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校内公开教研活动的效果——谈公开课评课的若干意见

 我来答
珍锈叫47
2013-10-24 · 超过6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2万
展开全部
——谈公开课评课的若干意见
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谈宜成
评课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之一。它是由教学实践到科学分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交流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评课是听课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艺术、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全面的理性分析。它对上课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由此可见,准确评课的意义非同一般。从共同提高业务能力层面上看,评课的价值比上课的价值更大,因为评课既是教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又是听者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如今,多数学校的公开教研活动的评课大多是不着边际的几点优点一处瑕疵,评课与不评课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样,我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耗时的评课有何意义!本人对学校内公开课的评课活动有几点建议。
一“备”与“听”的结合。
“备”与“听”的结合是指超前备课与听课相结合。我们都知道评好课就得先听好课,但是听者对上课内容一无所知是难以听好课的!往往许多教师在对课文毫不了解的情况下拿起本子就去听课,这样能听好课吗?这样的听课有看热闹之嫌!这样的听课必然导致课前无所事事、评课时不着边际的情况发生。基于这样的状况,评课教师就应超前备课,带着“如果我来上,该怎样上”的问题去熟悉教材、钻研问题、把握重难点、思考教法和学法,甚至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这样,听者听课是方能做到胸有成竹,比较异同,汲取精华,更便于与教者沟通,为评好课打下基础。
二“听”与“听”的结合。
“听”与“听”的结合是听课与听说课相结合。上课的模式多种多样,教法因人而异,教学设计更是钱姿百态。只要能妥善处理好教材,用什么模式、教法都是可以的,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这样给准确评课带来了难度,毕竟不同的设计、教法、模式它们各自的评价存在不同,而且容易产生误解。比如,教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朗读教学模式的课,而听者却以情景教学模式或目标教学模式去套,那岂不是冤死教者!也许,教者还会认为听者孤陋寡闻或是对自己别有用心。为除去可避免的曲解,我们可以在评课前听教者说说他是怎样安排教学内容与步骤,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教者的自我评价。全方位地了解教者的意图之后,听者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与构想,教者的课堂教学现状作出评价。这样的评价不是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
四、“静”与“动”的结合。
“静”是指静态评价,“动”是指动态评价,评课是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成果有间接性、滞后性、综合性的特点。比如,语文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然而,学生的语感不会即刻就有所提高,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师的劳动,给予动态评价。比如,课上,经过教师的示范诵读,学生把语句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教师把朗读的技巧教给了学生,学生掌握得很好,效果明显。这时,我们就要给予教师静态评价。评课者应有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评者既要明白现在的利弊又应考虑将来的得失;既要看到学生长、短期的发展,又应看到教师长、短期的发展。
三、“整”与“零”的结合。
“整”与“零”的结合就是课堂教学整体与教学局部的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即使是名师,一堂课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纰点,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然而,我们不能否认最普通的一堂课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我们在评课时,既肯定他人的成功之处,也要点出不足之处。无论是成功还是不足,我们都应先放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分析、评价,然后再抓住优点或缺点深入、透彻地评价。当然,整个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我们提倡的氛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活动结束时,中心发言人应有机整合大家的意见,切实归纳出成功经验与必须注意的地方,给出一个最佳的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教者与听者的业务水平。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1 广告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hui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专业性强的品牌展会。主办方拓银展览上...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