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我来答
vampheart
高粉答主

2017-10-1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2753万
展开全部
荐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去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也发现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而会提问的学生总是极少的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1)、学生不懂得该如何提问题。(2)、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感而不敢提问题(3)、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会被同学和老师讥笑,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激发与培养。鉴与此,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
1、端正思想,发扬教育民主,让学生体验平等。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平时的交往中,要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宽松的气氛,建立一子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要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特别是在开始时),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千万不能讽刺、嘲笑;而要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去,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学困生,一旦他们积极提问时,这一点更应注意。
2、根据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提问。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让学生不要一下子就面对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在小组内先提问,也可以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比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是气氛中消除畏惧心理,另外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再提出;对于课堂上一时还没有提问勇气的学生可让他们在课后继续提,并进行恰当的鼓励,使其最终能在课堂上提问题。如:教学混合运算我通过“小熊购物”主题图,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各自在组里先观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开展比赛看哪一个学习小组提的问题多。这样班上的气氛非常活跃,大家都举手发言,学习积极性很高,从而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打下了基础。
(二)引导激励,让学生会提问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尽可能把产生的疑问都考虑到,由教师提出来,学生只好依问回答。久而久之,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新教材中,改变了以往的格式,而是更多地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断创设既贴近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1)、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要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2)、在知识的“接合点”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3)、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学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在教学加与减(二)的“捐书活动”时当老师出现两个学校捐书情况统计表时,问:“你们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建设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捐书多少本?”“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一、二、三年级共捐书多少本?”“建设小学的一年级和民族小学的一年级共捐书多少本?”“建设小学的一、二年级和民族小学的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学生觉得这些问题是自己经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感到很自豪,守卫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也特别集中了。在这节课中学生提出问题很多很多,教师就要注意,一方面注意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感到确实有问题可问;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提问仔细分析,慎重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如:(取与舍、祥与略、课内与课外)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就选取了“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为重点,组织学生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三)精心组织,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几个“为什么?”而应从主动性、针对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培养,让学生不但能提出问题,而且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1、运用好奇心理,培养质疑的主动性。
对新事物的“好奇”是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因此,教师有责任呵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我通过“折一折”的方法,让他们把长方形横、竖分别对折,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感到很好奇,他们提出疑问:“为什么会相等呢?”接着我就通过“量一量”的方法,让学生用尺子量长方形的对边,正方形的四条边,结果也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同时学生还用三角板量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同时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即: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巧设“矛盾冲突”培养质疑的针对性。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在概念、性质及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如:教学“过河”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只);有的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29+25÷9这时淘气提出了疑问:“这样列式对吗?”同学们也开始议论:“为什么不能呢?”这时我让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他们发现了这个算式不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他们期待着新知识的学习,那就是请小括号“()”来帮忙。这样,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混合运算中小括号是作用。
3、利用“追根问底”,培养置疑的深刻性。
小学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追根问底”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知识是有内在规律的,很多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探索,往往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层次,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提问的深刻性。如:教学“买洗衣机”时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分组讨论、交提出问题:“小刚的爸爸比妈妈多收入多少元?”、“他们共收入多少元?”……当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小刚家每月生活费需要980元,每月可以节余多少元?”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节余的钱可以怎样安排?”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一台价格是96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最后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出了很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攒3个月。(2)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攒3个月。(3)438=438=876(元)876比960大约少不到100元,所以攒3个月足够了。……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时我感到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4、鼓励“标新立异”,培养置疑的创造性。
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而学生的大脑是独立的客体。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课讲的再透彻清晰,如果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组合,也是枉然。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假定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并要求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后提出疑问。这种提问的创造性是思维的创造性的反映,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
莹莹涟漪
2017-10-17 · TA获得超过549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79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24万
展开全部
以我读书时的经历,这个问题的关键全在于老师。老师上课刻板不苟言笑的,讲课没有新意的,学生头脑中思维也是停滞的,哪里会去思考,不思考哪里有问题意识?
相反老师如果讲课有感染力有活力的,就会带动学生的思维,头脑中也会就课题展开联想,自然就会冒出更多探究的想法,这就是有了问题意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