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指你能沉浸在对方的谈话里,并表示出倾听是你的责任所在。你不会因电子产品分神,也不去臆测倾诉者将会说什么。
你即使不说话,倾诉者都能从你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得到真实回应。缺乏积极倾听是很容易造成沟通失效的。因此,展现出你倾听时的专注对解决问题会非常有帮助。
2、元认知
几千年来,哲学家都在对人类的想法进行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把这种对想法的思考称为元认知。
这个概念非常有用,它指的是,如果我们能观察自己的思考,我们或许就能改变它。不被消极、非理性或不健康的想法束缚,而是通过觉察,去观察了解想法本身。不再被想法控制,而是去观察和认识它,并选择性地改变它。
3、内外一致
很多人心里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比如很多人都认识这样的“好好先生”,他从来不会说“不”。他们总以为做个顺从他人想法的人,可以过得更舒服,却总会感觉到越过越累,事情也并没有变得更好。这就是“表里不一致”。
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人类的沟通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言语层面,一个是情感层面,往往这种情感层面会通过表情、手势、语气等“显现出来”。
而如果言语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表达是一致的,那就是“内外一致”,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如果你内心有太多的恐惧和脆弱,可是外表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上进,坚强的样子,那么这就是严重的“内外不一致”,长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郁症。
4、内心冲突
和内外一致关联的,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于你的想法、信念和行动不一致而带来的不适感。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这种冲突,却认识不到是缺乏了内外一致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延格认为,这种内外一致性的失衡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刺激,比如不安、挫败感和悲伤。
5、同理心
尽管你知道同理心和同情有区别,但还是有可能理解成同情。不过没关系,这两个词是相近的,所以你这么想也差得不多。
同情可以考虑为一种感同身受——你不用经历别人的经历,却能用逻辑理解别人在某个情况下的心情。好比你不用去历经真实的失去,却能想象那种场景并感到遗憾、怜悯和忧虑。
同理心会比这更深一层次。同理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经历,而是换位思考想象自己经历别人的情景。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区别在于同情是把自己当作主体,而同理心把别人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6、赋能
赋能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心理学上它有专业的定义。通常赋能是一个褒义词。在心理学中,它确实有给别人权力的意思,但这种支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2018-06-11 广告
1.【驼峰效应】 “驼峰效应”这种说法出自滑雪运动。滑雪者都想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但想要拥有这个过程就必须先登上山顶,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为了最终能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必要先往相反的方向走一段;为了拥有更长久的快乐,有时也需要承受一定阶段的悲伤。所以,“驼峰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心情正处在幽暗的境地,千万不要放弃,因为爬上山顶就可以迎来愉悦的新生活。
2.【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来自于日常生活常识,如果桌上有一杯温水、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参照的事物会改变我们心理的标准。我们心里的这杆秤,秤砣并不固定。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3.【钝感力】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词汇,意思与“敏感”相对。面对生活,具有“钝感力”的人通常会慢半拍去应对,甚至有些情绪根本察觉不到。“钝感力”并不是贬义词,钝感系数高的人能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性思维,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既定方向前进。
4.【催眠】 催眠是心理学中最令人好奇的疗法,其本质就是暗示。它是以人为诱导,通过放松、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似睡非睡的意识恍惚状态。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潜意识被调动起来,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做出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浅层催眠可以帮助维持心理稳定,而深度催眠只适用于特殊人群,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中并不常见。
5.【成败效应】 “成败效应”来自教育学家的实验研究:设置几套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并解决问题。教育学家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转而挑战难度更高的问题,借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由此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跟任务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关,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使他们感到内心的愉快和愿望的满足。
6.【易感效应】 “易感效应”是指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当再次遇到它时,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义。这种效应常被用来解释预习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效应也潜伏在我们的人际中。
7. 【自我障碍策略】 “自我障碍策略”是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指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就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比如,学生觉得这次考试会失败,于是故意着凉生病,这样当失败真正来临的时候就有借口了。使用这种策略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可以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界因素,而不是自我能力的缺乏。
8.【巴凯特现象】 “巴凯特现象”指的是一种社会攀比所带来的心理反应。这个词来自于英国一部著名电视剧中的小人物巴凯特,她每天无所事事,就喜欢观察她的邻居们。如果人家有了什么收获,或者获得某个社会地位,她就会表现出不屑;如果对方遭难,或者比她更加潦倒,她就会在人家面前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
9.【负性效应】 “负性效应”是指人们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也就是这个人做的好事和坏事)形成的印象不均等。事实上,我们对一个人做的坏事远比好事记得更加清楚。举个例子:你看到一个人在等红灯时随地吐痰,你会对他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大多数人都会对他随地吐痰印象很深,却不记得他遵守了交通规则。
2019-11-10
1.【驼峰效应】 “驼峰效应”这种说法出自滑雪运动。滑雪者都想轻松愉快地顺着山坡往下滑行,但想要拥有这个过程就必须先登上山顶,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为了最终能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必要先往相反的方向走一段;为了拥有更长久的快乐,有时也需要承受一定阶段的悲伤。所以,“驼峰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心情正处在幽暗的境地,千万不要放弃,因为爬上山顶就可以迎来愉悦的新生活。
2.【冷热水效应】 “冷热水效应”来自于日常生活常识,如果桌上有一杯温水、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参照的事物会改变我们心理的标准。我们心里的这杆秤,秤砣并不固定。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3.【钝感力】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词汇,意思与“敏感”相对。面对生活,具有“钝感力”的人通常会慢半拍去应对,甚至有些情绪根本察觉不到。“钝感力”并不是贬义词,钝感系数高的人能保持情绪稳定和理性思维,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既定方向前进。
4.【催眠】 催眠是心理学中最令人好奇的疗法,其本质就是暗示。它是以人为诱导,通过放松、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似睡非睡的意识恍惚状态。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的潜意识被调动起来,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做出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浅层催眠可以帮助维持心理稳定,而深度催眠只适用于特殊人群,在日常的心理咨询中并不常见。
5.【成败效应】 “成败效应”来自教育学家的实验研究:设置几套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并解决问题。教育学家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转而挑战难度更高的问题,借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由此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跟任务是否容易成功完成有关,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使他们感到内心的愉快和愿望的满足。
6.【易感效应】 “易感效应”是指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当再次遇到它时,我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其

你如何判断你是不是在认真听别人讲话呢?
是一边看手机还能听清他们的谈话,还是你和别人面对面,而突然发现 “啊,我知道你们在诉说,可我走神了”?这些都是倾听,却不是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指你能沉浸在对方的谈话里,并表示出倾听是你的责任所在。
你不会因电子产品分神,也不去臆测倾诉者将会说什么。你即使不说话,倾诉者都能从你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得到真实回应。缺乏积极倾听是很容易造成沟通失效的。因此,展现出你倾听时的专注对解决问题会非常有帮助。
建议:
下一次你在倾听时,试着展现你的专注吧。选择你能拒绝干扰而专注的身体姿势。学会去听倾诉者说什么而不是去猜他们会说什么。
卡尔 · 荣格认为,一个能检测你是否在积极倾听的方法就是向倾诉者复述你听到的内容。通过倾诉者的判断,你就知道你的专注能力是否提高了。
2 元认知

几千年来,哲学家都在对人类的想法进行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把这种对想法的思考称为元认知。
这个概念非常有用,它指的是,如果我们能观察自己的思考,我们或许就能改变它。不被消极、非理性或不健康的想法束缚,而是通过觉察,去观察了解想法本身。不再被想法控制,而是去观察和认识它,并选择性地改变它。
建议:
想要提高元认知,你可以先从理解这个概念开始——做你想法的观察者。如果你想更进一步,接下去就可以探索一下你的想法是否在影响你,它们从哪里来,是想保留它们还是改变它们。
3 内外一致

很多人心里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
比如很多人都认识这样的“好好先生”,他从来不会说“不”。他们总以为做个顺从他人想法的人,可以过得更舒服,却总会感觉到越过越累,事情也并没有变得更好。
这就是“表里不一致”。
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人类的沟通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言语层面,一个是情感层面,往往这种情感层面会通过表情、手势、语气等“显现出来”。而如果言语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表达是一致的,那就是“内外一致”,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如果你内心有太多的恐惧和脆弱,可是外表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上进,坚强的样子,那么这就是严重的“内外不一致”,长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郁症。
建议:
要实现这个一致性,你对外界传达的信息要能对应上内在的自己。
首先请思考价值观。从小事开始,思考你想法和行为的依据。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想一想你今天做的事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这带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想一想怎么做才能取得更多的内外一致。
4 内心冲突

和内外一致关联的,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于你的想法、信念和行动不一致而带来的不适感。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这种冲突,却认识不到是缺乏了内外一致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延格认为,这种内外一致性的失衡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刺激,比如不安、挫败感和悲伤。
例如:你可能觉得离开一个糟糕的工作环境能使你快乐,但你又认为一时间没有工作会使你不快乐。
这些观点上的冲突可能会对你造成心理刺激,而你自己可能意识不到这就是压力的来源。
建议:
因此,当你意识到内心冲突时,要学着去调整自己,尽力做到内外一致。
通过反复这样的练习,你的这种注意力就能变成一种有效对照,当你感受到心理刺激时,就知道需要做哪些调整了。
5 同理心

你可能知道同理心这个词,但怎么定义呢?
比如你对大多数人都有善意的好感,但这更可能是同情。
尽管你知道同理心和同情有区别,但还是有可能理解成同情。不过没关系,这两个词是相近的,所以你这么想也差得不多。
同情可以考虑为一种感同身受——你不用经历别人的经历,却能用逻辑理解别人在某个情况下的心情。好比你不用去历经真实的失去,却能想象那种场景并感到遗憾、怜悯和忧虑。
同理心会比这更深一层次。同理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经历,而是换位思考想象自己经历别人的情景。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区别在于同情是把自己当作主体,而同理心把别人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建议:
想要区分同情和同理心,得问问你是否把自己当作主体。要注意同理心可能带给你比想象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体验同理的过程中,还是要当心经历情绪混乱。毕竟处理情绪混乱并不容易,甚至还会给别人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同理心的实现,最好是一步一步来。可以先从亲近的人开始,这样也更容易达成。比如先对一个你爱的人尝试同理,再进而选择一个和你联系更少的人。
6 赋能

赋能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心理学上它有专业的定义。通常赋能是一个褒义词。在心理学中,它确实有给别人权力的意思,但这种支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爱的人成就梦想,但有时候这种爱和怜悯会带来副作用。想象钟形曲线(又称正态曲线,它是一根两端低中间高的曲线)的最高点,当协助强度超出最佳点时就可能弊大于利。
例如:我们理所应当的认为父母会把照顾支持孩子放在第一位。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有致命毒瘾,给孩子经济帮助能帮助他戒掉毒瘾吗?这种帮助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
另一方面,担忧孩子的毒瘾,帮他寻求帮助,看似恰当的方式,实现起来也会困难重重。
建议:
为避免不恰当的赋能,对鼓励他人的方式我们也要负起责任。一开始就要从整体上去评估帮助的意图,并记住帮助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起反作用。
想一想钟形曲线,看看右侧末端,如果你给予的帮助太多,你觉得会发生什么?通过实际效果去把握帮助的适当程度,如果给予太多了就学会减少。
假想自己是被赋能的人也是个好方法。用心体会是否在某一程度,那些幸运的帮助反而削弱了你的自主性、可信度或责任感?
7 情感纠缠

家庭治疗师和家庭治疗理论家萨尔瓦多·米纽秦认为,情感纠缠是男女、家庭、朋友关系中破坏边界引起的不良产物。它可能混淆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感觉和价值观,产生过度依赖,或是其他令人担忧的精神健康问题。
情感纠缠这个概念促使我们思考自我,思考我们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别人的影响。不是说被别人所驱动就会变得心理不健康,但如果所做之事都按照别人的想法,那就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了。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选择从事父母做得不错的事业,这件看似应该做的事,让父母开心了,却也能让孩子失去自我。
情感纠缠也受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自我缺失,尤其是带着沮丧和不满的情绪,可以引发更多精神健康问题。
建议:
为避免情感纠缠,要进一步认识自我:
你是谁?谁在影响你?有哪方面你希望改变,却又害怕改变会造成别人的不开心?
如果有,请考虑你和这个人关系的质量。因为这份关系可能是掺杂的,不健康的。
8 投射

投射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担忧归属到别人的身上。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这种想法是在潜意识的自我担忧下产生的,但出于自我保护,这种认识会被凸显到别人身上而不是你自己。
卡尔·荣格对此有一个简洁地总结,“任何引起我们不快的事请都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建议:
所以当你对别人感到沮丧时,请反思这种感觉是否与你自身相关。
例如:两个关系健康的伙伴决定同居。伙伴A在一个月后抱怨B不讲卫生。这能投射出A的个人卫生问题吗?是不是仅仅A更注重卫生或者说A对房间不够卫生感到焦虑呢?
当别人给你带来负面情绪时,在思考他们有没有问题之前,请先反思你自身的问题。
9 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把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联系在一起已经非常常见了,这并非一个新概念。特别是在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过去这种联系没有被拿出来讨论不是因为这个概念不存在,而是在这些国家,长期以来,精神和生理是被视为一个整体的。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教授约翰·萨诺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95%的慢性疼痛都源于心理,大半疾病都来自情绪。
疼痛和疾病,总是困扰着人们,让人去之而后快。但寻找原因,往往并非来自身体内在结构的缺陷和异常。
既然慢性疼痛和疾病,大多有心理原因,大都是受压抑的情绪引起的,焦虑、愤怒、恐惧……那么从这个角度入手,就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
建议:
应用这个概念,在出现生理不适时学会从整体去考虑。不把生理和心理当成两件事,而是想想什么事情引起了这些不适。
当然,不是说要忽略生理刺激,而是帮助你从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去改善自己的健康。
10 图式

依据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理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进行分类,追溯到希腊时期的形状和图表。
图式就是分类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整合体系,是整合知识的一个网络。图式是灵活的,特别是在早期,我们可以根据知识边界的扩大去改变它。
例如:一个小孩子去参观农场,他第一次看到马,很兴奋地指着马喊 “狗狗”。旁边的大人很可能听了大笑,然后告诉他这是马。
在这过程中小孩子实际上拓展了他的词汇和图式。我们是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所以,严格上说图式能在任何时候扩展。
建议:
利用好图式,要敢于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虽然认知的局限会使学习的难度随着我们变老而增长,但与老一套说法相反的是,我们确实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有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消极的,这也是因为他们的图式里总是积累那些“消极”的信息,从来没有扩展过自己关于“积极”一面的图式。利用好这点,也可以有助于改进自身心理状态。

以上就是一些实用的心理学术语,相信通过本文解读,你对于这些心理学术语到底是什么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有了一定了解。
当然真正要应用好这些术语,还是需要“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这些术语和操作性的建议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从现在起,就尝试“积极倾听”,并且肯细心听取别人的反馈,我们的身心状态才会逐渐得以改善。
———术语一:自我察觉
“谁如命运似地推着我向前走呢?
那是我自己,在身后大踏步走着”
--泰戈尔--
术语一:自我察觉,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态度的知觉与了解。自我察觉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同时也包括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情、语调等方面的行为态度。自我察觉是一个人自我同一性的核心,也是人许多性格特点的基础。准确的自我察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
“在你的觉醒中你有新生和古代的奇迹,
你和鲜花一样的年轻和山岳一样的古老。”
泰戈尔
二、你了解并且满足自己的需要了吗?
———术语二:需要
“但是你听,生存的欲望,
在蜂群和花丛中向我歌唱。”
H•黑塞
术语二:需要,指有机体因缺乏某种重要刺激,因而引起有机体的紧张状态,即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不平衡状态。生理性的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它的生命所必需的事物的反映。社会性的需要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事物的反映。
“就是这股生命的泉水,日夜流穿我的血管,也流穿过世界,又应节地跳舞。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从大地的尘土里快乐地伸放出无数片的芳草,迸发出繁花密叶的波纹。”
泰戈尔
三、你可知你拥有可以无限发展的潜能?
———术语三:潜能
“我那时不晓得它离我是那么近,
而且是我的。
这完美的温馨,
正在我自己心灵的深处开放。”
泰戈尔
术语三:潜能指个人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潜能与实际能力不同,它不是指个人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对某些作业熟谙的程度,而是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或接受训练时可能达到的程度。
“你灵魂的隐泉必须涌溢,潺潺流向大海。
你无穷深处的宝藏,将会暴露在你眼前。”
纪伯伦
四、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朋友
——术语四:情绪
“几乎每一种纯粹的金属都是脆弱的,而许多杂质却可以使其变得坚硬”。
雅各布森
术语四:情绪,指人对客体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凡能符合需要的事物引起愉快的体验,反之,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是以主观体验、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为特征的。
学习与情绪同行,就是不再生活在自己的感受之外,而是学着体验、接受、感觉、表达和完善自己的情绪,就是要像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那样:
“走到世界的光辉里来,
只带一颗
能观察、能感受的心。”
五、凭能力和性格赢取干干净净的成功
——术语五与六:能力和性格
“大自然对无能的人是轻视的,它对有能力的、真实的、纯粹的人才屈服,才泄露它的秘密。”
——歌德——
术语五与六:能力和性格,能力是指个人在其遗传与成熟的基础上,经由环境中的训练或教育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较稳固的态度(如对某事或某物所持的一种好恶与否的情感倾向)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