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苏美法,谁才是第2次世界大战的中流砥柱?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这场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法西斯挑起的世界大战,造成了近亿人的伤亡,更极为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巴巴罗萨计划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的人口被卷入了这场战争。那么,在这么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世界大战中,谁才能算得上第2次世界大战的真正中流砥柱呢?
从二战的规模中也可以看得出,这场几乎将当时人类所有国家和人类卷入的超大规模战争,是两大阵营——反法西斯阵营和法西斯阵营的战争,反法西斯国家最终能击败法西斯侵略者,取得二战的胜利,也不是由哪一个国家一律完成的。
当然,虽然有数十个国家参与,但终究有贡献大小和付出多少之别。而我认为,第2次世界大战中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美国、苏联。
二战时日寇的侵略
首先说中国。中国是最早进入战争的国家,自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和日本就在事实上进入了战争状态。而中国也是二战期间伤亡最为惨重的国家,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死在了抗日的战争中,中国的付出之大毋庸置疑。
当然,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虽然中国伤亡极为惨重,但是,当时尚处于农业状态的中国,实力远弱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欧美日等国,因此,中国损失虽然惨重,但却由于装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贡献并不如苏联、美国等国家大。
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中国的付出绝不仅仅是巨大的伤亡数字,二战期间,法西斯三国除了打酱油的搞笑担当意大利,真正的主力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横扫欧洲的纳粹德国,另一个就是当时亚洲唯一一个列强——日本了。
二战日寇
中国从1931年开始,单独抵抗了日本十年之久。即便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依然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主力。让我们假设一下:一旦没有中国居民艰苦卓绝的抗战,数以百万计的日本陆军如果被解放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很显然,腾出手的数百万日本陆军,无论是北上攻击苏联还是倾泻在东南亚印度战场上,都不是苏联或者英美可以承受的。一旦数以百万计且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极为可观的日本陆军发动了对苏联或欧美的进攻,很可能带来二战战场上灾难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战的结果是否还会因此改变,很难预料。因此,以农业国的身份牵制日本大部分主力的中国,当然是二战时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
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与中国遭遇相似的就是苏联的。虽然已经早早完成了工业化,但是,苏联由于纳粹德国的突然进攻,依然遭遇了仅次于中国的伤亡。据统计,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内,苏联居民遭遇了2000多万人的死亡。就全国人数而言,苏联的伤亡比例还要大于中国。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苏联的成绩也冠绝所有反法西斯国家。从希特勒发动对苏联进攻的巴巴罗萨计划之后,苏联几乎独抗纳粹德国。惨烈的苏德战场上,苏联牵制和消灭了绝大部分德国及其盟国、仆从国军队。
苏联
苏德战场中后期喘过气来的苏联发动反攻,逐步收复失地并进入德国本土,并最终覆灭纳粹德国,苏联都居功至伟。据统计,德国被消灭的武装力量中,苏联的贡献占据了其中的90%以上,也就是说,90%以上的德国军队是被苏联消灭的。因此,欧洲战场上盟国能最终取得胜利,苏联的贡献毋庸置疑。
至于美国,虽然二战时期美国的伤亡数字比之中国和苏联几乎可忽略不计,二战期间,美军死亡的人数在38万到41万之间,这么一个微小的数字,甚至不足中国和苏联军民伤亡的零头。
二战前欧洲
但是,伤亡代价虽小,但绝不意味着美国的付出最小。相反,早已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工业国家的美国,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第2次世界大战的后勤补给。
二战时期,战争最为惨烈、伤亡最大的中国战场和苏联战场上,中国和苏联之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虽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国军民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但这其中,也少不了美国的功劳。
因为,美国的租借法案为当时几乎所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在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获得雪中送炭般的物资支持,当然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实力和士气,中国和苏联也是受益国。
美国的租借法案
不仅仅是后勤补给,当美国决定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之后,美国以其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爆兵能力,成为二战天平上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颗砝码,可以说,自美国决定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宣告了法西斯三国的失败。
欧洲战场上,美国以一技之力,除了供应英国苏联等国的战争之外,还直接出动了数百万的精锐大军。至于太平洋战争上,美国更是完全以一己之力,彻底覆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称美国为二战的中流砥柱,自然也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