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所说“三教九流”,是指什么人呢?
古人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用三教九流来形容,所以他其实泛指社会上各个行业的人。而三教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当时流行中国的三个教派。而九流则又分别指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所以你从以上的这些描述就可以看出这已经包含了社会上的各种人类,甚至可以直接说三教九流之人就是江湖之人。
三教我们就不用细细解说了,大多人都知道这三个教派,我们就具体来讲一下九流,而九流也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意思是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九流之中上九流的人,身份是最为高贵的,上九流之人大多都是王亲贵族,或者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商人们。他们掌握着当时时代和社会上的大部分权利以及金银财宝。在权力和社会地位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中九流就是指的社会上拥有正经工作的人,他们没有上九流那样高贵的身份,但都是江湖中的体面人,不管怎么说也曾为社会做出过贡献,中九流不是上九流身份那样高贵,但却也是受过教育的人,平时说话做事也是有理有据,在社会上也是具有一定地位的,比如说酒馆老板,或者说是传业授道的老师亦或是救人的医者。
而下九流就是指的那些在社会上地位非常低,上不得台面的人。这不仅是指他们的权利很低,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更是说的他们在思想教育,各种方面上都没有什么作为。就比如说当时的乞丐或者说是市井流氓小混混,亦或是那些到处行走的江湖道士。
所以九流就指的当时社会上的各种人物,而三教则是对当时社会人物思想的一个汇总,三教九流就泛指了社会的思想以及人物。
在中国人平时的口语习惯当中,我们都会说到三教九流这个词语,平时我们都是用来形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各个群体的人,其实这个词语一开始是古代中国对当事人的地位以及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出自于古籍《云麓漫钞》一书。下面就来详细的给大家说一说,三教是哪三教,九流是哪九流。
三教其实比较好理解,这个知道的人也比较多,所谓三教就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三大传统宗教,它们分别是儒教,道教以及佛教,佛教在古代又被称为释教。这三大宗教大家平时肯定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下九流是哪九流,三教九流之中的九流在民间说法颇多,最为广泛流传的一种,就是说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只上中下三等,三等之中各占三类之人,三三得九,所以叫做九流。那么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十家,分别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第十家则是在这九流之外加上小说家。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演变,九流不再指这9种学说,而是指尊卑程度不同的9种社会身份,他们依次是——帝王,道士,文士,官员,商人,医士,僧尼,士兵,农民。
当然除了这种说法,关于九流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民间就有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这三种不同的分法,所谓的上九流就是指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民,工人,商人等等。中九流就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人,道士,尼姑。下九流就是师爷,衙差,秤手,媒婆,走卒,巫婆,小偷,扒手,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