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都失败了

 我来答
颗啊攘6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26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朝野震动,其幼子曹睿即位,魏国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

之前已经南征平定后方的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上《出师表》给蜀帝刘禅,表白其统一中原,恢复汉室的决心,并且获得了刘禅的认可,于公元228年进攻陇右。

因为魏国在此区域防御松懈,使得诸葛亮的军队很快就攻下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威震长安,使得曹魏朝野惊惧,在洛阳的曹睿亲自赶往长安坐镇。

其后,诸葛亮进攻陇右五郡的其他两郡广魏和陇西郡时,遭到守军的奋力抵抗,一时难以攻克。

而曹魏也在诸葛亮北伐之初的猝不及防中反应过来,派出大将军曹真和将军张郃率军迎敌。

其中张郃迂回进攻街亭,对诸葛亮的军队形成包抄之势。

然而,诸葛亮在选拔守备街亭的将领时,并没有听取众人的建议,使用老将魏延、王平等人。

而是派了其一向器重的参军马谡驻守街亭。

但是马谡其人言过其实,只善于纸上谈兵,并没有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布置防御,更没有听取诸葛亮稳扎稳打,当道扎寨的嘱咐,反而在山上安营扎寨。

这一布置,立刻被经验老道的张郃抓住破绽,他立刻断绝了马谡扎寨的山上水源,将马谡的军队逼入绝境,最后大败马谡,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街亭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街亭一失,诸葛亮的军队就失去了重要的支点,进退失据,只能选择撤兵。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主要原因还是诸葛亮的用人不明导致纸上谈兵的马谡丧失重要战略要地,最终一子错而满盘皆输。

百度知道日报
2020-09-19 · 每天多一点知道
百度知道日报
《知道日报》是百度知道重要的品牌内容栏目,专注于“健康、生活、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法律、商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分享,通过百度在互联网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向数以亿计的网友及时传递着专业、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兴六年,当时魏国都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代领导人曹睿,已经46岁的诸葛亮觉得自己再等待中原大变的机会,已经没有时间了,于是,他挥笔写下那篇那篇千古传颂的《出师表》后,开始了他第一次北伐征程,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有势在必得之势,动用了近十万大军(当时蜀国也就不到十二三万的兵力),而曹魏方面由于对诸葛亮的北伐没有足够思想准备,仓促之下只能抽调出六万大军应对。

诸葛亮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事先扬言走斜谷道取郿,派赵云邓芝率一万兵设疑兵,据守箕谷,吸引魏军大将曹真部重兵,自己则亲率大军九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

战争的形势最初对蜀军很有利,初战屡胜,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魏国上下震惊,魏明帝亲自西征,镇守长安。另一方面,蜀国出征的同时,吴国在东线也出手了,派鄱阳太守周鲂假降魏,以此引诱曹休的十万大军进入自己的包围圈企图予以歼灭,引魏国陷入双面作战的危险。

然而战争形势因为诸葛亮在任人上的失误而急转直下,在最重要的战略位置,诸葛亮没有任用魏延、吴懿等名将,而启用了好谈而无实战经验的马稷,结果马稷率三万大军被魏名将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三万兵万被打得只剩下了两三千人。

与此同时兵力不足的赵云邓芝部也箕谷失守。

无奈下,诸葛亮搬师回朝,十万大军损失近三四万,可谓是一场惨败,回朝后的为了平息人怒,让马稷当了背锅侠,砍掉了脑袋,赵云等人亦受降职处分,诸葛亮本人则自贬三级,任右将军代理丞相职(注意后一句,大家好像不陌生,《亮剑》里李云龙经常的待遇,估计哪个新兵蛋子不知趣敢叫诸葛亮一声诸葛右将军,马上有人跳出来扇几耳光,诸葛右将军是随便能叫的吗?丞相永远是丞相)。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诸葛亮在回军途中收降了天水姜维,为自己找到了接班人,并俘掠了近千户百姓回汉中(百姓就是生产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求付友佟词
2020-03-22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诸葛亮北伐中原最后失败了,演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历史悲剧。以诸葛亮的才智,刘备的仁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勇猛,却为什么不能北伐成功、兴复汉室?这里有天时也有人谋二方面的问题!分五点来说吧!
第一:战略方针的失误,刘备即使占据荆州和西川,一路由荆襄北进,一路再出祁山,直到宛城、洛阳,之间的距离太远,战略上配合作用并不大。
第二:就天时来说,曹魏有统一的中原大地,早已具备安定的后方,兵多将广,后备力量充足,又率先迎来汉献帝,把握住了先机,充分占有了天时。而西蜀成气候太晚,草创而成,已失去先机之力了,想后发制人,困难太大!
第三:就地利来说,中原人力、物力极为充足,不仅广阔而回旋余地,而且关中地区又易守难攻;西蜀北伐,战线太长,千里运粮,补给困难,国力、民力很快耗尽。一旦断粮,不战自退。
第四:就将才来说,诸葛亮本人当然才智超群,无话可说,西蜀早期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华夏名将,实力是不小,但是与曹魏相比还是弱了些;到了后期,由于长期征战,西蜀因为地狭人少,人才匮乏,最后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艰难局面。反观曹魏,地广人众,才人济济,才智之士不断涌出,能征惯战的将才承前启后,源源不断。西蜀哪里是对手?
第五:就法度来说,西蜀早期清明,因为有明主刘备,更有贤相诸葛亮,所以朝廷上下政治修明,国家势力稳固。后期虽然有诸葛亮、姜维辅佐,但是因为后主昏庸,国家势力减弱。而曹魏虽有曹氏、司马氏的权力争斗,但是政治、法度始终比较稳定,国家治理还是可以的,因此国力始终保持强盛之势,这样西蜀怎么会有可乘之机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huoludian
2020-03-23 · TA获得超过82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09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73万
展开全部
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这毛病,从来没有在料算全胜的基础上的出征,全都是以弱击强或者强行出兵,先进行战争然后在过程中企图等待敌人出现失误,以期待靠侥幸取胜,这样的战争也亏得是诸葛亮这样的天下奇才才能打,换别人或许早就输得底掉了,即便如此魏强蜀弱的客观因素,也是无法因诸葛亮的主观行为所改变的,诸葛亮又不善奇谋,军无大损得益于诸葛平生唯谨慎,但打仗不敢孤注一掷以小博大,也是无法扭转劣势的根本,决战说到底就是赌国运和军队,虽然听起来危险又冒险,但战争中想要转换强弱的局势,除了赌还就真没有其他另外的办法取胜,也找不到赌之外的别的词说明。比如刘备打汉中,被夏侯惇堵在阳平关,刘备就拿军队赌了二把,第一次派陈式从马鸣阁道左出去断曹军的陈仓道,结果被徐晃歼灭死伤重大全军覆没。第二次刘备亲自领兵翻过米仓山,东进定军山,绕过阳平关进逼汉中盆地,迫使夏侯渊离开阳平关出击,这才有以后的黄忠斩杀夏侯渊,改写汉中初战不利的局势,所以最后刘备逼退曹操使他放弃汉中。这样的激进的用兵行为,在谨慎与小心的诸葛亮身上是不容易发生的,诸葛亮也断不敢有刘备不顾后果派陈式出击死伤部队的做法,所以才有魏延求分兵始终求不得的结果,作为统帅诸葛亮是四平八稳的稳健派,而蜀国想战胜魏国恰恰统帅又不应该是这样的稳健派,加上诸葛北伐每次又都是庙算不胜,打了再说的强行推行的行为,其结果便都是一早就不看好的基本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古典爵士
2020-01-16 · TA获得超过138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万
展开全部
按照《易中天品三国》的论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个人觉得是比较客观的:
1、曹魏非速亡之国:首先曹魏政权自曹丕称帝之后得到了国内各大士族的支持,政局稳定且势力在三国之中最强,绝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憾动。其次,北伐时期魏主曹叡也并非昏君,且司马懿之辈不可小觑。隆中对中的“天下有变”的时机已不存在。
2、益州非进取之地:刘备集团在丢失了荆州之后,失去了进攻曹魏的最佳路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汉军从益州出兵伐魏首先要翻过秦岭,粮草军械等物资运送困难重重,地利优势不在。
3、诸葛非将略之才:历史形象中的诸葛亮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其军事才能并没有他的政治才能出众,虽然他的军事才干也不错。但诸葛亮生性谨慎,不善权变,只能打正规战。在没有天时与地利优势下很难有所作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