向储蓄,占到了47.5%,只有15.8%的偏向实业投资,8.7%的选择保险,则表明在金融危机等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更偏向于储蓄。
四、座谈会反映的情况
结合问卷内容,对影响居民消费的增收、社区服务、农民工返乡就业等问题和商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进行了座谈,座谈中主要反映出如下四个问题。
(一)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消费意愿
受崇尚节俭的传统文化影响,居民消费观念仍较保守,农村尤为明显。城乡居民存款买房、为后代教育和养老的意愿较重。农村“送礼随份子”传统习俗性消费还有较浓的氛围。座谈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城乡居民反映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更切身的感受,但舆论的渲染增加了他们对未来的担忧,一定程度影响了消费。调查中还发现,居民对家电的安全使用年限概念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主动更新“超期”家电,影响家电的安全使用。另外对“家电下乡”商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宣传不够,居民想买而不敢下手。
(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消费增长缺乏直接动力
拉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尤其在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打工农民工返乡较多的情况下,解决农民增收主要还应考虑本土就近原则,帮助农民从业挣钱,依托家乡土地增收。调查中了解到,一些边远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后土地撂荒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地区农民对如何实现增收缺乏组织,觉得没有挣钱的活可干,反映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作用不够。
(三)消费领域和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完善
1.中、低端服务型消费还比较欠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中、高端服务性消费得到蓬勃发展,但座谈反映,城镇9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并未享受到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的服务性消费,社区消费大多表现为喝茶、打牌(麻将)、跳操等自发性娱乐健身项目,像养老托老、浴足健身、文化休闲这样大众化的保健、家政和娱乐型服务在社区鲜见。据了解,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没有享受过浴足服务,多数家庭很难得到所需要的家政服务,有组织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培训更少得可怜。如成都市四道街社区2万居民,而持老年证的近3000人,占15%,托老的需求非常大。
2.我省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薄弱,消费升级缺乏必要条件。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也严重制约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营山县农民反映:村上的路况很差,汽车开不进去,国家补助修路的资金是每公里10万元,而修水泥(柏油)路每公路最低要花费30万元,因资金缺口路修不好,农产品运不出来,影响了他们增收和消费。他们用的电价每度高达0.78元,问其原因是没有加入国电网造成的,因电价高影响到家电使用。宁南县农民反映宽带网络收费太高,即便是年费趸交也达960元,农民消费不起。
3.个人消费信贷滞后。座谈会中金融业界反映,目前金融经营理念和机制均滞后,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是房地产。而手续烦琐也制约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另外商家也反映,由于银联公司收取的信用卡刷卡手续费太高,商家不愿开展此业务。
(四)医疗、教育负担重,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
座谈中反映,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增加居民家庭预期支出。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农民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使其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消费。另一方面,座谈中还反映,当前,由于农业税的减免、国家对农业的财政倾斜力度加大,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用于教育、建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仍然较大,负担较重。居民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使未来预期支出增加。
五、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1.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抓手,促进农村消费。针对返乡农民工增多,就业困难,农民收入不稳的情况,建议政府加快制订农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大投资力度,夯实农业基础。通过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就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进一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扩大覆盖面,把关系民生的蔬菜水果、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等列入保险范围,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方面的“领头”作用。可以考虑选调市、县(区)机关干部到镇、村挂职,建立挂职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基层领导力量。
2. 以转变金融服务理念为切入点,加大信贷配给,挖掘消费潜力。一是适度放宽个人消费信贷政策,简化申办手续,在住房信贷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汽车、电器、家装、教育、旅游等领域信贷品种,把潜在的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逐步提高信贷消费的比重。同时降低银联刷卡手续费,推广使用信用卡消费。二是建立和培育小额贷款风险基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贷款风险担保。
(二)加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消费预期
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速度。一是尽快推开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提高我省医疗保障水平,实现医疗保险全省统筹和异地报销;三是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切实降低贫困、低保家庭非义务教育支出;四是加快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加大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五是缩小社会各层次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差距,降低城镇个体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减轻低收入群体的负担。
(三)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1. 以净化市场环境为宗旨,严格规范市场。加强价格管理,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督促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创造安全放心、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特别是当前要加大对利用“家电下乡”推销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灾后重建物资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力度。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对经济形势认识的正确引导,坚定消费者的乐观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引导我省城乡居民提高消费意识,摈弃传统落后消费观念,积极消费。
2. 完善公共基础配套功能,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成本。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电气化、道路网建设,消除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对家电等电子产品消费的障碍,为以家电为主的电子产品大规模、低成本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创造条件。
(四)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水平
1. 以家电更新换代为突破口,带动商品消费升级。一是政府应尽快出台家电安全使用年限国家标准和强制报废旧家电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的相关责任和义务。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正确认识“超期”家电的危害,正确处理好勤俭持家与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关系,主动对“超期”家电进行升级换代。三是参照“家电下乡”政策对城镇居民更新高污染、高耗能的“超期”家电实行财政补贴措施,促进更新换代,让企业得市场,消费者得实惠,同时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2. 以扩大社区消费为重要途径,拓展城镇大众化服务消费。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社会创办、市场运作”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社区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公众服务项目的发展,政府对城镇老龄化问题应着手调研,对孤寡老人应提供公益养老院就住。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社区家政、养老、助残、保健等便民服务项目,普及社区大众服务性消费,促进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
3. 以打造四川自然锦绣特色旅游为契机,繁荣发展我省旅游消费。应结合灾后重建,充分挖掘旅游资源,通过包装与整合,把四川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自然锦绣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扩大对外宣传,增强游客到四川旅游的欲望。同时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开展“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严格落实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学生假期修学观光等都纳入其中,扩大旅游消费规模。
4. 以农房重建和旧房改造为增长点,拉动农村消费。一方面,加大灾区农房重建工作力度。切实做好资金及原材料的筹措、分配、供应工作,推进农房重建。另一方面,积极启动非灾区农村旧房改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在征地、税费、林木砍伐等方面给予减、缓、免等优惠政策,降低建房成本,鼓励农民积极改造旧房建新房,拉动农村消费市场。
5. 以特色土特产品展销为平台,加大“四川造”产品的外销力度。建议在省内外有组织的开展四川土特产品展(促)销会活动,提升四川企业和产品的美誉度,让“四川造”产品畅销国内外,以带动和促进四川产业发展。
家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
调查时间:2013年2月21日上午
调查对象:爸爸、妈妈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调 查 人:日照市新营小学 二年级五班 庄越溪
调查内容:见下表
项目
花费(元)
购买新年服装 4300元
购买食品 600元
购买蔬菜、肉类 500元
购买水果、干果 500元
家庭装饰 1300元
购买书籍、学习用品 90元
外出旅游 2000元
学习琵琶弹奏 1200元
购买手机 1500元
走亲访友 1400元
为越溪缴纳保险费 2000元
其它 500元
合计 15690元
调查结果:在各类消费中,学习用品花费较少,服装花费最多,应该注意节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