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后,蜀国有近百万大军,诸葛亮为何不再次夺回荆州?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蜀国哪来的百万大军?魏、蜀、吴三家的军队加起来都没有一百万!幸亏我当年在读陈寿的《三国志》的时候,特意弄清楚了当时人口多寡的问题,不然很容易被这个题目给误导了。
三国时期,一百万军队肯定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当时的情况下,一般是两到三户人家养一个兵的比例:蜀国共有28万户,养10万兵;吴国共有53万户,养20万兵;魏国共有103万户,养50万兵。不好意思,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那水平,养这么多兵力已经是极限,再多肯定养不起。反倒是魏国养兵的比例高了一些,因为曹操实行了屯田制,军队既是战斗队,也是生产队,不全靠国家养着。
现代的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可谓家喻户晓,影响深远。而记载这段历史的文献《三国志》却少有人涉猎,因为要看进去确实不容易,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必须有耐心。但我们既然要讲解历史,就不能依据小说,唯一的依据只能是历史文献。
三国的形势是很奇特的,一国的任何一个举动,必然牵动到另外的两国,所以史称三国鼎立。蜀国这一方,国力最小。当年刘邦以天府为依托,顺利还定三秦,是因为得到秦地百姓热切期盼的拥护。而刘备爱举一益州之力进而复兴汉室、北定中原,第一个条件就必须“联吴抗魏”,第二个条件就必须等待“天下有变
关羽失荆州,是失败在于“攻魏拒吴”的策略上,是一弱的蜀国被两强魏、吴打败的。最后,荆州丢失,关羽身亡,蜀国只据有益州一隅,明显的剩下了守势。这个时候,稍为头脑清醒的人一般不会提出攻打吴国、夺回荆州的建议,诸葛亮当然不会。
但在公元221年,刘备却举全蜀国之力,向东攻击吴国,发动夷陵之战。我读《三国志》的时候读到这里,也在问为什么会这样。一脸茫然。直到有一天,看到“髀肉复生”这个成语,才似乎明白了过来。刘备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因髀肉复生就叹息有段时间没有骑马了,嗟叹岁月蹉跎,时不待我。而确实也是时不待我,刘备称帝的那个时候也是60岁了。在三国那个年代,人活到60岁,肯定算是高寿了。奋斗不息的刘备自觉地与时间赛跑起来!
我们来看看刘备人生最后的岁月历程:刘备61岁时举全国之力攻吴。刘备62岁时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败。刘备63岁时在白帝城托孤。这个时候我大概明白了,给刘备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刘备必须赶紧把活干完,已经等不了那个“天下有变”的有利时机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