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解读。在国际上,从2011年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发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关于数学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里,数学核心素养被具体地表示为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11个方面。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综合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通过倡导核心素养来引导教育更加关注“复杂、真实的现实世界”,更加关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与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但不能够仅仅只关注这一门学科,而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上,国内学者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以数学知识为核心培养出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等几个方面,但教育学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读,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就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悟和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单独的素养,而具有综合性、阶段性与持久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则坚持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确把握。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着手。数学意识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字意识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感则与科学的直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感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数学意识者往往在面对数字及运算时显现出非常高的敏锐度,拥有极强的数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能够发现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据特征、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识说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与能力。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年级和阶段的教材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明显体现出趣味性、现实性的特点,课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此,教师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贴近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联想,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玩具、书籍、作业本、糖果等这些日常用品,把他们随便地进行摆放并问学生“这样摆放出来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齐吗?哪些东西应该摆放在一起才比较好看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重新整理,其余学生观察整理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在了解分类的定义后,再利用图片创设商店货架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中货架有几个,有哪些物品,说一说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找出答案。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例如在“毫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物酒量大赛”的情境,让动物们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问学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等于老虎的几杯呢?”等问题,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的计量单位,并探究和学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应当融入于教育之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与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解读。在国际上,从2011年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发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关于数学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里,数学核心素养被具体地表示为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11个方面。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综合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通过倡导核心素养来引导教育更加关注“复杂、真实的现实世界”,更加关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与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但不能够仅仅只关注这一门学科,而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上,国内学者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以数学知识为核心培养出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等几个方面,但教育学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读,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就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悟和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单独的素养,而具有综合性、阶段性与持久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则坚持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确把握。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着手。数学意识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字意识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感则与科学的直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感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数学意识者往往在面对数字及运算时显现出非常高的敏锐度,拥有极强的数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能够发现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据特征、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识说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与能力。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年级和阶段的教材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明显体现出趣味性、现实性的特点,课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此,教师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贴近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联想,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玩具、书籍、作业本、糖果等这些日常用品,把他们随便地进行摆放并问学生“这样摆放出来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齐吗?哪些东西应该摆放在一起才比较好看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重新整理,其余学生观察整理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在了解分类的定义后,再利用图片创设商店货架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中货架有几个,有哪些物品,说一说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找出答案。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例如在“毫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物酒量大赛”的情境,让动物们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问学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等于老虎的几杯呢?”等问题,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的计量单位,并探究和学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应当融入于教育之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与
展开全部
自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理念已逐步更新,课堂上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年来,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也纷纷进行探究,何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它是怎样界定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它里面的几大要素与我们的课程目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尝试着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它的支撑点在哪里?这种探究对于课堂教学有何价值?如果这种探究有用,这将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一、对核心素养的初步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由此看来,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十分明确,其外延很广泛。其实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只不过我们并没有认真去总结或思考其中的关联,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运用到这些素质来评价老师的一节课是否有效,我们课程目标的达成与否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紧密相连的。
(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据以上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要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它既是数学知识、能力的结合体,也
一、对核心素养的初步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由此看来,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十分明确,其外延很广泛。其实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只不过我们并没有认真去总结或思考其中的关联,在教研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运用到这些素质来评价老师的一节课是否有效,我们课程目标的达成与否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紧密相连的。
(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据以上新课标提出的十个核心要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它既是数学知识、能力的结合体,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10-16
展开全部
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解读。在国际上,从2011年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发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关于数学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里,数学核心素养被具体地表示为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11个方面。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综合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通过倡导核心素养来引导教育更加关注“复杂、真实的现实世界”,更加关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与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但不能够仅仅只关注这一门学科,而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上,国内学者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以数学知识为核心培养出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等几个方面,但教育学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读,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就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悟和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单独的素养,而具有综合性、阶段性与持久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则坚持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确把握。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着手。数学意识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字意识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感则与科学的直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感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数学意识者往往在面对数字及运算时显现出非常高的敏锐度,拥有极强的数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能够发现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据特征、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识说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与能力。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年级和阶段的教材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明显体现出趣味性、现实性的特点,课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此,教师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贴近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联想,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玩具、书籍、作业本、糖果等这些日常用品,把他们随便地进行摆放并问学生“这样摆放出来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齐吗?哪些东西应该摆放在一起才比较好看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重新整理,其余学生观察整理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在了解分类的定义后,再利用图片创设商店货架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中货架有几个,有哪些物品,说一说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找出答案。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例如在“毫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物酒量大赛”的情境,让动物们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问学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等于老虎的几杯呢?”等问题,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的计量单位,并探究和学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应当融入于教育之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与创新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常常抱有极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从某种程度讲,这些问题正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小学生勇于问“为什么”,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不同的质疑,培养他们的思维求异性和创新性。例如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答方法,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自主求证,并适当给予表扬,促进他们学会自主探索与创新。
3.结束语
“核心素养”已是现今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重要革新方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解读。在国际上,从2011年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发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关于数学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里,数学核心素养被具体地表示为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11个方面。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综合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通过倡导核心素养来引导教育更加关注“复杂、真实的现实世界”,更加关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与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但不能够仅仅只关注这一门学科,而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上,国内学者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以数学知识为核心培养出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等几个方面,但教育学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读,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就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悟和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单独的素养,而具有综合性、阶段性与持久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则坚持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究才能准确把握。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着手。数学意识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字意识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感则与科学的直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感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数学意识者往往在面对数字及运算时显现出非常高的敏锐度,拥有极强的数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能够发现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据特征、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识说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与能力。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年级和阶段的教材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明显体现出趣味性、现实性的特点,课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此,教师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贴近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联想,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玩具、书籍、作业本、糖果等这些日常用品,把他们随便地进行摆放并问学生“这样摆放出来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齐吗?哪些东西应该摆放在一起才比较好看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重新整理,其余学生观察整理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在了解分类的定义后,再利用图片创设商店货架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中货架有几个,有哪些物品,说一说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找出答案。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例如在“毫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物酒量大赛”的情境,让动物们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问学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等于老虎的几杯呢?”等问题,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的计量单位,并探究和学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应当融入于教育之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与创新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常常抱有极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从某种程度讲,这些问题正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小学生勇于问“为什么”,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不同的质疑,培养他们的思维求异性和创新性。例如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答方法,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自主求证,并适当给予表扬,促进他们学会自主探索与创新。
3.结束语
“核心素养”已是现今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重要革新方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核心素养21世纪,我国确定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强调以课程为载体落实指导思想,进而以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为突破,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广。“以素养立意课程体系”主要是将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基本目标,根据每一个学科的特点,把三维目标通过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加以落实,把课程总目标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数学教育应留给学生什么?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严格地说,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数学课标修订组提出了六个核心素养: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它是五大基本能力的延续和深化。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方面表现出来,这四个方面也是描述核心素养水平的四个维度。每一个数学核心素养有自身的独立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在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各自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我们更需要强调整体性,六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不是两两“不交”的独立素养,而是相互“交着”相互“渗透”的,在直观想象中,蕴含着抽象、推理、模型;在抽象概括中,也离不开直观、推理、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更需要直观、推理、模型交互发挥作用……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于知识、技能、思想、经验之外的“神秘”概念,综合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技能方法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及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体系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要突出三件事,一是符合数学规律并结构清晰;二是突出数学本质;三是便于转化,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1.体现选择性的高中数学课程结构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特长,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有不同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课程标准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必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考试的内容要求。选修I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修Ⅱ课程分为ABCDE五类。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大学专业的要求选择学习其中的某些课程。A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B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C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E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特别包括大学先修课程(CAP)。2.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内容结构数学有丰富的研究领域、问题和方法,形成了很多特点鲜明、作用不同的数学分支,但数学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拥有清晰的结构,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根据高中学习特点和需要,高中数学内容将突出三条贯穿始终的内容主线: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是另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另外,还应将数学文化渗透在高中课程内容中。抓住这些贯穿始终的主线,才能反复感受到抽象、推理(运算)、模型、直观所起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3.体现数学本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在整体认识高中数学内容结构和主线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支撑主线的关键问题和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等。以函数主线为例,首先,抓住以下关键问题:整体、全面认识函数概念;深入理解函数性质——整体性质与局部性质;掌握一批基本函数类;把握函数应用;感悟研究函数思想方法;深入理解主要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等,步步深入,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永恒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师数学教学,首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1.整体把握数学课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是基础。高中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数学课程性质与理念,整体掌握数学课程目标,特别需要整体感悟数学核心素养,整体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主线—主题—关键概念、定理、模型、思想方法、应用,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感悟、理解抽象、推理、运算、直观的作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改进思维品质,扩大应用范围,提升关键能力,改善思维品质。2.主题(单元)教学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从一节一节的教学中跳出来,以“主题(单元)”作为进行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考对象。可以以“章”作为单元,如将“三角函数”作为教学设计单元;也可以以数学中的重要主题为教学设计单元,如“距离”或“几何度量关系:距离、角度”等;也可以以数学中通性通法为单元,如“模型与待定系数”等。这是深度学习的核心,也是深度学习的抓手,也是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抓手,可突出本质——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教学方式多样化,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实践),这是数学骨干教师的基本功,不是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数学。3.抓住数学本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反复强调:能把书读厚,又能把书读薄,读薄就是抓住本质,抓住重点,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4.问题引领——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在关于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大讨论中,问及在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什么最重要时,著名数学家P. Harmous 在一篇总结文章中强调“问题是关键”,数学概念、定理、模型和应用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在数学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5.创设合适情境创设合适情境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另一关注点。首先要对“情境需要”有个全面的认识,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情境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便于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循序渐进,进而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6.掌握学情,加强“会学”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古训,这与学会学习的理念一致,“会学”比“学会”重要。“会学数学”应包括:阅读理解、质疑提问、梳理总结、表达交流。以“数学阅读理解”为例,需要清楚数学语言由数学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组成,它的特点是准确、清晰、简洁,数学阅读就要会读“数学普通话”“符号”“图形(表格)”。而数学符号、图形又是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学生不能很快习惯,需要指导,不能太急。数学教师强调“学法指导”,是一个很好的经验,需要坚持、总结、提升。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学习,应关注以下问题。1.视野—见识学习数学需要有开阔视野,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数学的发展,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在美国科学委员会写给美国总统的咨询报告中特别强调:“高科技本质上是数学技术”;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英国研究理事会的评估报告认为,数学研究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约占英国所有工作岗位的10%和GDP增加值总额的16%。对优秀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不满足学到数学知识,得到好成绩,还需要好的见识。见识比知识更重要。2.做题=数学学习?会学—自主以做题取代数学学习,这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做题巩固学习内容,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但仅靠做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数学也需要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应用,需要理解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做题与做数学是有区别的。做数学,首先要选择问题,进而猜想结论,确定条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题,完全不同,条件和结论是确定的,方法也是学习过的,在锻炼数学素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3.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探究是围绕某个具体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它们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主要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过程包括选题、开题、做题、结题四个环节,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让他们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4.会交流在数学学习为主的阶段,交流很重要。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写一遍,很有道理。大学研究生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报告,导师很容易从报告的过程中判断是否真懂,希望中学教师和学生也能借鉴这种方法——交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是落实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高考评价。如果高考试题、考试等形式不进行改变,这次改革就很难落实。当然,也应循序渐进。数学课标修订组下专门成立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考试命题研究组”,研究需要改进的命题要素和形式。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命题,要关注以下要素:(1)命题者要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围绕内容主线—主题(单元)和关键概念、结论、模型、思想方法、应用展开;(2)突出数学本质;(3)创设合适情境,强调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背景,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数学情境、历史情境;(4)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一线数学教师是落实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关键,希望广大教师注重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关注数学内容、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实践与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直面问题,不断探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