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电路中这些元器件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谢谢!
请问电路中C106、R112、R113、R114、D101这几个元件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怎么工作的?R105、R106、R120、R121、C120、D110又有什么作用,...
请问电路中C106、R112、R113、R114、D101这几个元件的具体作用是什么?怎么工作的?R105、R106、R120、R121、C120、D110又有什么作用,是怎么工作的,还有为什么 要D112、D113为什么要并联两个二极管?内容比较多,只要用心回答,分不是问题,非常感谢!
展开
展开全部
你好, 整个电路是一个开关电源电路。
1. 电路中的C106、R112、R113、R114、D101构成一个RCD吸收电路,由于变压器自感性质 当开关管Q101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会产生反冲击电压,这个尖峰电压过高能击穿开关管Q101 所以设计RCD吸收电路 ,来吸收这个反冲击电压。
原理是(当Q101截止时,蓄积在寄生电感1.3中能量通过C106寄生电容充电,开关电压上升。电压上升到吸收电容的电压时,吸收二极管D101导通,开关电压被吸收二极管所嵌位,约为1V左右。寄生电感中蓄积的能量也对吸收电容充电。Q101导通期间,吸收电容通过电阻放电。)
2. 该图的R105 R106是一个限流电阻 阻值是0Ω R105/106 可以看成一个大电阻 两个电阻并联能增加该限流电阻的功率来提升流过该电阻的电流。例如3W/0Ω 和 4W/0Ω 并联可以得到7W/0Ω的一个电阻。 D101二极管作用是 整流 R120 R121 C120构成一个RC缓冲电路(R120/121与R105 R106并联一个原理性质) RC作用是(整流二极管从导通到截止,在正向电流降为零而反向阻断能力尚未恢复前,载流子反向恢复过程中会流过反向电流,反向电流上升到峰值后会迅速下降,这时线路上的杂散电感很小,也会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动势(反冲击电压),作为反向电压加到正在恢复的反向阻断能力的二极管上,会击穿二极管。所以在二极管两端并联RC缓冲电路保护二极管。
D112/113并联能够起到增加功率作用来提升流过该二极管的电流。 可以视作一个大二极管。
RC和RCD作用一样(由于振荡的存在会使输出纹波增大,为了降低截止损耗和尖峰电压,需要在开关管两端并联缓冲电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
1. 电路中的C106、R112、R113、R114、D101构成一个RCD吸收电路,由于变压器自感性质 当开关管Q101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会产生反冲击电压,这个尖峰电压过高能击穿开关管Q101 所以设计RCD吸收电路 ,来吸收这个反冲击电压。
原理是(当Q101截止时,蓄积在寄生电感1.3中能量通过C106寄生电容充电,开关电压上升。电压上升到吸收电容的电压时,吸收二极管D101导通,开关电压被吸收二极管所嵌位,约为1V左右。寄生电感中蓄积的能量也对吸收电容充电。Q101导通期间,吸收电容通过电阻放电。)
2. 该图的R105 R106是一个限流电阻 阻值是0Ω R105/106 可以看成一个大电阻 两个电阻并联能增加该限流电阻的功率来提升流过该电阻的电流。例如3W/0Ω 和 4W/0Ω 并联可以得到7W/0Ω的一个电阻。 D101二极管作用是 整流 R120 R121 C120构成一个RC缓冲电路(R120/121与R105 R106并联一个原理性质) RC作用是(整流二极管从导通到截止,在正向电流降为零而反向阻断能力尚未恢复前,载流子反向恢复过程中会流过反向电流,反向电流上升到峰值后会迅速下降,这时线路上的杂散电感很小,也会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动势(反冲击电压),作为反向电压加到正在恢复的反向阻断能力的二极管上,会击穿二极管。所以在二极管两端并联RC缓冲电路保护二极管。
D112/113并联能够起到增加功率作用来提升流过该二极管的电流。 可以视作一个大二极管。
RC和RCD作用一样(由于振荡的存在会使输出纹波增大,为了降低截止损耗和尖峰电压,需要在开关管两端并联缓冲电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
展开全部
电路中的C106、R112、R113、R114、D101构成一个RCD吸收电路,由于变压器自感性质 当开关管Q101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会产生反冲击电压,这个尖峰电压过高能击穿开关管Q101 所以设计RCD吸收电路 ,来吸收这个反冲击电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开关电源电路门口,有只方块形状的元器件,其功能作用很特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C106、R112、R113、R114、D101组成尖峰吸收电路。作用是吸收掉T101的1、3线圈产生的反向高压尖峰,主要作用避免反峰对Q101的威胁,以及其它的不良情形。
当Q101关断的那一刻,T101的1、3线圈会产生短时的极高的尖峰电压,方向是3正1负。此电压会击穿Q101(或者说,为了不被击穿,Q101就要上更高档次)。另外,对1、3线圈的绝缘要求也要高得多,尖峰电压也可能会与电路的分布参数产生振荡。等等。从电路优化来说,降低1、3的尖峰是最好的选择。此电路原理是尖峰电压让D101导通,即反峰向C105充电,于是尖峰的能量被消耗,电压也就下降了。R112、R113、R114作用是在Q101导通的时间内(线圈1、3此时产生的电压方向是1正3负)放掉C106充得的电,以便以后能充电。
电路的关键元件是C106.
R105、R106是限流,不让D110的正向导通电流太大从而保证安全。在此,R105、R106是零欧电阻,实际就是导线(跨线),用两根跨线的目的是提高电路可靠性。
R120、R121、C120是D110的反向旁路,也有叫吸收、缓冲的,作用也是保证D110的安全。当加到D110的电压方向由正向转换为反向的那一刻,R120、R121、C120起到旁路作用,不让D110因延时问题而发生反向导通,从而保证完全。
关键元件是C120.
图中R122,C121所组电路作用同上。
D110是整流,作用是从T101的10脚取出直流正电。
R112、R113、R114 以及R105、R106, R120、R121, D112,D113是并联使用的。
R112、R113、R114 等于一只阻值50K功率约1瓦。
R120、R121等于一只22R的电阻。
D112,D113可用1只另一型号的电流参数是SB560两倍的二极管换。
元件并联或串联后,总体的参数就要改变,比如3只1瓦的电阻并联就等于一只3瓦的电阻,两只1A的二极管并联就等于1只2A的。这些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是时常有运用的。从电路的工作原理来说,多只元件并/串联使用还是使用单只元件,只要总参数是一样的,就可说效果是没有区别的。无论多少只你都可以把它们看成一只。多只元件并/串联使用主要是从现实的具体的意义上来说的,比如说工厂的机器只适合装小功率的电阻,但电路要求的功率较大,所以采用多只并联。又比如说,并联电阻当其中一只开路坏掉后不至于整个电路完全失效从而提高电路整体可靠性。还比如说,电路板的空间原因,不适合安装单只大功率元件,于是用多只小功率元件并/串联。等 等 。
当Q101关断的那一刻,T101的1、3线圈会产生短时的极高的尖峰电压,方向是3正1负。此电压会击穿Q101(或者说,为了不被击穿,Q101就要上更高档次)。另外,对1、3线圈的绝缘要求也要高得多,尖峰电压也可能会与电路的分布参数产生振荡。等等。从电路优化来说,降低1、3的尖峰是最好的选择。此电路原理是尖峰电压让D101导通,即反峰向C105充电,于是尖峰的能量被消耗,电压也就下降了。R112、R113、R114作用是在Q101导通的时间内(线圈1、3此时产生的电压方向是1正3负)放掉C106充得的电,以便以后能充电。
电路的关键元件是C106.
R105、R106是限流,不让D110的正向导通电流太大从而保证安全。在此,R105、R106是零欧电阻,实际就是导线(跨线),用两根跨线的目的是提高电路可靠性。
R120、R121、C120是D110的反向旁路,也有叫吸收、缓冲的,作用也是保证D110的安全。当加到D110的电压方向由正向转换为反向的那一刻,R120、R121、C120起到旁路作用,不让D110因延时问题而发生反向导通,从而保证完全。
关键元件是C120.
图中R122,C121所组电路作用同上。
D110是整流,作用是从T101的10脚取出直流正电。
R112、R113、R114 以及R105、R106, R120、R121, D112,D113是并联使用的。
R112、R113、R114 等于一只阻值50K功率约1瓦。
R120、R121等于一只22R的电阻。
D112,D113可用1只另一型号的电流参数是SB560两倍的二极管换。
元件并联或串联后,总体的参数就要改变,比如3只1瓦的电阻并联就等于一只3瓦的电阻,两只1A的二极管并联就等于1只2A的。这些原理在实际工作中是时常有运用的。从电路的工作原理来说,多只元件并/串联使用还是使用单只元件,只要总参数是一样的,就可说效果是没有区别的。无论多少只你都可以把它们看成一只。多只元件并/串联使用主要是从现实的具体的意义上来说的,比如说工厂的机器只适合装小功率的电阻,但电路要求的功率较大,所以采用多只并联。又比如说,并联电阻当其中一只开路坏掉后不至于整个电路完全失效从而提高电路整体可靠性。还比如说,电路板的空间原因,不适合安装单只大功率元件,于是用多只小功率元件并/串联。等 等 。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