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这部电影里面的故事用我们熟悉的话语系统表述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安全机关与伺机进行破坏的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最终将他们一举歼灭。”如果让长在红旗下的导演来拍,丛蠢指不定会如何主旋律。但身为香港导演的麦庄,意图再明显不过:对于这个故事,他们感兴趣的是它的壳——谍战的类型,而不是它内在的意识。
所以《听风者》呈现出一种时代的疏离感。片头字幕“1949年”就是聪明的一棋,虽然这一年在历史上笼统地作为一个节点,但前后半年城头的大王旗变换,政治、文化、民生、语言系统都被一道分水岭划过,避而不谈确切的时间界限,便可以让随后的故事背景蒙上一层“不知有汉”的暧昧性。
同样模糊时代的还有美术和服装,无论是繁华的大上海,还是秘密的701机关,无论是街头的民众,还是党组织的工作人员,从布景、道具到服装,都没有明确的符号指认这是“解放后”,完全不是我们在过去影视作品里熟悉的对“新中国”的表现习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宛如民国繁盛时,701机关除了神秘一点看不到任何政治色彩,街头并无列宁装、中山装的踪影,几个主角更是爱穿啥穿啥。它既非民国,也不像“新中国”,说它是一个抽离的时代并不为过。
语言也是避重就轻。用略带亲昵的“老蒋”代替敌我分明的“国民党”;不说贬义的“国民党特务”,而称“蒋家的特工”;不用立场明确的“新中国”,而用更加中性的“国家”。一整套革命话语体系在不知不觉间淡化。通篇没有看到周迅、王学兵等“共产党人”表过姿态,喊过口号,他们干间谍就好像打份工。周迅跟“重庆”一帮人打牌一场,你是国我是共,她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是找口饭吃”。这真是只有香港人才写得出来的台词,也折射香港人特有的郑拆打工仔心态——连特首也是“我会做好呢份工”,谁不是混口饭吃呢。国与共斗啊斗,香港人站在中间,“大家各为其主,不过打份工罢了。”多妙。
这一切的去时代化、去政治化,都服务于人物的暧昧性,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肯定主角到底是哪一边的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以及这过程中你来我往兵来将挡产生的戏剧性。所谓两大阵营对垒,麦庄根本就是当警匪片来拍。谍战的新瓶里,装的还是他们最爱的老酒类型。
我因此欣赏麦庄的努力。将一个先天受到限制的故事最大程度地为己所用。但越是努力,越在高潮段落证明这些努力始终还是徒劳。
对“重庆”的大反击,交叉剪辑中,由会场的五星红喊郑枣旗开始——这也是片中第一次出现明确的意识形态符号,暗示了这一场戏将会主旋律到触目惊心。接着“解放军”首长的讲话,也是片中第一次用到“正统”的习惯性表述:“新中国”。所有之前的避免、淡化这一刻都颇具反讽意味地“晚节不保”了,在对“重庆”一帮人的追剿中,个中爆发的旗帜鲜明的政治意识,我无力赘述。这是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中,第一次看到非左派的香港导演拍出围杀国民党的场面。而现在,已经是2012年。
说到底,制度下的电影人何尝不是“听风者”。听的是电影局的风,听的是意识形态的风。跟《画皮2》一样,男主角都戳目明志(爱),背后的比喻,是不是对中国电影的现状抨击??
这部电影里面的故事用我们熟悉的话语系统表述如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安全机关与伺机进行破坏的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最终将他们一举歼灭。”如果让长在红旗下的导演来拍,丛蠢指不定会如何主旋律。但身为香港导演的麦庄,意图再明显不过:对于这个故事,他们感兴趣的是它的壳——谍战的类型,而不是它内在的意识。
所以《听风者》呈现出一种时代的疏离感。片头字幕“1949年”就是聪明的一棋,虽然这一年在历史上笼统地作为一个节点,但前后半年城头的大王旗变换,政治、文化、民生、语言系统都被一道分水岭划过,避而不谈确切的时间界限,便可以让随后的故事背景蒙上一层“不知有汉”的暧昧性。
同样模糊时代的还有美术和服装,无论是繁华的大上海,还是秘密的701机关,无论是街头的民众,还是党组织的工作人员,从布景、道具到服装,都没有明确的符号指认这是“解放后”,完全不是我们在过去影视作品里熟悉的对“新中国”的表现习惯。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宛如民国繁盛时,701机关除了神秘一点看不到任何政治色彩,街头并无列宁装、中山装的踪影,几个主角更是爱穿啥穿啥。它既非民国,也不像“新中国”,说它是一个抽离的时代并不为过。
语言也是避重就轻。用略带亲昵的“老蒋”代替敌我分明的“国民党”;不说贬义的“国民党特务”,而称“蒋家的特工”;不用立场明确的“新中国”,而用更加中性的“国家”。一整套革命话语体系在不知不觉间淡化。通篇没有看到周迅、王学兵等“共产党人”表过姿态,喊过口号,他们干间谍就好像打份工。周迅跟“重庆”一帮人打牌一场,你是国我是共,她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是找口饭吃”。这真是只有香港人才写得出来的台词,也折射香港人特有的郑拆打工仔心态——连特首也是“我会做好呢份工”,谁不是混口饭吃呢。国与共斗啊斗,香港人站在中间,“大家各为其主,不过打份工罢了。”多妙。
这一切的去时代化、去政治化,都服务于人物的暧昧性,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肯定主角到底是哪一边的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此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以及这过程中你来我往兵来将挡产生的戏剧性。所谓两大阵营对垒,麦庄根本就是当警匪片来拍。谍战的新瓶里,装的还是他们最爱的老酒类型。
我因此欣赏麦庄的努力。将一个先天受到限制的故事最大程度地为己所用。但越是努力,越在高潮段落证明这些努力始终还是徒劳。
对“重庆”的大反击,交叉剪辑中,由会场的五星红喊郑枣旗开始——这也是片中第一次出现明确的意识形态符号,暗示了这一场戏将会主旋律到触目惊心。接着“解放军”首长的讲话,也是片中第一次用到“正统”的习惯性表述:“新中国”。所有之前的避免、淡化这一刻都颇具反讽意味地“晚节不保”了,在对“重庆”一帮人的追剿中,个中爆发的旗帜鲜明的政治意识,我无力赘述。这是我有限的观影经验中,第一次看到非左派的香港导演拍出围杀国民党的场面。而现在,已经是2012年。
说到底,制度下的电影人何尝不是“听风者”。听的是电影局的风,听的是意识形态的风。跟《画皮2》一样,男主角都戳目明志(爱),背后的比喻,是不是对中国电影的现状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