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杀柴氏后人?

 我来答
令狐泓T7
2018-01-30 · TA获得超过2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0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整个北宋基本上不杀士大夫、言官,营造出一种很适合文人生活的氛围。

与历史上其他王朝相比,文人士大夫再怎么让皇帝过不去,也不担心性命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宋朝文坛也百花齐放,出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坛领军人物。

其中苏轼由于深陷“乌台诗案”,很多人喊杀,苏轼也只是被流放南方,保住了自己的“老头皮”。

苏轼

范仲淹曾由衷地赞叹道:“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

那么。宋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这还得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说起。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得了江山。

得江山易,守江山难。

赵匡胤即位之初,就在皇宫一处密室立了一块神秘之碑,让继任者恪守碑文的约束。

关于这块神秘之碑,尤以南宋陆游《避暑漫抄》记述最为详备。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

因?杏兴荆?院笫毕砑靶绿?蛹次唬?嗣砝癖献嗲牍Ф潦拇省?/p>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

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

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

虽腹心大臣亦不知也。

靖康之变,兵人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

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

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其大意是: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第三年,秘密镌刻了一块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个夹室。

历代皇帝都严守这个秘密,其他人一概不知。

靖康之乱爆发,金军攻破开封,人们才看到了这神秘之碑。

碑上刻有三行誓词:

一是柴氏家人不管有多大的罪行,都不能处以死刑。

二是优厚文人士大夫,不得对其进行杀戮。

三是强调前两条之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到老天报应。

陆游的这一记载在《宋史·曹勋传》以及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有佐证。

明末学者王夫之《宋论》也有相关记载,只有第三点改成:不加农田之赋。

大多数史学研究者倾向王夫之这一说法。

因为如果按陆游的说法去理解,太祖立的誓约第三条无任何意义。

关于第一点,宋太祖为何要保全柴氏子孙呢?

赵匡胤对自己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天下,取而代之总有些理亏的愧疚之情。

何况柴荣对他恩重如山、情同兄弟。

于是赵匡胤就立了誓碑,立下祖训。

夺了人家天下,而能优厚其子孙,也算他宽缓不苛,感恩回报。

黄袍加身

王?《默记》中记载: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师汴京,六宫迎拜,赵匡胤看见有两个儿童,就问是谁的儿子。

回答说是周世宗之二子——纪王和蕲王。

当时,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

赵普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

唯潘美在后以手抠掐殿柱,低头不语。

太祖曰:“你认为不可吗?”

潘美回答说:“臣岂敢以为不可。我与陛下曾同为周世宗之臣,劝陛下杀之,是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陛下必定怀疑我。”

赵匡胤点头赞许,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

太祖当即将世宗子其一判给潘美为养子,后不再过问。

那么宋太祖为何又优待文人而不擅杀呢?

赵匡胤是行伍出身,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知武将掌管兵权绝不是什么好事。

因而他对武人深怀戒心。

他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安定,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

这是宋王朝高调重文轻武的根本因素。

这从下面一个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来。

赵匡胤在一次设宴招待群臣时,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大哭起来。

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

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搀扶出去。

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

太祖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可以理解。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

这件事也反映出赵匡胤的襟怀大度。

正是在赵匡胤影响下,北宋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文治盛世的顶峰,北宋王朝可以说是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

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誓言。

文人、士大夫生在北宋,何其幸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