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 我来答
情感语录小灵通

2020-11-03 · TA获得超过28.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1930、1937-1938年的经济衰退后,对凯恩斯主义的投资不足是引发大萧条的原因提出了质疑.虽然消费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的下降,但是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股票市场崩溃不仅使人们手中的财富缩水,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消费预期.罗默(Romer,1990,1993)研究了大萧条,他认为大萧条的原因是一系列冲击引发了总需求的下降,同时他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其减少了对耐用消费品的支付.总之,很多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支持了凯恩斯提出的总需求的剧烈下降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