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地球停转之日?值得一看吗?
《地球停转之日》是由二十世纪福斯出品的科幻电影。该片翻拍自1951年同名影片,讲述了一位来自外星球的智慧生命,他带着威力无比的外星机器人抵达地球,并试图阻止人类战争的故事。该片于2008年12月12日在美国上映。美国电影《地球停转之日》好看,画面有意思。有科技感,感觉材料科学很神奇深奥。值得一看!
一段对话印象很深:一个很有声望的生物学家在家中与外星人的谈话。
生物学家说:我们人类可以改变,可以自我进化,不用外星人的帮助,一种毁灭人类以拯救地球的帮助。
外星人(基努里维斯饰演)说:你们人类如何有毁灭的性格,不好,所以要为了地球毁灭人类。
生物学家说:那你们当初怎么进化到这么高的智慧文明的?
外星人说:我们经历过毁灭的时刻,从一次次灾难中我们进化了。
生物学家说:这不嘛,你们也是自我经历之后改善进化的,所以我们人类也可以镜头变了下一组剧情了,因为这个话题没法继续往下说了,意思很明显了。这段对话挺有意思,说了人的本性有好有坏,我们会自我经历自我改善。不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是有时候真的迷失,没到关键时刻没意识到。但这能说明心里压根没有那个东西么,比如爱。这个就算是一个探讨的问题吧,没有定论,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
2019年看完这部2008年的电影那首先不能去评价它题材是否老套了。但可以说也属于很经典的“人类破坏地球->外星人拯救地球=外星人消灭人类->人类的爱感动外星人->外星人放弃消灭人类=给人类机会改变”的题材。
这部电影角色都演得不错,外星人让人疼爱,小男孩令人讨厌此类。但是剧情真的烂得一塌糊涂,全剧想表达外星人感知到人类之间的爱的过程,结果到快要大结局的时候小男孩和女主抱着哭一下,死一个路人甲就完事了?我觉得全剧最有营养的地方就只是外星人和那个获诺贝尔奖的老头之间的对话。
编剧设置一个小男孩大概是为了显现出人类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但结果这个人设崩到无地自容,不是演员的错,而是这个垃圾剧本。然后各种凸显人类喜好战争的地方,比如说小男孩想杀掉外星人,各种武器试验,甚至在结局总统下令用战斗机轰炸方舟。类似的情节太多,甚至让我都觉得人类不该被拯救,外星人在最后一句“我感受到了”,强行反转剧情。
立意大于逻辑,内核大于剧情,前半段优于后半段,中间则是淡如开水。这就是整部《地球停转之日》,改编1951年同名电影,但同样的故事情节,放到2008年重新编写,拍摄水准却依旧停留在与原版同一水平线上,甚至略显不足,就多少显得有点尴尬。
《地球停转之日》是一个“可惜了”的题材,一手好牌被打烂,大体就是这种感觉,下面从三个角度,全面评析这部电影。
出发点略显俗套,但不失高、大、上
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肆意破坏,早晚会被百倍千倍的偿还给人类。
这个道理念过小学的人都知道,这么多年下来,全世界也签署了各种保护自然的“协议”和“约定”,先不管效果如何,至少人类不是愚昧的,保护家园的重要性,人人皆知。
所以标榜人类的破坏,倡导爱护自然,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再把人类写的过于狂妄、无知,就显得有些过度嘲讽和贬低了。
这是整部电影,在框架上的不妥当之处。
为什么每次拯救人类的,都是爱?
面对人类的不知悔改,更高等级的外星文明,决定启动计划,消灭人类,以此来保住地球。作为地球公民之一,我虽然有强烈的愤怒和委屈,但如果真的是人类的错误,导致灭绝,我们也只好认了。
所以计划启动,逻辑层面虽然不够严谨,但好歹可以言之通顺。
但,最后克拉图决定终止计划,并决定给人类最后一次机会,原因竟然只是来源于:女主角班森博士和养子之间的感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爱”!
“爱”自然是美好、伟大,超越国度和种族的,只是没想到,它也可以超越维度,高一等级的生物,看到了低一等级的生物之间有爱,于是放弃了灭杀行动。
看似美好,但这里有很大问题。
启动计划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影响到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了保证其他物种的存活,所以启动计划。
那人类之间的爱,对以上这些原因又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影响。
人类之间有爱,并不是只存在于现在,它存在于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个时刻,过去而或未来。
它不是临时出来的产物,作为一个观察人类的高级文明监察官,做出这样的判定,显得有些儿戏,且不负责任。
另外,人类会因为鸡、鸭、猪之间,有爱,就不杀他们,并不会!
高一等级,就意味着绝对的凌驾,这种凌驾,可以直接忽略掉所谓的“爱”。
叙事风格,寡淡而又冗长
根据电影的立意主题和整个故事框架,《地球停转之日》应当是一部紧刺激张、高潮迭出的科幻电影,但整部电影观看下来,一平如水,一群人忙碌了整场,却造不出一次高潮。
100分钟的电影剧情,80%以上的时间,乏味,无趣。
电影中有一处写的很有趣味性,女性部长面对外星人克拉图的质问:“你可以代表全人类么?”。我们见惯了在美国科幻电影中,他们常以地球文明的使者和代表出现,而这次,女部长却回答说:“我代表总统。”
这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清醒并准确定位自己的美国人。
对于还未被原版波及到的朋友,2008版本的《地球停转之日》,也只能作为一部打花时间的电影,闲暇之余观看。
《地球停转之日》这部电影角色都演得不错,外星人让人疼爱,小男孩令人讨厌此类,属于很经典的题材,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片中的外星飞行器是个巨大的球体,就一直停在中央公园,显得很酷炫,冥冥中自有趣事,手里这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就是讲的中央公园附近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前面的味道很乏味,让人捉不着头绪。既不像外星入侵,又不像自杀毁灭地球。直到后面才发现它表现出的意味,人类为了自己的欲望无休止的贪婪,温室效应、动物灭绝、太空垃圾、河水自然污染……
这个电影想表达的意图是好的,是一部好电影,既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也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冲击。最让我感触的是是和在中国生活了七十年的那个老人说的一段话:“人生是艰难的,但当这一生快到了尽头,我却认为自己很幸运我曾经生活在这里。”
《地球停转之日》是一部很好看的美国科幻片。题材新颖,值得一看。
主要讲了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存的地球受到的威胁和污染日益严重,然而人类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警觉性。突然有一天,一架巨大的飞碟降落在地球上空,一时之间,人类陷入了恐慌之中,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来自陌生地方的飞碟要来做什么。
随后,当地的军队和警队全副出动,准备和这个莫名降落的飞碟“会一会”。飞碟最终降落在华盛顿中央公园上,突然间,舱门打开了,一位和地球人身材无异的外星人克拉图从舱门里走出来,随即,还有一个机器人戈特,不少地球人纷纷过来凑热闹,想看看外星人到底来做什么。
影片的“无趣”与基努·里维斯的表演无关,要怪只能怪编导无法胜任这个题材、从而无法在他周围构筑气质兼容的科幻氛围。在整体故事氛围的改编方面,编剧还是费了一定的心思。
不过可惜的是,紧要关头,编导却不肯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说明人类无节制活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实,反而变成了模棱两可、故作高深的“地球死,人类亡;人类绝,地球生”的玄命题。无论在场景规模,还是精细程度上,影片都缺乏亮点。如同妄想用新瓶装新酒,结果手忙脚乱的,不仅选的瓶子是次品,装进去的还是一盘散沙。
这部电影在2008年12月在美国上映,是由詹妮弗·康纳利、斯科特·德雷克森执导,基努·里维斯等国际知名影星演绎的科幻片。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我觉得剧情很逻辑很充实,节奏也很紧凑压抑,特技效果也非常好。无论在场景规模,还是精细程度计算上,影片都很完美,符合我心目中科幻片的定位,值得一看。
主要讲外星人克拉图乘坐宇宙飞碟降临地球,想要协助地球人处理因温室效应而发生的毁灭危机。这个剧情想象尽管让人有些觉得惊奇,但还算能够理解。与其说是克拉图想要挽救地球的危机,其实也就是导演想要提醒观众,地球将来可能将会面临温室效应的危机,让观众和媒体都引起重视。
我认为克拉图性格有些偏激,做出来的事有些两极化,当然可能也想借此更为深刻的警示世人,温室效应问题的严重性。克拉图来到地球后,结识了博士海伦,从海伦口中更为深刻的理解到了温室效应发生的起因和经过。他觉得地球人的做法太不合理,于是他企图和结合国会谈,一起定下控制温室效应的方法。但他的提议很快受到结合国的阻拦,克拉图十分生气,看地球人冥顽不灵,为了保护地球他企图让人类从地球上消逝。
这部电影尽管是科幻片,但逻辑上剧情的故事也行得通。地球面临消灭危机的那种绝望,隔着屏幕都觉得似乎身陷其中,看得让人压抑紧张。其实近几年,有对于地球末日题材的影片,一直时而浮现而出。纵观整部影片的构思,很明显导演是想告诉我们要爱护珍惜地球。随着环境的恶化,尾气的加剧排放,温室效应的伤害,目前已经不言而喻了。保护地球环境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可不行动了。不要真的等到地球负担不起,停转之日,我们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