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类包括哪些?
心理学的学科分类: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等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团体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如果是心理学考研的话,一般院校是分成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方向的。
心理学分为以下学派:
联想心理学、机能主义 、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 、联结主义、官能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新行为主义、策动心理学 、弗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新弗洛伊德主义 、日内瓦学派。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扩展资料: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学
心理学具体包括内容
百余年来,心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发展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心理学各派之间的争论已经不再激烈,而是趋向求同存异,各家的合理思想被保留下来,使它们之间的区别缩小了。这种在心理学对象、方法问题上争论的减弱,表明心理学逐渐走上成熟的道路。当代心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例如,心理学与生理学结合,产生了生理心理学;伸展到技术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相联系,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科学结合,产生了社会心理学。时至今日,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门类众多、边界模糊的科学。

心理学可以分为理论心理学类和应用心理学类。
1 理论心理学类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是围绕着下面八大主题来进行的,即:心理的生理基础、感觉与知觉的形成机制、个体与环境交感互动中学习的过程、个体的身心变化与年龄增长的关系、个别差异、动机与情绪、个体在团体活动中的行为和心理历程、异常行为和心理治疗。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2 应用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不同主题的研究结合而成的。应用心理学包括的门类有: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各学科进一步分化为更多的学科。
学派之争很常见,尤其对心理学这样一门很难找到客观评估核实标准的学科。十九世纪末曾有一场激烈的不见血的较量,其中各位“主角”是: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冯特及其学生。他们主张心理学研究是分析意识由什么心理元

(感觉、表象、简单情感等)构成,其结合方式和规律是什么。所以又被称为“元素内省主义”。
机能主义:美国詹姆士.安吉尔等创立。他们强调心理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认识和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又被称为“实用生物主义”。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等人创立他们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机体和行为。用S(刺激)R(反应)解释人的区别,它只重研究人的外部行为,认为人是“较大的白鼠,较慢的计算机”又被称为“机械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创立。他崇尚“泛性主义”(把性视为本能冲动中最重要的东西)。他出书多且畅销。书中体现了亿的主张,即人有意识和无意识(本能),其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顺着本能的冲动和欲望。
自我:本能受外界影响的部分
超我:对本能的抑制,体现社会风俗及道德标准。
格式塔新学派:由德国的魏特曼创立,强调心理现象的结构性和整体性,重视各部分的动态联系及创造性思维。
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心理的裨和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等。对这些心理学一般理论问题的阐述,构成了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即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其他心理学分支有重大的意义。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一、以心理机能优势分类
这是英国的培因(A.Bain)和法国的李波特(T.Ribot)提出的分类法。他们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处世冷静;情绪型的人通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右,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三思而后行;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坚定,有较强的自制力。除了这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一些混合类型,如理智一意志型,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混合型。
二、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的观点。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后者为外倾型,其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在国外已应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实践领域。但这种类型的划分,仍没摆脱气质类型的模式。
三、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习惯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激能力强。可见这两种人是按两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进行工作的。
四、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实业家多属此类。
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哲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
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艺术家多属此类。
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神学家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
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于此类。
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文教卫生、社会慈善等职业活动家多属此类型。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特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但常以一种类型特点为主。
五、特质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特质既可以解释人格,又可以解释性格,因为性格是狭义的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人格特质学说。他认为,性格包括两种特质:一是个人特质,为个体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二是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共同特征。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奥尔波特的观点,采用因素分析法,将众多的性格分为两类特质,即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只反映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是直接与环境接触、常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不是特质的本质。经研究,他把性格概括为35种表面特质。根源特质是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征,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也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它通过多年的研究,找出16种根源特质,它们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怀疑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具体含义详见阅读材料)。根据这16种各自独立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设计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利用此量表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反应。
答案补充
气质是指人在言语表现、行为方式和表情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按人体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活泼好动,情感发生迅速而不能持久,思考问题敏捷,但做事常出错,比较轻浮不够踏实。
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情感言语强烈、迅速难以控制,在生活中表现勇敢、顽强、竞争心强,但平时做事急躁而粗糙。
粘液质的人安静沉着,动作迟缓而不活动,情感发生慢,认真踏实。
抑郁质的人性格内向,感情丰富,思想清晰,但为人胆小孤僻、敏感、怯懦。
以上四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俄国四位著名的文学家赫尔岑(多血质)、普希金(胆汁质)、克雷洛夫(粘液质)、果戈里(抑郁质)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一个人应了解自己的气质,学会控制掌握自己的气质,按社会要求塑造自己的性格,这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
答案补充
以上四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俄国四位著名的文学家赫尔岑(多血质)、普希金(胆汁质)、克雷洛夫(粘液质)、果戈里(抑郁质)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一个人应了解自己的气质,学会控制掌握自己的气质,按社会要求塑造自己的性格,这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方面。
(3)对不良气质特征的校正。
每一种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人们应该努力发展自己气质中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
多血质的人平时要克服轻浮和不踏实的毛病,有意识训练自己扎实负责的品质;胆汁质要改掉急躁、鲁莽,训练自己的自制力及沉着谦虚的品质;粘液质的人要克服动作拖拉、迟钝的毛病,使行动迅速起来;抑郁质的人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多猜多疑缺乏自信的缺点,改正孤僻、胆小等不良品质,力争使自己天真活泼,刚强勇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