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运动形式
宇宙天体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自转。
自转的空间运动(本动)、绕系统中心的公转以及参与整个天体系统的运动等。月球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围绕地球运转,同时又跟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运转。太阳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又向着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同时又带着整个太阳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转,运转一周约需2.2亿年。银河系也在自转,同时也有相对于邻近的星系的运动。本超星系团也可能在膨胀和自转。总星系也在膨胀。
现代天文学已经揭示了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的历程。当代关于太阳系起源学说认为,太阳系很可能是50亿年前银河系中的一团尘埃气体云(原始太阳星云)由于引力收缩而逐渐形成的(见太阳系起源)。恒星是由星云产生的,它的一生经历了引力收缩阶段、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晚期阶段和临终阶段。星系的起源和宇宙起源密切相关,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发生热大爆炸后40万年,温度降到4000K,宇宙从辐射为主时期转化为物质为主时期,这时或由于密度涨落形成的引力不稳定性,或由于宇宙湍流的作用而逐步形成原星系,然后再演化为星系团和星系。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们的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10~20亿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1980年提出的暴涨宇宙模型则是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补充。 “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一点极高密度的空无突然爆炸扩散而成的大爆炸的时间推算为大约在距今一百亿年至二百亿年前(10 to 20 billion years ago),于今扩散仍在进行之中。“大爆炸学说”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同质均匀的”(Homogeneous)及“物理上均等的划一的”( Isotropic) 。
前面一词是说,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观察,宇宙都是相同的。换言之,我们无论旅行到达宇宙内任何一点,它的状况都与我们所居地球的周围相似相同。
后面一词的意义是 说:宇宙中的构成,无论在任何点,任何角度,都是物理上均等的,换言之,我们在宇宙中,就好比在沙漠中的蚂蚁,身边的,远处的,全都是看来完全相似相等的沙粒。
“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内没有异样(Irregularities)的成份或情况使我们分别或分辨异同,而且,它认为一切的物质都是以“绝对划一”一致方式分布的。宇宙既是物理上万全均等划一的,也是同质均匀的(虽然,一个同质均匀的宇宙,未必就是物理上完全均等划一的。)
有一点很重要,从大规模范围观察上所发现的宇宙情形是高度的物理上均等划一的。
在标准的大爆炸学说模型内,认为是物质的密度(Density of matter) 决定宇宙最后的命运(Ultimate density),倘若物质的密度太大,超过了“临界密度”(Critical Density)的极限:2x10-29 grams per cubic centimetre, 那么,吸引力就会终于约束宇宙的膨胀扩散,而使之停止膨胀扩张。随之而发生的将是宇宙的收缩。这样的宇宙,称为封闭的宇宙(Closed Universe)。
“大爆炸学说”获得科学界普遍接受的诸项理由之一,就是,该一学说成功地预报了宇宙中无尽份量的氦(Helium)与 重氢(Deutrium)与及宇宙中的无穷的背景辐射(BackgroundRadiation)。假若物质的密度小于临界密度的极限,那么,宇宙就会继续不断地永远地扩散扩张下去, 假如物质的密度,恰如临界密度,那么,宇宙就是作有极限的扩张,即是说,它们会永远扩散而扩张下去,不过,它的扩张率逐渐递减,直到到达“零”为止。
在极高密度的“虚无”大爆炸之后,最初的三秒钟内,温度高达一千亿K(1, 000,000,000 Kelvins ──寇温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Lord Kelvin 创立的绝对温度度数,它的零度相当于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273 degree Celsius)或华氏零下四百五十九点四度(-459.4 degree Fahrenheit)。
在那么的低温情况下,中子(Neutrons )就与质子(Protons ,又名正子)结合,形成了重氢核子(Deuterium Nuclei),这些又旋即结合而形成的氦核子(Helium Nuclei),这些全部形成过程,只需时间几分钟即可完成。
形成多少份量的这两种核子,端视初期的宇宙中心密度而定。密度愈大,形成的氦核与重氢核愈多,这是“大爆炸学说”的要点之一,已经获得天文学观察的证实其理论符合现象。
在一九四零年末期,劳夫·敖佛(Ralph Alpher)与罗拔·赫曼(Robert Herman)两氏,首先宣布发现微波辐射(Microwave Radiation) 弥漫于宇宙各处,两氏是在研究“宇宙大爆炸”的元素形成,发现大爆炸所产生的微波辐射,至今仍可察见于宇宙各处。
一九六五年,美国贝尔实验所(Bell Laboratory)的两位科学家,阿模·潘齐亚(Amo Penzias)与罗拔·威尔逊(Robert Wilson)在追查来自外太空无线电波干扰;发现了宇宙微波辐射的微弱回音(详见拙着“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一书,此处不赘),证实了前述两氏的大爆炸余波弥漫之说。
“宇宙大爆炸学说”虽经多方的科学家证实合理,但是也有未解决的问题,即在于宇宙大爆炸一刹那之时的“独一存在”(Existence of a Singularity at the instant of Big Bang) 阶段的“物理性质”(Physical Nature)究属如何?
该阶段的物质密度,压力与温度,都是无限大的(Infinite),目前没有一种已知的物理学定律可以解释。
而且,大爆炸学说模型,认为宇宙从大爆炸开始,就即以物理均等的方式扩展,而形成各处皆一致的物质。这一点,在形而上哲学来看,也是不无疑问的。
另外也还有一些次要的疑问,一九八一年,美国麻省工学院(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青年物理学家阿伦·古斯(Alan Guth)就创立了“宇宙膨胀泡泡学说”来推论宇宙在形成初期发生短暂的奇特泡泡形成现象。右图是宇宙“大爆炸学说”与“膨胀学说”的比较图解 :(古斯的“膨胀学说”另译为“暴胀学说”)
古斯博士提出了第一个谜团,就是所谓:“扁平问题”(Flat Problem),该理论,是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两位物理学教授罗拔·狄克(Robert Dicke)及詹·皮保斯(Jim Peebles)所倡言的。
“扁平问题”就是:根据天文观测的发现,被观测的宇宙之内,物质密度是大约在“临界密度”的十分之一以下。研究指出,在宇宙内的霸子(音译 Baryons,有时译为卑子,这是一种次原子微粒,透过“核子强力”而反应,)其密度是临界密度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之间。在原则上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那么稀薄,它接近临界密度的机会是很微的。
从这样的观测来计算,那么宇宙几乎是扁平形的了。物理学家仍然致力于追寻根底。这个“扁平问题”,是当前天文宇宙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都非常关切的问题。
假若我们的宇宙的宇宙现况是密度在10%以下,而又呈扁平形,那么,又有更多的疑问产生了!
在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一部份在105秒,及在10-31秒之际,可能是扁平的,这一段时间,是公认的“总统一阶段”“Grand Unified Epoch”,其时,核子强力,核子弱力,电磁力等都还结合在一起,而宇宙的一部份又可能在10-50秒之际是扁平的。物理学界对于这些扁平现象及时间,尚未找到满意的解释。
另外有些科学家指出,宇宙在大爆炸的开始刹那,就是扁平形的,因此,倘若它在10-50秒乃至10-35秒都呈现扁平,也不足为异。
另一个疑问谜题,就是所谓“地平线问题”(Horizon problem),这是物理学家窝富刚·赖德勒(Wolfgang Rindler)在一九五六年提出的。
要了解这一个所谓“地平线问题”,我们首先得再检验一下大爆炸学说的标准模型之中最不普为人知的特色:那就是──宇宙有两个大小体积。第一个体积是宇宙的年龄(以英文字母t代表之)乘光速(以英文字母c代表之)的乘积,写成方程式就是:h = c x t这是根据光速最快最大的理论 而推论出来的。
我们无法旅行超光速的速度,因此无法直接获得超越地平线以外的任何资料。换言之,我们无法看到地平线后面的宇宙情况,地平线是我们可观测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的边缘。
但是即使以“光速非最快”发现而言,上述的“地平线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就是再新式的天文观测仪器,包括了电子及无线电波天文观测仪在内,亦很难在地球表面上越过地平线的障碍,除非把观测仪装设在深入太空的卫星 或太空探险船上。但是,它虽可超越地球表面的地平线,却仍然难以超越宇宙的地平线,因为宇宙的形状,无论是扁,是圆,也都有一个极终的边缘,若无超光速航行,很难窥见它的遥远地平线后面的景色。
在大爆炸学说 的标准宇宙模型,有一个很重要的宇宙规模因子,以英文字母R代表之,在“封闭的宇宙”(即是有极限的之意),R是宇宙的半径(见图),可以圆形半径比拟之。但是在无极限的扩散宇宙(又称开放宇宙),因为宇宙既是无限大,R也是无限大,不可测量。
当代的科学界,显然较为安于有限的“封闭宇宙”观念,因为天文观测站收到从宇宙各方向射来的无线电波,最遥远的各距离,都相近或相等,他们推论显然是因为宇宙像是气球一般也有极限的边缘面,将无线电波反射回来,像回力球给墙弹回来一般(详见上述拙着)。采信“封闭宇宙”观念,问题就简单得多。
在“封闭宇宙”之内,光子“Photons”的数量,并不因宇宙的扩张或收缩而致于有所增减,这一点我们首先必须知道。
假使宇宙的半径减短了两个系数(Factor of 2),那么,在光子与另一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也随之而减少了两个系数,于是,全部光子就是给关置于缩小了八个系数(Factor of 2)的容量之内,(容量volume的比例这R3)。
当宇宙扩张之时,“地平线距离”(h)的增加,远比宇宙半径(R) 快。反过来说,时间倒回去,则“地平线距离”缩短亦快于宇宙半径。
当前科学估计,我们的宇宙内的光子数量大约有1078个之多,倘若全部1078个光子都可以观测得到,那么,地平线的大小必然等于宇宙半径(h = R)。
倘若我们从“现在”倒回去宇宙中心大爆炸的时期,能见的就越少,因为只能看见在我们地平线以内的光子。
根据这一简单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来,在“大爆炸”后的第一秒钟之时,“宇宙地平线距离是10 = 9R,其时只有1060万个光子可让我们看见,跟1078万比,是少很多了。
再倒回去看时间,在大爆炸后 1035 秒之时,h大约是:1027 k,那时候,只有大约 一百万个光子可给我们看见于地平线之内。
再倒回去看时间,回到大爆炸后10-43 sec秒之时,则在地平线内,全无光子可见!
这样推算下去,回到“大爆炸”的伊始,彼时的初期宇宙全部的光子都在地平线距离后面外面,根据物理学法则,在地平线以外,质点(Particles)与第一质点不能交换资料,换言之,就是,在“大爆炸”伊始的宇宙,所有的质点均是不能互相沟通的(incommunicado)。而且,无法彼此修正“不规则现象”(irregularities),再换言之,即是早期的宇宙并不可能是物理上一致均等的(Isotropic)。
毋宁说应该是很混乱不规则不一致的情况,是到后来才渐渐一致化。
持这种看法的科学家们,演创了“最大或然率原则”(Principle of Greater Probability) ,来解释宇宙初期。不过,此一学说走进了死巷。因为,宇宙并未途径在形成之后来划一化物理。理由是,质点与质点之间距离若大于“地平线距离”。就无可能彼此产生相互作用(interaction)。在“大爆炸”刹那之后,不可能彼此感应而修正不规则现象。
可是,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就观察所及的部份而言,它是物理上均等一致的,这就令人费解了!这个“地平线问题”,引起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宇宙现在不混乱?”
苏联的太空物理科学家雅可夫·焦多维茨(Yakov B. Zeldovich)博士对此的答案是:“宇宙从一开始就是物理上均等划一的”。
假若采信焦氏的推论,那么一切的问题就简单,甚至不发生问题了,连这个所谓“地平线问题”也不能成立了。
照焦氏一派科学家的看法,在“大爆炸”发生刹那,质点是尚未能互相作用的。互相作用是使到宇宙物质在物理上均等划一的。这种作用要到宇宙大爆炸后膨胀扩张才因接触而发生 ,把物质划一化。
可是,这个答案显然并无说服性,大多数科学家都对之表示怀有疑问。
在进一步讨论之先,我们必须先了解当前尖端科学的困惑谜团,上面提到两大太空物理难题,就是为此。
当今科学界重视的“宇宙膨胀学说”,既有美国麻省工学院物理学家古斯于一九八二年提出的“膨胀学说”,科学界通称之为“老膨胀学说”,又有苏联苏维埃科学院(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太空物理学家林德(A. Linde)于一九八三年提出的“膨胀学说”,科学界通称之为“新膨胀学说”。另外,还有美国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物理学家安迪·阿布力(Andy Albrecht)与保罗·史丹哈特(Paul J. Steinhardt)两氏提出的“超级等称结构”(Supersymmetric) 原始初发(Primordial)宇宙膨胀学说。
很流行玩一种巨大的:“月波”(Moon Ball),那是一只巨大的气球,大约有十多英尺的半径,青年人喜欢在海滩上推动这只“月波”奔跑,或在海水中推玩它。当你身体贴爬在巨大的“月波”上,你感觉到这支巨型气球的“球面”是圆的弧形的。温哥华的小山公园顶上,有一座球状的全部玻璃温室,内植热带花草,你若攀登球顶,也仍感到球面的圆形,但是,不会像“月波”的球面那么显著。温哥华八六年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是一座巨大的圆球玻璃建筑,你若攀登顶上, 也仍感到球面的圆形,但是,不会像“月波”的球面那么显著。
巨大的圆球玻璃建筑,若攀到顶上,会不大感到是球面,只觉到有微微的弧形,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爬到那顶上,会完全感觉不到它是球面,会感觉到它的表面是平坦的。倘若你把这座圆球放大或膨胀了几千几万倍,你会认为它的面是平坦的,倘若将它膨胀系数增大到为10^40以上,你会看见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平线的边缘你穷极目力,也看不到它。
古斯博士的“宇宙膨胀学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泡泡或是大气球形状,越膨胀得大,球面越呈现扁平──当然,这 是就我们渺小的人类尺度观点而论。若以超级巨大的眼光看它,也仍是球面的。
古斯认为,宇宙大爆炸后10-35秒,就开始膨胀,直到1030秒为止,膨胀越大,球面越扁平。
宇宙在未膨胀之前,他的物质密度,且不去管它。但是,在膨胀之后,密度必定增大,宇宙膨胀到球面呈扁平之时,密度就增到极大的“临界密度”(Critical Density)。
在标准的旧大爆炸学说模型,大爆炸后的10-35sec 秒钟,地平线不大,大约小于宇宙当前的规模系数(Scrle Factor)的1027倍,所以,质点没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反过来说,倘使“地平线”是大了1027倍,或是规模系数小了1027倍,那么就不会有上述的“地平线问题”出现了。古斯的“新膨胀学说”, 与“旧膨胀学说”不同之处,是新学说认为“规模系数”比“地平线”为小,因而所有的质点都可以相互沟通而改进,成为一致化。新学说的优点,就是一举而消除了上述的“地平线问题”与“扁平问题”两大疑团,为宇宙物质的物理结构上一致化提供了一种勉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