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因为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大会推举了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科总干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是都没有成功。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了分裂。
扩展资料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文从欧洲前往日本。这期间孙文在以往的民族主义上,加上了民权主义(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土地所有权),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
他从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感受到亚洲各地独立运动的势头。而且,通过和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们的接触,来到日本的他认识到知识分子在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孙文到了横滨后立即和宫崎滔天联络,7月29日和华兴会的首脑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见面商议联合革命势力。
第二天,包括光复会成员在内的七十余名革命人士在东京的内田良平家集合,决定成立全国性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接着,8月13日黄兴等人召集东京的留学生召开了孙文的欢迎会,一千多名留学生聆听了孙文名为“中国决不会沦亡”的演讲。
20日,在余热未烬中,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上孙文被推选为总理。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