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2020-02-28
想推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茨威格的小说,当时有一个阅读小组,一起读了《面纱》和《陌生女人的来信》,毛姆的叙事即便是中文对于我来说是有一些清淡,所以《月亮与六便士》虽然放在我的床头,但是我至今都没有读完,所以《面纱》好像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讨论,反倒是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每个人都说了很多,大家对于这样狂热又执着的爱,有的人觉得可惜,有的人觉得可笑,有的人非要评判一下书中的女人这么做是不是对的。
我总是感觉感情这种事情本来就无所谓对错之分,深陷感情的人做事情本来就没有道理可言,所以有的人失恋了一直都走不出来,有的人也在不断寻找新的恋情里面迷失了自我,这种事情怎么来说对不对呢。所以我很好奇,徐静蕾到底要怎么拍这个故事呢?不得不说的是,姜文虽然是个好演员,但是让他来饰演“R”确实还是有一点出戏,看书的时候总觉得“R”应该是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而姜文却有无法隐藏的粗犷气息。
小女孩痴迷于老男人,和老男人沉迷于年轻女性,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年龄大跨度大让他们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互相吸引又互相伤害,就像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杜拉斯的《情人》,这些感情是带有禁忌色彩的,但是又无法得到抑制,越是要回避就越是在心里生根发芽。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女孩都会在生命里遇到一个“R”,他就在我们身旁,明明靠的很近,却好像跟我们处在不一样的世界,他好像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他太好了,好像聚光灯会自动打在他的身上,所有的镜头都会对着他聚焦,他好像生来就是闪闪发光。年幼的女孩们总是试图去了解他们的世界,那里的纷杂繁复就像透过透镜看到的万花筒另一端一样,女孩们尝试着去融入,揣测着他的心情,假装不经意的一遍又一遍的路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却总是没有让他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多驻留一秒。
有的女孩可能平稳的度过了这个时期,把这些埋藏在心底了,当回忆起自己的少女时代时,偶尔想到那么一个人和曾经的自己,觉得幼稚又可爱。有的女孩却深陷其中,就和电影里的少女,那个从未被认出的陌生女人,“I”一样,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感情的沼泽,在里面挣扎着越陷越深。我爱你,可是你并不知道。我千方百计的接近你,不过是你床上的一个过客。
林海写的《琵琶语》在电影作为插曲反复的出现,小时候我就听过,反反复复的旋律就像写信的女人和“R”,反反复复的相见,却从来没有在记忆里留下任何一点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