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才能考上中科院
中科院由多个研究所组成,对应多个不同专业,这些专业考试科目当然会有所同有所不同,要考上中科院方式有推免和考研两种,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具体介绍如下。
一、录取方式
1、推荐免试生:这种途径是为优秀学生准备的,具体指那些平均绩点在4.0以上,拿过国家奖学金,学科竞赛一等奖,本科发表过论文等等这样优秀的学生。基本上每个大学都有几个推荐的名额,有这个机会的话可以直接进入复试环节。
2、考研途径:通过研招网报名,一般需要通过4门科目的初试,政治与英语是全国统一的科目,还有两门专业课是由研究所自己决定和出题。通过这个途径去考中科院的人最多,基本要求是有中国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都可以去考。
二、选择专业与研究所
具体专业和研究所的选择,只能自己去选。具体信息可以去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
这里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选择北京的研究所可以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可以是085400 电子信息。
三、考试科目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为例: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
四、分数线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为例:
2018年的是260
2019年的是270
过了复试分数线,只是让考生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真正要进入中科院还要看老师在复试对考生的评价如何。一般分数高(特别是英语分数),综合素质也还可以的学生有大概率被录取。
五、复试
主要考查英语能力及专业能力,还有科研素质和体检。
会有英语口语对话,专业知识问答,翻译文献等等多种考察方式。
六、入学
通过推免或者考试进入复试,又过了复试,那么拿到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去中科院读研了。
扩展资料:
考研经验分享:
1、政治请10月份就开始背大题,就算每天只背一点点也没关系。
2、英语多看真题、单词,一直不停刷,做到滚瓜烂熟,强烈建议把每篇阅读逐字逐句翻译一遍,不懂的多查字典,多积累在生词本上。
3、专业书一定要多看,不管背不背,重不重点,反正就一遍接一遍的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看目录而知全文的境界就稳了。
4、数学就是公式的熟练运用,理解记忆,多去推导,多去刷题,做到自然而然记住,记住了也要多复习,保持做题的手感。做到看题就反应出来用什么公式的境界就稳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2025-08-01 广告
中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12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重庆)、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3所高等学校、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考试经验:
一、专心致志(制胜因素30%):专注考研,抗拒各种诱惑。
二、参考书(制胜因素20%):每门课一本复习教材。仅限一本。
政治推荐:赵宇主编的书;
英语推荐:考研英语阅读理解220篇-(石春祯);
数学推荐:陈文灯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以及练习题;
专业课就看招生单位指定的那本。
三、习题(制胜因素40%):真题,网上查找到每门课的最近10年真题!加强习题训练。
四、其他(制胜因素10%):心态放松,有规律地学习和吃饭,每天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1、科研人员,分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正研究员。一般是有海外留学工作科研经历的归国学术人才,以及中科院留校博士。
2、行政人员,如中科院院级行政单位、科研支持单位(科技处、综合处等等各种处)。目前知道的招聘条件是至少硕士,专业要求多种多样,如人力资源、财务。
3、工程人员,由各所的实验组的项目聘任。主要做一些实验室的横向项目。主要由硕士,博士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