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西汉初年、唐超中后期地方形势怎样?面对这一态势,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直接措施?

 我来答
邋遢旅人
2019-01-31 · TA获得超过18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题目好大。
整个战国时代,除了秦昭襄王灭周后的35年(基督前256年到基督前221年)外,有219年(基督前475年到基督前256年)名义上的统治者是周天子。
不过,战国时代的周天子,和绝大多数的日本倭皇一样,只是一个政治吉祥物,再说难听点,就是个摆设、傀儡。总之说多了都是泪,悲情满满。
周天子如果有措施的话,只能是祭祀天地,祈求明天起床后,没有听到周国被灭的消息。
前汉初期,《太史公书》都写得很清楚的。就是刘季在整死项羽后,又不断的平叛。所有的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都先后或主动谋反或被迫谋反,然后一个个地被刘季、吕雉夫妇整死。
异姓王全解决后,又掀起了诸吕、诸刘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大漩涡。
刘盈是个大好人,非常善良,对父母可称之为“孝”,对弟弟们可称之为“悌”,对臣民百姓可称之为“仁”。但大好人并不适合搞政治,尤其不适合当皇帝。皇帝这个职业,不是奸人、狠人谁能长期做得下去?但凡皇帝不够奸、不够狠,都坐不长久。刘盈拘泥于孝,又局限于能力,基本上只能做吕雉的傀儡。刘盈也反抗过,但他的反抗形式只是做贱自己,用酒色来麻痹自己,最后搞坏了自己的身子,英年早逝。
即使刘盈是这样一个好人,连太史公司马迁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也要欺负他。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刘盈好几个儿子都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这特么是把吕雉、刘盈和亿万读者都当成了傻子。刘盈虽然仁厚,但他的智商是在线的。还没傻缺到喜当爹或者把别人家的娃误会成自己的程度。

吕雉的军政举措是这样的,分封诸吕为王,严重违反了刘季和诸侯功臣们的约定。但吕雉也很吊的,她在世的时候,前汉的这个侯、那个侯、这个丞相、那个太尉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吕氏政权。
开国功臣周勃、陈平带头,利用齐王国刘氏宗室的力量,铲平了诸吕,杀绝了刘盈的儿子,然后还污蔑刘盈没有生儿子的能力。老实人就是这样被欺负的。其实,“萧规曹随”就发生在刘盈在位时期,说是吕雉把持政权,但刘盈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对恢复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数量,大治天下是有贡献的。谈论前汉,每必提“文景之治”,其实文、景的很多善政不过是继承刘盈时的政策罢了。论搞内政,吕雉、刘盈真的不输文、景。
诸吕之后,诸刘开始相互争夺权力,互相咬了起来。七国之乱声势浩大,汉孝景帝刘启差点吓尿,把力主削藩的晁错推出去做替罪羊,腰斩了事。这里说一下腰斩是一种令人很痛苦的刑罚。晁错可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一条好狗,但只要主子一句话,那就呵呵。然而只三个月,七国之乱就平定了。
汉孝武帝刘彘比他的父亲要英明,“推恩令”搞起,一个王国分为几个,分了再分,直到对中央政权没有任何威胁为止。这才从根本上解除了前汉一直以来诸侯叛乱的隐患。
最后说一说中晚唐,其实从安史之乱后,不谈名义只谈事实的话,当时的大唐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统一国家了。
很多大唐皇帝也想削藩,但有成效的真正不多。唐宪宗李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维护了大唐的统治根基。唐宣宗李忱虽然没有对藩镇大兴兵戈,但他很罩得住,藩镇的节度使们还是很服他的。对内整顿吏治,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
不过,“大中之治”是大唐最后的辉煌了。李忱虽然英明,快接近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程度,但由于三个原因,并不能真正挽救大唐的衰败灭亡。
第一个,李忱的儿子、孙子差不多都可以说是废柴,败家败得太快。君主集权制就是这点不好,最高领袖英明与否对国家、民族的影响太大。战国时代,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几世英主,终究可以定鼎天下。但碰到败家坑爹的接班人,秦帝国、隋帝国都是二、三世就玩完。
第二个,安史之乱后,大唐其实一直就积重难返,虽然有几朝都颇有中兴的气象,但元气一直没有真正的恢复。
第三个,中晚唐的藩镇之乱,其实更多的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对节度使缺乏有效的制衡手段。右手管军,左军管钱,很多事都可以自给自足,不起反心才奇怪的好伐?好,大唐皇帝也不是傻子,削你兵权,限你财权,然后马上就兵变,即使藩镇的节度使不想兵变,有时麾下的骄兵悍将也逼得你兵变。
所以,后来赵匡胤、赵匡义兄弟充分吸取了晚唐五代的经验教训,设计出了另一套奇葩的军政制度,这就是另一个大题目了,这里请恕不详述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