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小年,大家知道吗?最开始别人跟我说说小年的时候,脑袋里就不知道小年有什么含义,是不是很多小伙伴跟我一样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小年的日子以及这一天的风俗习惯吧!
首先,南北方过小年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北方人过小年是腊月23日,但是南方人过小年则是腊月24日。虽说只是相隔一天,但是小年的习俗倒是差不多。小年一到,归家的讯号就要开始响起。期盼回家小团圆
小年的由来
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农历十二月二十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小年也是人们准备年货最后的日子,在这一天开始请灶王爷,也是要开始简单的打扫卫生,新年要有新气象,中国人喜欢在这天里面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祭灶日,在中国,祭灶日的地位仅仅次于中秋节,在外做官,经商,读书的家人,以祭灶日为分界线,人们都需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吃上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
其实小年在不同地方,概念以及日子都颇有不同,除了南北地区,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还把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祭灶日的由来
历史上灶王爷,原是平民张生,娶妻之后仍旧不改本色,终日花天酒地,几年之后家产败光,后来沦落到街头行乞,一天,行乞到前妻面前,羞愧难当,一头扎进了灶火里面。
玉帝后来知晓此事,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
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灶王也有彰显着来年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粮。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
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也有着拿祭品给灶王爷,让它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的意思。
小年习俗
祭灶王,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每家每户家里面都要有灶王爷的存在,在农村就经常看见,在院子里面,拿小砖堆砌成的小门,在特色日子里面还往里面摆上祭品。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祭灶历史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在晋朝又有着是司命之神的说法,专门督察人间善恶,在中国道教兴盛时期,更有灶王爷是老妇的说法。
供奉图
目前民间最常见的灶王爷图像是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贴灶王图像
灶君神像,一遍习惯于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配联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
送灶习俗
送灶多是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上香,送酒,为灶君坐骑撒马料,马料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
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小年那天吃什么:
祭灶节,在北方的小年就是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山区则是多吃糕和荞面为多。在祭灶这天,除了要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极其重要季节标志性极强的节令美食之一。
祭灶歌谣,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个五六天时间,大年就要来到,新年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新年那就这样开始啦!
洗浴
过新年,穿新衣。过年那几天要尤其注意,大人以及小孩多是需要洗浴、理发的。在民间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在吕梁地区更是有在腊月二十七日洗脚的风俗。
在一天准备休息之时,必定会有婆姨女子盛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的脚洗干净,不能留污秽。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结婚的人就尤其多,二十三后结婚的日子,号称是百无禁忌,那段时间娶媳妇、聘闺女的日子不用择,都是好日子。而那段时间也被称作是赶乱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