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育中,地理教学往往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影响或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甚至品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地理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为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壮美的河山,令人惊奇,自然赋予人类如此丰富的恩赐,令人崇敬。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无知,令人愤怒。人文地理中的国情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祖国、关心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时事热点话题可以培养学生产生不同见解的思维能力。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等事业的发展可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毅力,在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教师要悉心地去领会并渲染这些教育因素,打开学生的心灵闸门,形成一股情感的洪流,使之稳定、扩大、延伸,并升华至知识之爱、人类之爱、自然之爱、祖国之爱。
二、在地理教学中施行优点"轰炸"
针对有的中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在地理课上施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说出某某同学上地理课的优点或长处,使这位同学感受到自己在地理课上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增强了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消除对上地理课的抵触情绪,使自己感到"我也不比别人差"。这样同学们就可能喜欢上地理课,喜欢自己的同学,并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位置"创设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就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地理课的认同感。在地理教学中,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位置",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有"位置",能够在地理课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四种类型,探究每种类型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并进行描述和解释。同学们分组讨论,思维活跃,总结认真。而且学生基本能抓住要点进行分析:有的同学把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的改进措施搬迁到米易的水稻种植业上来;有的同学则把米易的立体农业和一般混合农业作比较并借鉴;有的同学描述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如何增大科技投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和谐统一等等,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给他们以探究时间、创设位置的结果。通过这种位置的创设,学生不仅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种"位置"的创设是多方位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语言的表达、上网查询资料、组织协调能力、板书能力等,有了一席之地,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投入到学习园地之中。那么如何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位置"呢?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地理特长,并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其次对有地理知识素质而没有挖掘出来的同学要帮助他挖掘出来,促进提高;再次是对那些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的同学要根据他的个性发展倾向,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四、在地理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有趣表演,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再现某种场景,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时,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客观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让学生扮演专家学者,提出有益的开发设想。这样的情景设置,学生立即进入角色,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份疑问,带着成就感,愉快地、争先恐后地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等等,不一而足,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积极性高,表现出极强的参与能力,为知识探究奠定了基础。
五、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情感与志趣教育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如爱不释手、乐此不疲等。同时,情感与兴趣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当然包括地理学习活动在内。因而理智的情感和高尚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使人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必须引起我们地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对兴趣的培养上,而应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志趣的培养。兴趣常常由于某一行为的完成,得到满足之后而告终;志趣则使人产生坚持不懈的追求欲,不论暂时得到满足与否,他将永远保持浓厚的兴趣,甚至把失败看成功再努力的契机,永不丧失其乐于追求和学习的情感。当然,不能忽视兴趣的培养,因为它是志趣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的关键。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顺利成长,并得到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中,地理教学往往注重于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影响或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个性的发展,甚至品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地理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为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壮美的河山,令人惊奇,自然赋予人类如此丰富的恩赐,令人崇敬。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无知,令人愤怒。人文地理中的国情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祖国、关心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时事热点话题可以培养学生产生不同见解的思维能力。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等事业的发展可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毅力,在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教师要悉心地去领会并渲染这些教育因素,打开学生的心灵闸门,形成一股情感的洪流,使之稳定、扩大、延伸,并升华至知识之爱、人类之爱、自然之爱、祖国之爱。
二、在地理教学中施行优点"轰炸"
针对有的中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在地理课上施行优点"轰炸"活动,让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说出某某同学上地理课的优点或长处,使这位同学感受到自己在地理课上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增强了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消除对上地理课的抵触情绪,使自己感到"我也不比别人差"。这样同学们就可能喜欢上地理课,喜欢自己的同学,并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位置"创设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就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地理课的认同感。在地理教学中,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位置",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有"位置",能够在地理课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例如:在学习《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时,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四种类型,探究每种类型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并进行描述和解释。同学们分组讨论,思维活跃,总结认真。而且学生基本能抓住要点进行分析:有的同学把亚洲的水稻种植业的改进措施搬迁到米易的水稻种植业上来;有的同学则把米易的立体农业和一般混合农业作比较并借鉴;有的同学描述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如何增大科技投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和谐统一等等,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给他们以探究时间、创设位置的结果。通过这种位置的创设,学生不仅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当然这种"位置"的创设是多方位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是语言的表达、上网查询资料、组织协调能力、板书能力等,有了一席之地,学生就会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投入到学习园地之中。那么如何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位置"呢?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地理特长,并给他提供表现的机会;其次对有地理知识素质而没有挖掘出来的同学要帮助他挖掘出来,促进提高;再次是对那些对地理课不感兴趣的同学要根据他的个性发展倾向,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四、在地理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有趣表演,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心理世界,再现某种场景,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学习长江沿江地带时,针对长江沿江地带东西部地形上的客观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让学生扮演专家学者,提出有益的开发设想。这样的情景设置,学生立即进入角色,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份疑问,带着成就感,愉快地、争先恐后地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有的同学说可以在中下游发展内河航运等等,不一而足,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积极性高,表现出极强的参与能力,为知识探究奠定了基础。
五、在地理教学中融入情感与志趣教育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如爱不释手、乐此不疲等。同时,情感与兴趣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当然包括地理学习活动在内。因而理智的情感和高尚的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使人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必须引起我们地理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对兴趣的培养上,而应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志趣的培养。兴趣常常由于某一行为的完成,得到满足之后而告终;志趣则使人产生坚持不懈的追求欲,不论暂时得到满足与否,他将永远保持浓厚的兴趣,甚至把失败看成功再努力的契机,永不丧失其乐于追求和学习的情感。当然,不能忽视兴趣的培养,因为它是志趣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的关键。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顺利成长,并得到全面发展。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心理测评系统具备多重优势。首先,它显著提高了测评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自动化的测试流程和数据分析,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误差。其次,心理测评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适应不同领域和场景的需求,为各个领域提供专业的心理测评服务。此外,系统...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展开全部
一、培养积极的情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创设一个宽容、温馨的课堂生活环境,让学生自主、自由、自信,让学生成功、成长、成人,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让每个孩子都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在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总是在学生随文识字后,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并且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说:“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生字宝宝们太寂寞了,它们不愿意安静地呆在书本里,想和你们交个朋友,愿意吗?如果你们能准确地喊出它们的名字,那么这些字宝宝就都成为你的朋友了。你可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你的同学,读一读,认一认。”然后,我请学生上台找字宝宝,并介绍给自己的同学认读。此环节注重了在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基础上,让学生走上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喜欢识字,乐于识字,学会识字。互动、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在沟通交往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成功地进行了情感与思维的对话。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真”朋友。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便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昂起头来充满自信。有句话说得好:“赞赏犹如春风暖,谩骂好比严冬寒。”在没有笑脸的老师面前,学生们的心灵会受到伤害。课堂教学中免不了会有批评,但一定要慎重地选择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们平等地、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就能使我们的批评变得温和又有善意,犹如春风化甘雨,变得委婉而智慧;犹如青橄榄,苦过之后格外甜。
二、“千锤万凿出深山”——多提高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教师的不良心理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质疑的心理问题,即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入每一位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一颗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一个智慧的头脑来引领每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多渠道1、团体开展心理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小学升初中的入学心理指导工作也相当重要,毕竟中学和小学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别,做好心理工作,预防学生因为不适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例如可以定期开讲座等。须强调的是,开展这些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任何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课堂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3、个别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和训练。这是对学生心理活动影响最大,当然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等。在学校展开“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或者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作出指导,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二、“千锤万凿出深山”——多提高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教师的不良心理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质疑的心理问题,即教师自身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入每一位学生;以一颗善良的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一颗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一个智慧的头脑来引领每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多渠道1、团体开展心理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感染。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小学升初中的入学心理指导工作也相当重要,毕竟中学和小学在各方面都很大的差别,做好心理工作,预防学生因为不适而引起的心理问题。例如可以定期开讲座等。须强调的是,开展这些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任何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课堂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要把心理健康的教育寓于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3、个别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指导和训练。这是对学生心理活动影响最大,当然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等。在学校展开“知心姐姐”的信箱活动,就是信函咨询的一种形式;或者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作出指导,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