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成语故事!快!!!!!!!!!!!!!!!!!!!!!! 5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编成语故事
yì míng jīng rén
一 鸣 惊 人
楚庄王即位了三年,没管理过国家大事。大臣伍举很着急,进宫去对楚 庄王说:
“大王,我有个谜解不开,想请您猜一猜。” 楚庄王说:“您就说吧!”
伍举说:“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缘故呢?” 楚庄王笑笑说:“三年不飞,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三年不叫,为了 看看周围的情形。它虽然不飞,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yún-xiāo];虽然不叫,
一叫出声就让人吃惊(一鸣惊人)。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
制定了新的法令;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楚庄王 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
“一鸣惊人”用来比喻一个一向默默无闻的人,忽然有了使人吃惊的表 现。
sān rén chéng hǔ
三 人 成 虎
魏王[wèi-wáng]和赵王订了和好的条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hán-dān]去作抵押,派大臣庞葱[páng-cōng]陪去。庞葱临走之前,对魏王 说:“如果有一个人报告大王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说:“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如果有两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
信呢?” 魏王回答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半信半疑了。”
庞葱又问:“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还相信 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有相信了。”庞葱说:“老虎不会 跑到大街上来,这是谁都知道的。只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的老虎就 成了真的了。我想邯郸跟大梁(魏国的都城)比宫里跟大街远得多,只怕背 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请大王仔细考查才好。”魏王点头说:“我知道 了,您放心去吧!”庞葱于是陪着魏王的儿子上赵国去了。后来果然有许多 人说庞葱的坏话,魏王听了果然相信了,就不让庞葱再去见他。
“三人成虎”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一个谣言因为说的人多了,听的人
就信以为真,可以用“三人成虎”来比喻。
wéi hǔ zuò chāng
为 虎 作 伥
有个人被老虎吃掉了,变成了鬼。他做了鬼还非常怕老虎,自己愿意给 老虎当差。老虎捉人吃的时候,他就跑在前头,挡住人的去路。老虎把人咬 死了,他就把死人的衣服脱掉,让老虎吃起来又方便,又痛快,他就这样一 心一意地帮助老虎杀人。
“为虎作伥”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伥”是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 故事当然是迷信传说,这个成语可经常有人用,用来比喻有人把坏人当作主 子,专门帮助他干坏事儿。
跟“为虎作伥”意 思相同的成语有“助 纣为虐[zhù-zhòu-
wéi-nüè]”。“纣”是商 代最后一个王,是一 个暴君。“为虐”是残 害百姓的意思。
wǔshí bù xiào bǎi bù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孟轲[mèng-kē]就是孟子,是战国时候人。
孟轲来到魏国[wèi-guó],魏惠王常常请他进宫去谈话。有一回,魏惠王 对孟轲说:
“我治理国家,真是费尽了心力。河内(在现在河南省济源县一带)的 年成不好,我就让河内的百姓搬一部分到河东(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ān-
yì-xiàn]一带)去,又把河东的粮食运一部分到河内去。河东的年成不好, 我也这么办。我看邻国的国君,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操心的。可是邻国的百 姓不见减少,魏国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轲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鼓咚咚地敲起 来,双方的刀枪一接触,一些兵士丢了盔甲[kuī-jiǎ],倒拖着兵器就逃,有 跑了一百步站住的,也有跑了五十步站住的。跑在后头的人因为自己只跑了 五十步,就讥笑[jī-xiào]跑一百步的人(五十步笑百步)胆子太小了,您 看可不可以呢?”
魏惠王说:“这怎么可以呢?他也是逃跑呀,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 孟轲说:“大王要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用希望魏国的百姓比邻国多 了。我看魏国跟别国差不多。猪狗在吃人吃的东西,大王不知道检点;路上 有饿死的尸体,大王不知道开仓救济。大王真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应该少打 仗,少派差,让百姓能按时耕种,安排好农活,让他们不再挨饿,不再受冻,
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跑到魏国来的。”
“五十步笑百步”就是从孟轲打的这个比方来的。两个人犯了同样的错 误,只是程度不同,其中一个以为自己的错误比较轻些,就讥笑错误比较严 重的人,可以说是“五十步笑百步”。
yè gōng hào lóng
叶 公 好 龙
叶公[古时念作 shé-gōng]最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 镶着[xiāng-zhe]龙。他住的房子,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diāo-zhe] 龙。这些龙都屈曲盘绕,张牙舞爪,真是又华丽,又威武。
天上的龙听说叶公喜欢龙,真下来找他了。他的头才伸进窗口,尾巴已 经甩[shuǎi]到了堂上。这一下可把叶公的魂都吓掉了。他脸色刷[shuà]白, 回头就逃。原来他喜欢的并不是真的龙。
“叶公好龙”就是从这 个故事来的。“好”是“喜 欢”的意思。有人嘴上说喜 欢某件事情,实际上并不 这样,甚至还害怕某件事 情,可以比喻作“叶公好 龙”。
dōng shīxiào pín
东 施 效 颦
西施是春秋时候有名的美女。据说她就姓施,家住在若耶溪西岸,所以 大家管她叫西施。若耶溪东岸也有个姓施的姑娘,长得很难看,大家管她叫 东施。
东施听人家说西施长得漂亮,一心要跟西施学,西施怎么打扮,她就怎 么打扮,西施怎么走路,她就怎么走路。有一回,西施得了心疼病,她皱紧 了眉头,走起路来双手按住了胸口。人家看见了说:“这姑娘真可怜见的。” 这句话传到东施的耳朵里。她以为人家又在夸西施的模样儿好看,便学 着西施,也皱紧了眉头,双手按住了胸口。人家看见了可并不说她漂亮,反
而说:“这姑娘干吗装模作样,看了真叫人害怕。”
“东施效颦”和“效颦”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效”是“学样”, “颦”是“皱眉头”。从前人以为美人皱了眉头就越加俊俏。故事本来的意 思是丑人不知道自己丑,硬要学美人的模样,结果越学越丑。这个成语的意 思也是这样,如果用来说自己,就表示谦虚,说自己的根底差,学人家的长 处没学到家;如果用来说别人,就讥笑别人不自量力,硬要跟人家学,结果 越学越糟。这不是对别人的善意的批评。
zài zuò féng fù
再 作 冯 妇
晋国[jìn-guó]有个打虎的能手,叫冯妇。后来,他说他要做善人了,发 誓不再杀生,当然也不再打老虎了。
有一天,冯妇乘着马车来到郊外,看到许多人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被 逼到山脚下的一个角落里,没有路可以逃,回过头来,张牙舞爪对着追赶他 的人。大家看老虎还这样凶猛,都不敢近前。
有人看见打虎的冯妇来了,就跑过来请他。冯妇卷起袖子,跳下车来, 奔上前去,三拳两脚就把老虎给打死了。大家都称赞冯妇又为人们除了一害, 可是也有人讥笑冯妇,说他自己发了誓自己不遵守,
“再作冯妇”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就是再做一次冯妇,也就是像 冯妇那样,再干一次自己说过不再干的事情。用这个成语来说自己,含有受 人邀请或嘱托,不得不再干的意思;用这个成语来说别人,含有讥讽别人习 性难改,说了话不算数的意思。
“负嵎[fù-yú]”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负”就是背靠着的意思,“嵎” 就是山的角落。敌人被追赶到无路可逃的时候,还死不投降,有人干了坏事 被揭穿了,还死不承认,都可以说是“负嵎”。因为他们就像故事里的老虎 那样,逃到了山的角落里,还要回过头来反扑追捕他的人。为了说得清楚一 些,可以把“负嵎”写成“负嵎顽抗[fù-yú-wán-kàng]”。在这里,“顽” 是“死硬”的意思,“抗”是“抗拒”的意思。“嵎”可以写作“隅”。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争 先 恐 后
王良是春秋时候有名的驾车能手。赵襄子[zhào-xiāng-zǐ]请了他去,跟 他学驾车的本领。王良教得很仔细,赵襄子学得很用心。赵襄子学成了,跟 王良比赛驾车。谁知道比了三次,赵襄子换了三次马,都落在了后头。
赵襄子不大高兴,对王良说:“您教我驾车,没把本领全教给我。” 王良说:“我的本领全教给大王了,可是大王没好好地运用。驾车最要
紧的是让马和车配合得很好,驾车的人要把心思全放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 跑得快,才能跑远路。可是大王落在后头的时候,只怕赶不上我;跑在前头 的时候,只怕让我给赶上。本来比赛嘛,不是跑在前头就是落在后头。大王 把心思全放在我身上,还有什么心思来调理马呢?这才是大王落后的原因。” “争先恐后”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参加什么比 赛,不能只担心自己的名次先后,而忘记了在比赛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技能。 现在用这个成语,只是怕落后要争先的意思。
wēi ruò lěi luǎn
危 若 累 卵
晋灵公[jìn-líng-gōng]只贪玩乐,有一回,他命令手下的人筑一座九层 的高台。许多大臣劝晋灵公不要这样浪费人力物力。晋灵公非常生气,说: “谁要是阻拦我,我就把他杀了。”吓得大家都不敢作声。有一个大臣叫荀 息[xún-xī],他想了个法儿,进宫去对晋灵公说:
“大王,我会玩一个把戏,您想不想看?” 晋灵公没想到荀息这老头儿也会玩把戏,就说:“你会玩什么呢?” 荀息说:“我能拿十三颗棋子搭成一个台,再在台上堆九个鸡蛋。” 晋灵公想,这些滴溜滚圆的东西怎么堆得起来呢?就叫人把棋子和鸡蛋 拿来,要荀息堆给他看。荀息蹲下身子,先把十三颗棋子平铺在地上,再把 五个鸡蛋竖在棋子上面。这五个鸡蛋有棋子垫着,倒还勉强能站稳。荀息又 用三个鸡蛋堆第二层。这可不容易了,鸡蛋又圆又滑,一个不小心就滚了下 来。荀息搭了一次又一次,终算又勉强搭成了。他再把最后一个鸡蛋非常小
心地放到堆儿尖上去。 晋灵公看得眼珠子都瞪直了,嘴里不由得说:“好险哪!好险哪!” 荀息把最后一个鸡蛋放稳了,站起来说:“这不算什么,比这更险的事
儿还有的是呢!”
晋灵公惊奇地问:“还有更险的事儿?你说说看。” 荀息说:“就是大王要筑九层高台的事儿呗。筑这座九层高台,百姓得
花三年工夫。这三年里头,男的不能耕田,女的不能织布,大家吃的穿的从
哪儿来呀!到头来弄得民穷财尽,百姓怎么能不怨恨大王呢?要是邻国乘这 机会来攻打咱们,还要弄得国破家亡。那时候,您在这座九层高台上还能望 见些什么呢?”
晋灵公听荀息这么一
说,吓了一大跳,就下命令停 止筑台。 “危苦累卵”就是从这个 故事来的。“若”是“像”, “累”是“堆起来”,“卵”是 “蛋”。情况非常危险,可以说 “危若累卵”。
shǒu zhū dài tù
守 株 待 兔
有个人在田里耕地。忽然跑来一只野兔,一头撞在田边的大树上,折断 了脖子死去了。那个人高兴极了,把野兔拾了起来。他从此放下了锄头,坐 在大树下等着,希望再有野兔跑过来自己撞死在大树上。野兔当然不会再来 了,那个人的田地可荒芜[huāng-wú]了。
“守株待兔”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株”在这儿就是“树”。这个成 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比喻有人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经验,还牢牢守
住不放。一个是比喻有人不愿切实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获。
shā jī qǔ dàn
杀 鸡 取 蛋
有个老太婆,养着一只母鸡。这母鸡可是个宝贝,他每天下一个黄灿灿 的[huáng-càn-càn-de]金蛋。老太婆每天能捡到这么一大砣[tuó]金子,什么 事儿也不用干,日子还过得挺阔气。她闲得没法儿,就天天守着她的宝贝鸡, 只盼望他早点下蛋。
有一天,母鸡照例又下了一个金蛋。老太婆把金蛋托在手上,心里想: “这宝贝鸡一天只下一个金蛋,真叫人等得闷气。不如宰了他,把他肚子里 的蛋一古脑儿取了出来吧。”
老太婆拿定主意,真把这宝贝鸡宰了。没想到打开肚子一看,一个金蛋 也没找着——长成的金蛋已经下完了,新的金蛋可还没长成。
“杀鸡取蛋”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为了急于得到某种利益,毁坏了产 生这种利益的根本,可以说是“杀鸡取蛋”。意思相似的成语有“竭泽而渔
[jié-zé-ér-yú]”——汲[jí]干了池塘里的水捕鱼。
yì míng jīng rén
一 鸣 惊 人
楚庄王即位了三年,没管理过国家大事。大臣伍举很着急,进宫去对楚 庄王说:
“大王,我有个谜解不开,想请您猜一猜。” 楚庄王说:“您就说吧!”
伍举说:“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缘故呢?” 楚庄王笑笑说:“三年不飞,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三年不叫,为了 看看周围的情形。它虽然不飞,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yún-xiāo];虽然不叫,
一叫出声就让人吃惊(一鸣惊人)。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
制定了新的法令;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楚庄王 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
“一鸣惊人”用来比喻一个一向默默无闻的人,忽然有了使人吃惊的表 现。
sān rén chéng hǔ
三 人 成 虎
魏王[wèi-wáng]和赵王订了和好的条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
[hán-dān]去作抵押,派大臣庞葱[páng-cōng]陪去。庞葱临走之前,对魏王 说:“如果有一个人报告大王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说:“我不相信。老虎怎么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如果有两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不相
信呢?” 魏王回答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半信半疑了。”
庞葱又问:“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大王还相信 不相信呢?”
魏王回答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有相信了。”庞葱说:“老虎不会 跑到大街上来,这是谁都知道的。只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的老虎就 成了真的了。我想邯郸跟大梁(魏国的都城)比宫里跟大街远得多,只怕背 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请大王仔细考查才好。”魏王点头说:“我知道 了,您放心去吧!”庞葱于是陪着魏王的儿子上赵国去了。后来果然有许多 人说庞葱的坏话,魏王听了果然相信了,就不让庞葱再去见他。
“三人成虎”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一个谣言因为说的人多了,听的人
就信以为真,可以用“三人成虎”来比喻。
wéi hǔ zuò chāng
为 虎 作 伥
有个人被老虎吃掉了,变成了鬼。他做了鬼还非常怕老虎,自己愿意给 老虎当差。老虎捉人吃的时候,他就跑在前头,挡住人的去路。老虎把人咬 死了,他就把死人的衣服脱掉,让老虎吃起来又方便,又痛快,他就这样一 心一意地帮助老虎杀人。
“为虎作伥”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伥”是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 故事当然是迷信传说,这个成语可经常有人用,用来比喻有人把坏人当作主 子,专门帮助他干坏事儿。
跟“为虎作伥”意 思相同的成语有“助 纣为虐[zhù-zhòu-
wéi-nüè]”。“纣”是商 代最后一个王,是一 个暴君。“为虐”是残 害百姓的意思。
wǔshí bù xiào bǎi bù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孟轲[mèng-kē]就是孟子,是战国时候人。
孟轲来到魏国[wèi-guó],魏惠王常常请他进宫去谈话。有一回,魏惠王 对孟轲说:
“我治理国家,真是费尽了心力。河内(在现在河南省济源县一带)的 年成不好,我就让河内的百姓搬一部分到河东(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ān-
yì-xiàn]一带)去,又把河东的粮食运一部分到河内去。河东的年成不好, 我也这么办。我看邻国的国君,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操心的。可是邻国的百 姓不见减少,魏国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轲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鼓咚咚地敲起 来,双方的刀枪一接触,一些兵士丢了盔甲[kuī-jiǎ],倒拖着兵器就逃,有 跑了一百步站住的,也有跑了五十步站住的。跑在后头的人因为自己只跑了 五十步,就讥笑[jī-xiào]跑一百步的人(五十步笑百步)胆子太小了,您 看可不可以呢?”
魏惠王说:“这怎么可以呢?他也是逃跑呀,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 孟轲说:“大王要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用希望魏国的百姓比邻国多 了。我看魏国跟别国差不多。猪狗在吃人吃的东西,大王不知道检点;路上 有饿死的尸体,大王不知道开仓救济。大王真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应该少打 仗,少派差,让百姓能按时耕种,安排好农活,让他们不再挨饿,不再受冻,
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跑到魏国来的。”
“五十步笑百步”就是从孟轲打的这个比方来的。两个人犯了同样的错 误,只是程度不同,其中一个以为自己的错误比较轻些,就讥笑错误比较严 重的人,可以说是“五十步笑百步”。
yè gōng hào lóng
叶 公 好 龙
叶公[古时念作 shé-gōng]最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 镶着[xiāng-zhe]龙。他住的房子,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diāo-zhe] 龙。这些龙都屈曲盘绕,张牙舞爪,真是又华丽,又威武。
天上的龙听说叶公喜欢龙,真下来找他了。他的头才伸进窗口,尾巴已 经甩[shuǎi]到了堂上。这一下可把叶公的魂都吓掉了。他脸色刷[shuà]白, 回头就逃。原来他喜欢的并不是真的龙。
“叶公好龙”就是从这 个故事来的。“好”是“喜 欢”的意思。有人嘴上说喜 欢某件事情,实际上并不 这样,甚至还害怕某件事 情,可以比喻作“叶公好 龙”。
dōng shīxiào pín
东 施 效 颦
西施是春秋时候有名的美女。据说她就姓施,家住在若耶溪西岸,所以 大家管她叫西施。若耶溪东岸也有个姓施的姑娘,长得很难看,大家管她叫 东施。
东施听人家说西施长得漂亮,一心要跟西施学,西施怎么打扮,她就怎 么打扮,西施怎么走路,她就怎么走路。有一回,西施得了心疼病,她皱紧 了眉头,走起路来双手按住了胸口。人家看见了说:“这姑娘真可怜见的。” 这句话传到东施的耳朵里。她以为人家又在夸西施的模样儿好看,便学 着西施,也皱紧了眉头,双手按住了胸口。人家看见了可并不说她漂亮,反
而说:“这姑娘干吗装模作样,看了真叫人害怕。”
“东施效颦”和“效颦”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效”是“学样”, “颦”是“皱眉头”。从前人以为美人皱了眉头就越加俊俏。故事本来的意 思是丑人不知道自己丑,硬要学美人的模样,结果越学越丑。这个成语的意 思也是这样,如果用来说自己,就表示谦虚,说自己的根底差,学人家的长 处没学到家;如果用来说别人,就讥笑别人不自量力,硬要跟人家学,结果 越学越糟。这不是对别人的善意的批评。
zài zuò féng fù
再 作 冯 妇
晋国[jìn-guó]有个打虎的能手,叫冯妇。后来,他说他要做善人了,发 誓不再杀生,当然也不再打老虎了。
有一天,冯妇乘着马车来到郊外,看到许多人在追赶一只老虎。老虎被 逼到山脚下的一个角落里,没有路可以逃,回过头来,张牙舞爪对着追赶他 的人。大家看老虎还这样凶猛,都不敢近前。
有人看见打虎的冯妇来了,就跑过来请他。冯妇卷起袖子,跳下车来, 奔上前去,三拳两脚就把老虎给打死了。大家都称赞冯妇又为人们除了一害, 可是也有人讥笑冯妇,说他自己发了誓自己不遵守,
“再作冯妇”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意思就是再做一次冯妇,也就是像 冯妇那样,再干一次自己说过不再干的事情。用这个成语来说自己,含有受 人邀请或嘱托,不得不再干的意思;用这个成语来说别人,含有讥讽别人习 性难改,说了话不算数的意思。
“负嵎[fù-yú]”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负”就是背靠着的意思,“嵎” 就是山的角落。敌人被追赶到无路可逃的时候,还死不投降,有人干了坏事 被揭穿了,还死不承认,都可以说是“负嵎”。因为他们就像故事里的老虎 那样,逃到了山的角落里,还要回过头来反扑追捕他的人。为了说得清楚一 些,可以把“负嵎”写成“负嵎顽抗[fù-yú-wán-kàng]”。在这里,“顽” 是“死硬”的意思,“抗”是“抗拒”的意思。“嵎”可以写作“隅”。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争 先 恐 后
王良是春秋时候有名的驾车能手。赵襄子[zhào-xiāng-zǐ]请了他去,跟 他学驾车的本领。王良教得很仔细,赵襄子学得很用心。赵襄子学成了,跟 王良比赛驾车。谁知道比了三次,赵襄子换了三次马,都落在了后头。
赵襄子不大高兴,对王良说:“您教我驾车,没把本领全教给我。” 王良说:“我的本领全教给大王了,可是大王没好好地运用。驾车最要
紧的是让马和车配合得很好,驾车的人要把心思全放在调理马上,这样才能 跑得快,才能跑远路。可是大王落在后头的时候,只怕赶不上我;跑在前头 的时候,只怕让我给赶上。本来比赛嘛,不是跑在前头就是落在后头。大王 把心思全放在我身上,还有什么心思来调理马呢?这才是大王落后的原因。” “争先恐后”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故事原来的意思是一个人参加什么比 赛,不能只担心自己的名次先后,而忘记了在比赛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技能。 现在用这个成语,只是怕落后要争先的意思。
wēi ruò lěi luǎn
危 若 累 卵
晋灵公[jìn-líng-gōng]只贪玩乐,有一回,他命令手下的人筑一座九层 的高台。许多大臣劝晋灵公不要这样浪费人力物力。晋灵公非常生气,说: “谁要是阻拦我,我就把他杀了。”吓得大家都不敢作声。有一个大臣叫荀 息[xún-xī],他想了个法儿,进宫去对晋灵公说:
“大王,我会玩一个把戏,您想不想看?” 晋灵公没想到荀息这老头儿也会玩把戏,就说:“你会玩什么呢?” 荀息说:“我能拿十三颗棋子搭成一个台,再在台上堆九个鸡蛋。” 晋灵公想,这些滴溜滚圆的东西怎么堆得起来呢?就叫人把棋子和鸡蛋 拿来,要荀息堆给他看。荀息蹲下身子,先把十三颗棋子平铺在地上,再把 五个鸡蛋竖在棋子上面。这五个鸡蛋有棋子垫着,倒还勉强能站稳。荀息又 用三个鸡蛋堆第二层。这可不容易了,鸡蛋又圆又滑,一个不小心就滚了下 来。荀息搭了一次又一次,终算又勉强搭成了。他再把最后一个鸡蛋非常小
心地放到堆儿尖上去。 晋灵公看得眼珠子都瞪直了,嘴里不由得说:“好险哪!好险哪!” 荀息把最后一个鸡蛋放稳了,站起来说:“这不算什么,比这更险的事
儿还有的是呢!”
晋灵公惊奇地问:“还有更险的事儿?你说说看。” 荀息说:“就是大王要筑九层高台的事儿呗。筑这座九层高台,百姓得
花三年工夫。这三年里头,男的不能耕田,女的不能织布,大家吃的穿的从
哪儿来呀!到头来弄得民穷财尽,百姓怎么能不怨恨大王呢?要是邻国乘这 机会来攻打咱们,还要弄得国破家亡。那时候,您在这座九层高台上还能望 见些什么呢?”
晋灵公听荀息这么一
说,吓了一大跳,就下命令停 止筑台。 “危苦累卵”就是从这个 故事来的。“若”是“像”, “累”是“堆起来”,“卵”是 “蛋”。情况非常危险,可以说 “危若累卵”。
shǒu zhū dài tù
守 株 待 兔
有个人在田里耕地。忽然跑来一只野兔,一头撞在田边的大树上,折断 了脖子死去了。那个人高兴极了,把野兔拾了起来。他从此放下了锄头,坐 在大树下等着,希望再有野兔跑过来自己撞死在大树上。野兔当然不会再来 了,那个人的田地可荒芜[huāng-wú]了。
“守株待兔”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株”在这儿就是“树”。这个成 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比喻有人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经验,还牢牢守
住不放。一个是比喻有人不愿切实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获。
shā jī qǔ dàn
杀 鸡 取 蛋
有个老太婆,养着一只母鸡。这母鸡可是个宝贝,他每天下一个黄灿灿 的[huáng-càn-càn-de]金蛋。老太婆每天能捡到这么一大砣[tuó]金子,什么 事儿也不用干,日子还过得挺阔气。她闲得没法儿,就天天守着她的宝贝鸡, 只盼望他早点下蛋。
有一天,母鸡照例又下了一个金蛋。老太婆把金蛋托在手上,心里想: “这宝贝鸡一天只下一个金蛋,真叫人等得闷气。不如宰了他,把他肚子里 的蛋一古脑儿取了出来吧。”
老太婆拿定主意,真把这宝贝鸡宰了。没想到打开肚子一看,一个金蛋 也没找着——长成的金蛋已经下完了,新的金蛋可还没长成。
“杀鸡取蛋”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为了急于得到某种利益,毁坏了产 生这种利益的根本,可以说是“杀鸡取蛋”。意思相似的成语有“竭泽而渔
[jié-zé-ér-yú]”——汲[jí]干了池塘里的水捕鱼。
展开全部
一 鸣 惊 人
楚庄王即位了三年,没管理过国家大事。大臣伍举很着急,进宫去对楚 庄王说:
“大王,我有个谜解不开,想请您猜一猜。” 楚庄王说:“您就说吧!”
伍举说:“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缘故呢?” 楚庄王笑笑说:“三年不飞,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三年不叫,为了 看看周围的情形。它虽然不飞,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虽然不叫,
一叫出声就让人吃惊。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
制定了新的法令;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楚庄王 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
“一鸣惊人”用来比喻一个一向默默无闻的人,忽然有了使人吃惊的表 现。
楚庄王即位了三年,没管理过国家大事。大臣伍举很着急,进宫去对楚 庄王说:
“大王,我有个谜解不开,想请您猜一猜。” 楚庄王说:“您就说吧!”
伍举说:“有一只鸟停在南山上,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缘故呢?” 楚庄王笑笑说:“三年不飞,为了让翅膀长得坚强些;三年不叫,为了 看看周围的情形。它虽然不飞,一飞起来就直冲云霄;虽然不叫,
一叫出声就让人吃惊。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亲自管理起国家大事来。他废除了不合理的法令,
制定了新的法令;罢免了不称职的大臣,请有学问的人来帮他办事。楚庄王 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后来成了各国君主的首领。
“一鸣惊人”用来比喻一个一向默默无闻的人,忽然有了使人吃惊的表 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