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的水理性质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岩石空隙的大小、连通程度及其分布的均匀程度,对其储容、滞留、释出、透水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
1.容水度
是指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最大水的体积(Vn)与岩石总体积(V)之比,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一般来说其数值与孔隙度(岩溶率、裂隙率)相当。膨胀土除外。
生态水文地质学
2.含水量
是描述岩土中实际的含水状态的指标。岩土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之比称为重量含水量(Wg):
生态水文地质学
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之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v):
生态水文地质学
当水的密度为1时,岩石的干密度(单位体积干土重量)为γa时,重量含水量与体积含水量之间有:
生态水文地质学
3.持水度
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仍然保持在岩石中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为持水度。滞留在岩石中的水有结合水、孔角毛细水或悬挂毛细水。岩土的持水度与颗粒大小有密切关系,大空隙岩石持水度很小,微不足道;而细颗粒岩土中的细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结合水和毛细水较多,水不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完全释出,具有较大的持水度,有的粘土的持水度几乎与容水度相等。
4.给水度(μ)
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面积岩石柱体中在重力作用下释出水的体积称为给水度,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给水度是描述岩石给水能力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岩石中空隙的多少、空隙大小及地层结构对给水度影响很大。大孔隙的砂砾石层给水能力强,而细颗粒土层虽然含水量较大,但其中的水释出较少,给水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具有粗细相间结构的地层中,水位下降后,地层中往往出现悬挂毛细水,会降低岩层的给水度。
5.透水性
岩层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表征岩石透水性的指标是渗透系数,这一点将在后面讨论,这里仅讨论影响岩石透水的因素。
在松散的孔隙岩石中,水通过岩石中由大小孔隙组成的孔隙网络管道流动。就单一管道而言,管道壁上附着一层不参加运动的结合水层,在孔隙大的条件下,有效孔隙度大,重力水占有较大比例,透水性好。孔隙直径愈小,有效孔隙度相应也小,结合水占有较大比例,而重力水只占很小的比例,因而透水性较差。通常,孔隙的直径越大透水性越好。孔隙大小是透水性好坏的主控因素。在孔隙大小相等的条件下,孔隙度愈大,透水性愈好。颗粒的分选性不仅决定着岩土的孔隙大小,而且还控制着孔隙通道的孔径分布和渗透途径的曲折性。
实际上,孔隙通道是一个孔径变化十分复杂的管道系统,岩石的透水能力并不取决于平均孔隙直径,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小孔隙直径。水的渗流总是沿水头损失最小的孔隙网络路径流动。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