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读书的古诗
爱读书的诗句:
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5、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6、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睿虚《阙题》
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9、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 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读书的古诗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解: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指的是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移居二首·其一》
【晋代】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注解:《移居二首·其一》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其一讲的是新居虽然破旧低矮,但南村多有心地淡泊之人,因此颇以能和他们共度晨夕、谈古论今为乐。其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讲的.便是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的和谐画面。
《读书》
【宋代】陆九渊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注解:陆九渊的这首诗,实际上是一篇读书心得,最难得的是“未晓不妨权放过”一句,这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要比那些穷根问底的要好很多。读书要静,不能慌里慌张,要讲涵泳,细嚼慢咽,慢慢消化,读后才能饶有兴味。不懂的,无需穷根问底,不妨一跃而过。对于读完要“切身”,形成自身的思想,写出自己的作品,就要碰撞出火花,需“急思量”。最后一句说通俗点,是指读书不要死扣,该浏览的就浏览过去。
《励学篇》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注解:本文以诗的形式勉人读书,尽管诗中有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嫌,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此诗常常被人们拿来鼓励人们读书,以至于说是“不必讲求读书动机,只要爱读书,胜于不读书”。功利名誉能成为读书的极大动力,对社会发展有利。读书当然不排斥功利性,但是,当动机高尚的时候,功利就在其中,不必再去求金屋美女而自然会得到;当动机邪恶的时候,不如不读书。
《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注解: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诗的首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用拟人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