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必要加老师微信吗?

 我来答
念或不念eu
2017-1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0
展开全部

1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都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教”,只有“学。因此,“教”孩子重要,使孩子“学”到了才更重要。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去接受另外一套。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明白的他一套,从他的角度看,才最有机会接受你的意见。

3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强调自己说的怎么正确没有用,孩子接收到的讯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会有最大的效果。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的话没有效果,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4

孩子是跟随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

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言语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或情绪反应。所以教导式的训导效果不大。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要先想一想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才开口。

5

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都要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正面的意义,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分开。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效果不好,我们应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在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容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6

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追随

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因而改变。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就像每一个人,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即是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却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也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7

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至今未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对一件事我们知道的办法越多,我们做起来的把握就越大;对孩子也一样,你的选择越多,你的孩子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几率就越大。

8

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使他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9

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成长

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做成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励和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的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事”中培养出来。

10

“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凌驾一切事情,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会渐渐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拿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最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

我们致力于分享优秀的教育类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壹牛家长圈!

学霸炼成记
2017-12-27 · 教育领域创作者
个人认证用户
学霸炼成记
采纳数:41 获赞数:63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放暑假前,一位朋友告诉我,期末考试结束后,他给孩子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成绩和排名,看看需不需要家长为孩子做些什么。结果,班主任告诉他,学校不允许对学生进行排名,不能把孩子的在班级和年级的名次提供给他。

按照一般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手里都应该有一份学生的成绩排名,家长也有权利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位班主任为什么断然拒绝了家长的请求?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不许对学生进行排名”的相关规定,要求中小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或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也不允许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教师排名次或作为评价与奖惩教师的唯一依据。

对于教育部门的这一规定,有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学校既不公布孩子名次也不公布孩子的成绩,家长就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知识掌握的如何,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

虽说学校倡导家长弱化对孩子名次的重视程度,但现在很多升学、就业的关键环节,不是还将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吗?现在不排名,将来中考、高考都要排名,一开始就让孩子适应压力有啥不好?

家长们应该明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所以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是为了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应当承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知情权,但是要看知道孩子的成绩排名后,家长不同的反应。

人生的成功没有统一试卷、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给他们自信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每个孩子都会以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绽放绚烂。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将占有一定的比重,相信以后高考的选拔也不会完全依据靠分数,基础教育也不应单纯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迷雪熊S
2017-12-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王女士最近一直被困扰,如鲠在喉,王女士是一事业单位职工,忙里偷闲是会开微信看看家长群,了解孩子学校的一些动态,每次打开家长群都有超过4、500条未读消息,其中只有1条通知,剩下499条都是“好的,老师我收到了”“老师辛苦了,百忙之中给我们发消息”“非常感谢您”,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信息…!被刷屏后,往往看不到老师说的重要通知~耽误事!

大家都是变着花样“礼貌”。我相信除了极少数本性就这样的家长外,大多数家长都是跟风身不由己。别人“表示”了,你若不赶紧“表示”一下,怕老师注意到你,进而对你的孩子有想法。

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让王女士深深的犯难了~

王女士一度想给老师提意见,建议老师治理群规,在群里约法三章,不许说和学生无关的话,应该很快就刹住这股歪风。可王女士又怕枪打出头鸟,老师万一多心,自己孩子可就惨了。所以纠结并受煎熬中。

况且,一个4人女生寝室都会建出8个群,更何况是100多人的家长群,会是怎么个情况~

王女士快人快语,她说:“我只是想让孩子有个”干净“的地方安心学习,我也想有个”清净“的地方配合老师工作,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关于家长群类似问题,你怎么看呢?赞同王女士的观点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