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的个人事迹

 我来答
迷迭逆夏勣
2016-05-28 · TA获得超过44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冒“吃牢饭”风险创下“活体肝移植第一”
“什么是活体肝移植,就是从活人,通常是亲属身上取部分肝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有些供体被切掉肝脏可能达到60%。一旦出问题,可能就是两条性命。”王学浩说,1995年,当时国内对活体移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王学浩曾对学生这样讲过:“如果哪一天,我因为做活体肝移植发生了纠纷而坐牢,你们能记得给我送饭就行了。”  1995年1月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2001年,首次采用独创的供、受体肝静脉及腔静脉扩大联合成型吻合技术;2005年8月,完成我国大陆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取得良好疗效……正是有着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王学浩才创下了活体肝移植领域10项全国第一。即使在“浅尝辄止”的介入领域,王学浩也是国内用介入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第一人。    
从“王一万”到“王不输”
王学浩的病人不少都是孩子,患的是一种医学上称为“肝豆状核变性”的特殊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肝移植是医治此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是,以前医学界的主流思想是不主张给病人做肝移植手术,理由是患者的神经系统已经被殃及,术后无法改善症状,做了也是白做。但是,王学浩主任不忍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先后为近五十位患者做了亲体肝移植手术,数目居世界之最。  在活体肝移植之初,肝脏手术几乎都是个禁区,技术上远没有现在成熟。那时候,手术刀一刀下去,鲜血就直往外涌,病人手术中出血往往极多,有时候甚至高达1万CC,有人背后还给他取了个绰号,“王一万”。不过之后他很快就找到了路子,手术时把要切除的肝“套扎”起来,患者的出血就越来越少了,一般只有几百CC,有时甚至完全不需要输血。于是,“王一万”的绰号也成了“王不输”。  现在王学浩手下的肝移植手术已经做了600多例,患者生存率和国际上也是同步的,不少患者愈后已经娶妻生子。    
至今每星期仍要做一两台手术
即使已经69岁的高龄,王学浩依然“不服老”,每个星期还上一次门诊,做一到两台手术。“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到手术台上专心致志的做手术,不用想其他事情,反倒成了一种休息。”王学浩说,当上院士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个新的开始。在昨天中国工程院网站上宣布当选院士的第一天,王学浩反倒9点多种一大早就跑到王虹院长的办公室,和院长商量起今后的计划来。“只要身体还允许,我还会继续出诊,继续做手术。带着我的团队为大家服务。”王学浩说。  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虹院长告诉记者,在90年代,她还是医院院办副主任的时候,就见识过王学浩的“拼命”:“他们做手术真是辛苦,在手术台上一站十几个小时,术后怕病人病情出现反复,又几天几夜的守着病人。”在最初开展肝移植手术的时候,一台手术做上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手术中顾不上吃饭,站到两条腿肿胀得一点没有知觉。有一次,王主任连续20天没有回家,连换洗的袜子都没有了,只好光着脚板上台手术。在肝移植中心,王学浩的手机号几乎人人皆知。王学浩总爱主动告诉患者自己的手机号,欢迎他们24小时随时来电咨询。有些患者为了表示感谢,会在手术前或是术后悄悄给王学浩递上红包,王学浩总是一个不剩地拒绝。“这些肝移植病人可怜啊,每个患者移植费用都高达几十万,哪能忍心收红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