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第一页那几行没看见,直接在背面写的,字数写到1000那了够了,分数有影响么?急急急急!

 我来答
浩瀚星空育
2017-06-07 · TA获得超过7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05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267万
展开全部
谈学习习惯〔作者:姚俊俊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39文章录入:刘华〕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学习习惯可以分四个方面来观察,预习习惯、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以及完成作业习惯。譬如数学,因为我们已经迈入四年级了,属于小学阶段的中高段,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难度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些内容已经学得比较深,所以在上新课前,我提倡学生在家先预习,尝试着练习,这样第二天他的思维会紧跟着教师,听起课来马上能全部理解,同时会和我产生互动,也可以节省许多审题的时间,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预习习惯一定要很好的养成,这对于他今后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预习习惯上讲,等同学都做得比较好。第二我讲一下听讲习惯和回答问题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保证课堂40分钟效率的最低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在新课上,我一般会把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放在课堂在前25分钟,因为这段时间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但有些同学在这有点上就略有欠缺。一开始,接班的时候,很多同学上课的手总是放在抽屉里不知道在干什么,经过一再的提醒,现在已经基本改正这个问题。但还有些同学坐在那边眼睛放空,注意力没有跟着大家的进度一起。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我们班有些同学,心特别急,总是在别人还没有说完的时候,马上插嘴,也不举手,坐在位置上来评价,或者说一些和主题无关的附带的小事。如果是他围绕着我们的知识点,那至少大家还可以理解,但我们班有些同学经常是插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出来,一下子把主题扯远了,把大家的注意力拉开了,这个习惯是强调了很久,还是个别同学会忘记,一不注意就开口随便说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是:第三我讲一讲完成作业习惯,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的作业书写较好,特别是学习习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本子总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的。但有些同学做作业总是能怎么简单就怎么简单,以数学为例,应用题都不写答,计算题需要打草稿的地方,草稿本放在一边,都在心算。我知道各位家长都为学生准备了草稿本,到了四年级,学习数学草稿本是必备的,因为口算的内容越来越少,但他们的草稿本利用率真的很低,我问过好几个学生,等到要用的时候总是说不见了。所以这次期末考试,在考之前我会发给他们白纸让他们打草稿,并且草稿要回收,看看这样的要求下,计算的正确率会不会有所提高。从作业完成的效率来看,班中有十个左右的同学是很抓紧时间,只要一布置校内作业,肯定是第一时间去完成,做完了再出去玩,这样的同学,往往正确率也高了,其实他们这样反而有玩的时间。我知道现在小学生玩得时间也不多,但有些同学一边做一边玩,这样其实做也做不好玩也玩不畅。在这里,我要表扬等同学。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作业习惯,我建议从这几方面入手。(1)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在数学上,学生白天一般要完成的是清前一天作业的订正,完成一项新的校内作业和一道聪明题,聪明题也可以拿回家思考。聪明题是近一个月开始实施的,以后也会坚持下去,是想让学生多接触一些难题,每天潜移默化。在校内或回家完成的都有一定的奖励措施。有些学生回到家里做不出的,我也不提倡他们来打扰家长,因为第二天课前都是会讲解的,但希望家长帮助的是能催促他去思考,去做。《举一反三》有些家长跟我反映,说比较难。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个难度是定位在奥数竞赛上,是选做的,如果整本做下来没问题的同学,去参加竞赛得奖也没问题了。为什么要让学生坚持做这一本,是为了拔高难度,让学生眼界更打开一些,看看有些题目可以这么考,有些题目可以用这种方法。我们选择和我们在学的主题相关的内容做一做。所以家长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不辅导。(2)独立完成作业,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我才可以很直接得了解到他真正不懂所在,在批改订正时单独辅导。学生千万不要去抄作业,班中曾经有极个别现象,图方便订正了完事,这样其实危害更大,我就没有机会去了解他哪里不懂。(3)做完作业认真检查。这个似乎太难做到了,很多同学考试的时候会去检查,我还要求他们写出我检查出几个错误,但平时作业去检查的少之又少。如果在在这几方面做好了,学习成绩还会不提高吗?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孩子学会学习,除了“五步学习法”之外,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怎样去培养?下面逐一说明。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订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方法之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方法之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方法之三: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方法之四:鼓励孩子一题多解。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家长自己应给孩子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购几本工具书(包括资料性的)放在书架上,经常查阅。买学科工具书,应听听任课教师的意见。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家长要指导孩子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以上谈了几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家长可联系孩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能不能给孩子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要求,能不能认真地进行督促引导,能不能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是对家长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的一种考验。谈学习习惯高考状元的最大秘诀,就是热爱学习,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72.8%的学生认为,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王极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负责的"人事心理学"研究等五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重大科学成果奖,曾在国内外出版专著30部,其中《青年心理学》、《科学创造心理学》等分别是建国以来该领域第一本专著,近年来主要从事"学生心理健康"、"高考心理规律"、"家庭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全国百多家媒体曾介绍其研究成果。习惯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王老师,您做心理研究多年,能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一下习惯在人的心理素质中占据怎样的位置?王:每一个人都有习惯,习惯是人的重要的心理素质。积极的、良好的习惯是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则构成了人的不良的心理素质。所以,习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任何社会的任何人都有习惯。它作为心理素质的一部分,贯彻于人的一生。因此,习惯问题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是人的行为倾向的一种需要。孙:您认为应该怎样给习惯分类?王:习惯可以按照不同的活动领域来划分,人有什么活动,就有什么习惯。比如,有学习活动,就有学习习惯;有运动活动,就有运动习惯;有消费活动,就有消费习惯习惯的种类应该和人的活动的种类完全一致。孙:人的习惯是否生来就有?王: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可以养成,也可以改变。当然,培养起来容易,改变起来困难。孙:我们国家现在非常提倡素质教育,您认为习惯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怎样?王:习惯和素质并不矛盾,素质教育不是抽象概念,它表现在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当中。应该说,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但目前的现状是父母普遍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我们在做热线咨询的时候发现,许多父母常常为孩子考不好着急,但却很少有父母为孩子没有好习惯着急。王:其实,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光把目光盯在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学习习惯是终生的,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一些父母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上、客观上找原因。父母光苦恼是没有用的,应该从习惯上找找原因,这是孩子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能力的提高过程孙:我记得您以前曾做过对北京市一些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得出过什么结论?王:是的,我曾经对1560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主要考察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7.2%的学生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没有影响;其余72.8%的学生都认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在这部分人中,认为习惯对学习成绩有轻度影响的占32.7%;有中等程度影响的占20.1%;有较重影响的占13.2%;认为有严重影响的学生占7.5%。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孙:这是些非常重要的数据。但现在有些父母走进了误区,总觉得习惯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小事,成绩才是大事。升学凭的是成绩,而不是习惯。王: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关系。许多人的经历都证明,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成绩是不可能好的。孙:在研究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看起来很聪明,父母在描述他们的时候也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机灵的,但就是学习成绩提不上去。您认为这些孩子的问题是否与学习习惯有关?王:我曾经观察过这样的孩子,他们虽然聪明,但往往习惯很差,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这些小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所以,有的孩子看起来学习时间很长,但没有效率。聪明孩子特别容易出这样的问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脑筋够用,当孩子边学边玩的时候,父母也不太管教,结果成了习惯,到后来想改的时候已经很困难了。孙:我知道您曾经做过著名的状元访谈,您能否谈谈状元们的学习习惯,我想这可以给父母们一些启发。王:我连续3年访谈高考状元,1999年访谈了61名,2000年访谈了74名,2001年访谈了65名,到现在为止共200名,我还访谈了他们的父母。通过访谈,我也获得许多启发。我发现,其实这些状元们都没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就是爱学习,可以说每个状元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已经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如果不让他们学,他们都会觉得难受。因此,我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强化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人格孙:根据您的访谈,您发现状元们都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王:爱读书是每个状元都具备的好习惯。2000年河北省高考状元赵冰哲的妈妈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他们的家住在狼牙山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很贫穷,家里买不起书,他妈妈就到处找书给孩子看,讲给他听,渐渐地孩子就特别爱读书,有时蹲在厕所里也看书,看着看着就着迷了,都不知道出来。这就是养成了习惯,迷上书了。孩子有了这样的习惯,父母还用对他的学习发愁吗?所以,他妈妈说,孩子上小学以后根本不用管,他自己就特别爱学。孙:除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您还发现了哪些好习惯?王:2000年高考理科状元张恒的父母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他们很注意培养孩子爱写作的好习惯。在张恒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教他写日记。当时孩子还不会写字,他们就告诉孩子把每天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说出来,他们帮助孩子记录,一句两句都可以。逐渐地,孩子开始爱写作了,而且越写越多。北京市1999年高考状元杨颂的母亲也说过,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杨颂练习写日记。这样,也间接地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不依赖别人的习惯。孙:这是对孩子韧性的培养吧?在学习中,韧性也是很重要的。王:是的,坚持性是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形成以后,它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像我刚刚说的张恒,他的父母也很注意培养他的韧性。在他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买了《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让他去读,不会的就自己查字典。在他小学阶段,就已经读中国古典名著。这样,习惯带来的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认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孙:这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王:的确是这样。孩子有了读书习惯,慢慢地阅读能力会有提高;爱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坚持去做,慢慢地会形成良好的品格。所以,父母不要把习惯培养孤立开来看,他和人的素质提高是密切相关的。习惯、素质、成绩都有紧密联系。另外,独立思考是学习习惯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2000年四川省的高考状元刘洋洋的父亲介绍说,他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当孩子问他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让孩子先自己想。孙: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使孩子具有创新人格,因为他首先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王:是的。我们现在提倡创新,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很具体的,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三方面。我感觉当前人们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多,有些忽视创新人格。实际上,他们是一个整体。我认为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该侧重创新人格的培养。孩子有了创新人格,自然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孙:您认为创新人格包括哪些方面?王:好奇心、求知欲望、打破砂锅问到底、坚持真理、纠正错误……这些都是创新人格的组成部分。一些高考状元都对新知识具有非常的好奇心。习惯强化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人格。模仿·暗示·感染孙:您所提到的学习习惯是否还可以更具体一些?王:我想首先学习要有计划性。很多孩子感觉整天忙忙碌碌,这样未必学习效果好。人越忙碌,心里越烦,因为过分忙碌破坏了人的心理节奏感。通过考察学习状元们的学习情况,我发现他们大多数都特别有计划,学习节奏感很明显,心里很平和。1999年湖南理科高考状元许芩珂,学习就很有计划性,尽管他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但一直成绩很好。他特别爱看足球比赛,但如果计划没有完成,多重大的足球比赛也不看,一定要求自己按计划走。进入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以后,他仍然承担很多社会工作,但他还能保持班里的第一名,这很不容易。他跟我讲,他的秘诀就是有计划。孙:有的孩子就完全凭情绪做事,情绪好的时候学到夜里12点,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王:这也和作息时间有关系。成绩好的孩子在安排作息时间方面也特别有规律。这在心理学上是个动力定性的问题。2000年江西文科状元周芬芬的父亲说,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管学习任务多重,晚上11点必须上床睡觉,早晨6点半必须起床,铁打不动!孙:有的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作业写完以后要父母给检查。在咨询的时候我们也发现有太多的父母给孩子检查作业,甚至还帮孩子改正过来。这是否是学习上的大忌?王:这实际上是过度保护的表现。2000年西藏高考状元陈真的母亲说,她从来不先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等陈真查完了,妈妈再检查,查出有错误的地方也不告诉她哪里错了,只告诉她有错,让她再查,直到自己发现为止。孙:您对高考状元的父母们进行访谈时,是否发现他们在培养这些好习惯方面有一些高招?王:可以说每个状元的好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这是方法之一;另外就是父母的榜样作用,这些都不多说了,因为这是习惯培养的必备条件。我想说的是父母要利用模仿、暗示、感染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从习惯形成的外部因素来看,这三点起到相当作用。孙:请您详细讲讲它们的作用。王:模仿分有意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影响更大。比如,有的父母说话很文雅,孩子说话的声音自然就会很轻柔,这些都是无意模仿的结果。暗示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点习惯培养方面的故事,孩子听了以后就会形成一种暗示。感染主要指情绪上的感染,如果父母情绪很好,孩子也会情绪饱满地对待学习;如果父母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孩子对待学习也会比较消极。我在访谈1999年河南理科高考状元赵琰时发现她待人和气,经常没有开口说话就先笑起来,笑得很自然。后来我访谈她爸爸的时候发现原来她爸爸也是这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模仿加感染,自然形成了待人接物的好习惯。因此,家庭良好的生活气氛、学习气氛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的。孙:看来,分数和习惯的关系太密切了,而且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它对一个人的人格也有很大影响。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追问
讲点有用的好不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