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广为传抄的高考状元学习技巧及笔记
叶婧(2006年海南文科状元)
文科综合是我非常稳定的一门,尤其是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更是我最出色也是最稳定的得分点,平时模拟主观卷我答得总是数一数二,高考时我的主观题卷解答获得了全省的最高分。也许有很多同学做文综主观题时仍然感觉混乱,总是抓不到要领,我想说的是,大家需要找到一种能让你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文综大题时总是知道该往那个方向去答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不是出在花俏的参考书里,也不是出在众多的热点里,归根到底,就是课本。那么,应该如何利用课本呢。
1.把课本看熟,基础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强化提升的基础。
2.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把课本上的目录给背下来,这里我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学文科真的有点什么必须死记硬背下来的话,首要的就是目录,不要去翻教辅书上整理的五花八门的内容。为什么要背目录呢,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是按观点给分,比如一道题目12分,要答4个观点,每个观点3分,可能你写了很长一段但只有一个观点,那么你只能拿到一个观点的分数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写了4句话,每句话却都踩着一个点,那么你的分数肯定要比你只答一个观点更高。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这时候看熟课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发散到的就越多,短时间内想到的内容就越广。所以我们背目录再从目录发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可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有的同学也许会问,可是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课本又那么多,每本课本都有自己的目录,哪有时间在一道题上花那么大功夫一点点地去回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训练,在做一道主观题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题都没有先思考过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话,那你很难学会自己应对各类题目,你的思路会只局限在这一道题,这对文科来说弊端尤其明显——自己一点一点地回想目录,第一次、第二次也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如果坚持这么训练,你会发现在考场上你的速度会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题回想目录的时间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钟,但回想完之后,我要答些什么,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文综也很讲究时政热点,热点不能不注意,但仅仅是“注意”罢了,也就是说知道是最近发生的,大体是怎么回事,再扫几眼热点追踪辅导书所提供的观点就足够了。我对待时政热点的方法是:记下几个热门的词语,比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在答题的时候,与题目有没有关系,你都尽量用上它们,更多时候也许是你没有发现它们和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忽略掉了它们,所以能用上的热点尽量用上。
背目录和看热点,其实都在为考场上的答题做准备。我在考场上做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时,总是默念六个字:“教材、材料、热点” 。千万别小瞧这六个字,即使这样,我在答题时偶尔还会忘记了,不是忘了联系材料,就是忘了扯上热点,所以要想做到这六个字还需要一番努力。这六个字怎么解读呢,用简单点的话说,教材——就是让你根据目录回想、发散;材料——就是让你联系材料上的具体事例,一些观点甚至可以直接从材料搬下来用,这点是很多同学都会忽略的,大家都会觉得,材料里怎么会有答案呢,事实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里的语句;热点——就是我刚刚说过的,联系上几个热门词语,别小看了这些热门词语,别觉得它们已经重复了千次万次,很可能高考里某一个三分就是你不愿意写的“科学发展观”。
至于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吧,课本主干掌握好了,课本细枝末节也了然于胸,文科系统思维有了,你还担心客观题会大面积失分吗?当然,重要的是平时多做训练,反正选择题题目短小精悍,看起来也挺可爱,做做选择题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要怕做错选择题,错了这一道,你就又多深刻地积累了一个知识点,哪怕错了十几道,也千万不要垂头丧气,坚持做,大量地做,不断地为以后积累经验教训,你会逐渐发现,客观题越错越少,不再成为你的绊脚石。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1.以课本为纲
政史地的课本是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于心。我认为看书比背书效果更好。看课本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
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思考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如课本中提到北美独立战争手启蒙思想得影响,究竟如何影响书中没有明确,我们就可以从领导人、《独立宣言》的发表、确立共和制等角度思考。
2.归纳总结法
在思考或是读参考书时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记忆。历史可以归纳相似知识点,如古代坚持唯物或唯心的思想家,古代对外交通的发展,世界之最,中共会议等;也可以举例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大事。地理可以归纳一些答题的角度,如分析区位时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影响航行的因素从风浪、洋流、沿岸地形、冰山威胁等角度展开;常用的结论,如等值线的“高低,低高”规律等,以及一些热点区域的知识点,如南水北调的利弊等。政治可以记录一些常用的时政用语和知识点。
3.同学交流法
学习过程中要多与同学们交流,我很幸运周围有很多思维活跃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讨论往往会给我启发和灵感。我习惯把遇到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和一群同学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同学问我的问题,也会引导我去思考一些曾被我忽略的知识点。在高三后期,有时同学也利用下课时间互相提问,或是连历史线索,应该说也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常方舟(2006年上海市文科状元)
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我选择了历史作为我的加一科目。开始时,误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高枕无忧了,后来才发现历史还侧重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等等,而记忆能力只是为其他的能力考查作铺垫而已。教科书无疑是知识的精华,不可偏废,立足书本之余,我也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事实。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复习文综合时应该边做题边翻课本,一味做题或一味看书的效果都不会太好。高考前可以背背历史书的目录和标题,有些时候试卷上出现的考题会考整体知识,如果知识掌握的不系统的话,容易丢分。
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关于历史,熟读课本是关键,高考的选择题考查的都是课本中的知识。高三时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读课本上,课本上的大字、小字都看得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可能就是小小的考查点。熟读课本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把大标题记熟,大家都知道一个大章节前都会有一个总结的黑体字说明,这就相当于大标题;然后经常复习,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唯一有效方法。高三的古代史,我从头到尾看过10遍以上,以致后来不看课本,内容的章节也好像历历在目。第一次背诵是个比较艰苦的过程,以后的复习会相对轻松点,但一定要坚持,你可能看了99节,但高考就只考第100节的内容,所以必须地毯式前进,不可放过一个细节。
关于地理,就是要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习题训练。地图是关键,最好能记住各大洲和各大国家的地形图,及在确定经纬线后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地理位置;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之类的地理位置、海拔、特色、动植物等都要弄清楚,高三的地理我认为是相对有点难的,最好自己事先预习一下;习题训练要适当,最好是同步的,专题类的习题,其中做典型题型最佳。
关于政治,我觉得是比较好学的学科了。政治一定要背熟哲学里的各个原理和方****,也要熟记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概念,如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党性,对外职能,社会保险等;然后关注时事。高考前一般要做专题复习,也就是高考可能考查的点,这很重要,每个专题都要仔细研究,背诵等。我建议大家在高考前能把原来的试卷好好看一遍,分析题型,拓展思路,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去延伸,可以获得意外的收获。
王晓月(2006年河北文科状元)
文综能力的提高必须有一定知识储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谈得上提高水平。课本必须细细看细细读,包括小字和注释的内容。后期要注意增加训练题量,在做题过程中理清答题的规范思路,培养语感,这样才能得高分。
易萌(200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政治要把书读乱,按照主题整理某个知识点的线索,并与考试常用材料和问题的类型对应整理。并非把基础知识答得特别熟就能拿到主观题的高分,而是要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高考出题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简单的基础知识点来出题的,而是根据热点问题出题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按照高考的思路,按照主题,把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都列出来,形成一个框架。比如说价格类问题,我们可以牢记16个字,就是价值决定、供求影响、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价值决定对应的是价值规律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影响书上有一个供求关系图表,可以看那个图表;市场形成可以根据货币币值、货币发生量、市场特点这些知识来答题;而宏观调控就是宏观调控的原因、定义、手段、目标,如果用政治常识来回答,就可以联系到政府的经济职能。
张凌童(2005年甘肃文科状元)
学习地理要着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区域空间定位时,这两种能力不可或缺。譬如说,面对一个经度和纬度,我们首先该确定它在哪个大洲、哪个国家,再联想这个国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可以继续联想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等基本情况。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发散思维,那么做文科综合的题目时就较容易入手。
做地理题一定要掌握做题技巧,掌握并且运用规律,可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在做自然地理题目时,我们要运用一些基本规律,譬如,晨昏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会比较容易地攻克那些平时看起来很难的题目。在做人文地理题目时,我们可以掌握一般的思路,并按照这思路分析,我曾经把这种方法戏称为“照猫画虎”。对于地理分析题,我们常会因为分析不全面而失去该得的分数。因此在分析区位、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开发条件、某地的自然条件时都可以如法炮制。首先应该把握课本,弄清楚课本的分析角度;其次在做题时完全按照课本的角度去回答。这样做就很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
林小杰(2005年山东文科状元)
把所有的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模块中再去细化,把它分成几部分,光记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来就是大部分。将知识要点化分为几大版块,分类记忆。
比如说历史,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争史、探索史、侵略史,还有近代化,一共四个部分。有了大致轮廓就可进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说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应该分成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热点专题部分,讲到“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你必然要从政治、哲学、经济学角度去考察。在三个角度中,每个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小分类。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去建设和谐社会?以此类推,逐步细化。就是通过模块,一块一块逐步细化,再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这样细化。我觉得这样记起来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难为易。
余子宜(2005年安徽文科状元)
建构知识网络,第一步是全面理解各知识点。首先要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分别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细节,这样一来就可以由总到分地形成一张网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对整体知识的各个小的知识点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之后,再从分到总综合起来考虑,又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网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有它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过程、性质、意义和局限性,所以,像在了解德意志统一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把它分解成若干个要素,分别加以学习和研究。说到时间我们就可以找出来,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1860~1871年间;接着分析原因,从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然后从这个原因出发我们又可以把它细致地分解成若干个小原因;然后分析条件,这个事件的总体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普鲁士的强大,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强大发展;然后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它是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这是过程;性质——它是作为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一部分来出现的;意义——书上的表述很系统,我们把它概括为两方面,就是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改变欧洲格局;最后我们还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也就是保留了封建残余。从这几个要素出发我们可以把这个事件的各个要素加以把握,同时还能够向外延伸构成广阔的知识网络。在对各个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后,又可以再从几个要素出发,反过来从整体把握知识点,从而初步将知识网络化,把握主干知识。
史小楠(200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复习政治分为四步走:先背知识点,然后再提取一相框架,在头脑中把这些知识结构系统化,再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做了十年的高考题,主要是大题,研究正确的答题结构。在高考前一段时间开始上热点。
历史主要是背书。 五本书,知识量非常大,知识点也非常细小,一个字一个字地背下来显然也不可能。我就是翻书,翻了很多遍,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做题时能做出来,但不像有些考生能清晰地背出来。我就是保持有一个印象,然后做总结,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高考前主要就是做题了,依然做了十年的高考题,温习了知识点。
地理比较重要的是识图能力。把图识清楚了,比如区域地理,我还把那些世界的、中国的轮廓图复印下来,再分河流、山脉、岛屿分类填在图上。甭管以后考卷上出现什么图形,我头脑中都会有个快速反应。
叶婧(2006年海南文科状元)
文科综合是我非常稳定的一门,尤其是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更是我最出色也是最稳定的得分点,平时模拟主观卷我答得总是数一数二,高考时我的主观题卷解答获得了全省的最高分。也许有很多同学做文综主观题时仍然感觉混乱,总是抓不到要领,我想说的是,大家需要找到一种能让你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文综大题时总是知道该往那个方向去答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不是出在花俏的参考书里,也不是出在众多的热点里,归根到底,就是课本。那么,应该如何利用课本呢。
1.把课本看熟,基础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记硬背——这是强化提升的基础。
2.在充分掌握课本主干内容的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把课本上的目录给背下来,这里我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学文科真的有点什么必须死记硬背下来的话,首要的就是目录,不要去翻教辅书上整理的五花八门的内容。为什么要背目录呢,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是按观点给分,比如一道题目12分,要答4个观点,每个观点3分,可能你写了很长一段但只有一个观点,那么你只能拿到一个观点的分数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写了4句话,每句话却都踩着一个点,那么你的分数肯定要比你只答一个观点更高。目录背熟以后,无论碰到哪一道主观题,首先想到的都应该是那一张目录。依照目录,一节一节去回想内容,去发散,这时候看熟课本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课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发散到的就越多,短时间内想到的内容就越广。所以我们背目录再从目录发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观点,所有的观点都是可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有的同学也许会问,可是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课本又那么多,每本课本都有自己的目录,哪有时间在一道题上花那么大功夫一点点地去回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训练,在做一道主观题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题都没有先思考过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话,那你很难学会自己应对各类题目,你的思路会只局限在这一道题,这对文科来说弊端尤其明显——自己一点一点地回想目录,第一次、第二次也许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但如果坚持这么训练,你会发现在考场上你的速度会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题回想目录的时间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钟,但回想完之后,我要答些什么,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文综也很讲究时政热点,热点不能不注意,但仅仅是“注意”罢了,也就是说知道是最近发生的,大体是怎么回事,再扫几眼热点追踪辅导书所提供的观点就足够了。我对待时政热点的方法是:记下几个热门的词语,比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在答题的时候,与题目有没有关系,你都尽量用上它们,更多时候也许是你没有发现它们和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忽略掉了它们,所以能用上的热点尽量用上。
背目录和看热点,其实都在为考场上的答题做准备。我在考场上做文科综合的主观题时,总是默念六个字:“教材、材料、热点” 。千万别小瞧这六个字,即使这样,我在答题时偶尔还会忘记了,不是忘了联系材料,就是忘了扯上热点,所以要想做到这六个字还需要一番努力。这六个字怎么解读呢,用简单点的话说,教材——就是让你根据目录回想、发散;材料——就是让你联系材料上的具体事例,一些观点甚至可以直接从材料搬下来用,这点是很多同学都会忽略的,大家都会觉得,材料里怎么会有答案呢,事实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里的语句;热点——就是我刚刚说过的,联系上几个热门词语,别小看了这些热门词语,别觉得它们已经重复了千次万次,很可能高考里某一个三分就是你不愿意写的“科学发展观”。
至于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吧,课本主干掌握好了,课本细枝末节也了然于胸,文科系统思维有了,你还担心客观题会大面积失分吗?当然,重要的是平时多做训练,反正选择题题目短小精悍,看起来也挺可爱,做做选择题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要怕做错选择题,错了这一道,你就又多深刻地积累了一个知识点,哪怕错了十几道,也千万不要垂头丧气,坚持做,大量地做,不断地为以后积累经验教训,你会逐渐发现,客观题越错越少,不再成为你的绊脚石。
曹姗(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1.以课本为纲
政史地的课本是最重要的依据,课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一定要烂熟于心。我认为看书比背书效果更好。看课本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抓住书本的框架,再用具体知识来填充,这样我们接受的就是知识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第二、看书要细致,包括小字批注插图都要留意。
第三、复习要及时,上完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周日在家最好把本周的课程再熟悉一遍,加深印象。
第四、要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不能机械地背书。思考文字中隐含的意思和结论性语言是如何得出的。如课本中提到北美独立战争手启蒙思想得影响,究竟如何影响书中没有明确,我们就可以从领导人、《独立宣言》的发表、确立共和制等角度思考。
2.归纳总结法
在思考或是读参考书时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利于记忆。历史可以归纳相似知识点,如古代坚持唯物或唯心的思想家,古代对外交通的发展,世界之最,中共会议等;也可以举例一个时间或一个地点发生的大事。地理可以归纳一些答题的角度,如分析区位时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影响航行的因素从风浪、洋流、沿岸地形、冰山威胁等角度展开;常用的结论,如等值线的“高低,低高”规律等,以及一些热点区域的知识点,如南水北调的利弊等。政治可以记录一些常用的时政用语和知识点。
3.同学交流法
学习过程中要多与同学们交流,我很幸运周围有很多思维活跃的朋友,同学之间的讨论往往会给我启发和灵感。我习惯把遇到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和一群同学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同学问我的问题,也会引导我去思考一些曾被我忽略的知识点。在高三后期,有时同学也利用下课时间互相提问,或是连历史线索,应该说也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常方舟(2006年上海市文科状元)
在高二下半学期的时候,我选择了历史作为我的加一科目。开始时,误以为只要死记硬背就高枕无忧了,后来才发现历史还侧重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等等,而记忆能力只是为其他的能力考查作铺垫而已。教科书无疑是知识的精华,不可偏废,立足书本之余,我也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事实。
魏冰(2006年黑龙江文科状元)
复习文综合时应该边做题边翻课本,一味做题或一味看书的效果都不会太好。高考前可以背背历史书的目录和标题,有些时候试卷上出现的考题会考整体知识,如果知识掌握的不系统的话,容易丢分。
周恬艺(2006年江西文科状元)
关于历史,熟读课本是关键,高考的选择题考查的都是课本中的知识。高三时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读课本上,课本上的大字、小字都看得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可能就是小小的考查点。熟读课本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把大标题记熟,大家都知道一个大章节前都会有一个总结的黑体字说明,这就相当于大标题;然后经常复习,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唯一有效方法。高三的古代史,我从头到尾看过10遍以上,以致后来不看课本,内容的章节也好像历历在目。第一次背诵是个比较艰苦的过程,以后的复习会相对轻松点,但一定要坚持,你可能看了99节,但高考就只考第100节的内容,所以必须地毯式前进,不可放过一个细节。
关于地理,就是要在熟读课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习题训练。地图是关键,最好能记住各大洲和各大国家的地形图,及在确定经纬线后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地理位置;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之类的地理位置、海拔、特色、动植物等都要弄清楚,高三的地理我认为是相对有点难的,最好自己事先预习一下;习题训练要适当,最好是同步的,专题类的习题,其中做典型题型最佳。
关于政治,我觉得是比较好学的学科了。政治一定要背熟哲学里的各个原理和方****,也要熟记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概念,如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党性,对外职能,社会保险等;然后关注时事。高考前一般要做专题复习,也就是高考可能考查的点,这很重要,每个专题都要仔细研究,背诵等。我建议大家在高考前能把原来的试卷好好看一遍,分析题型,拓展思路,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去延伸,可以获得意外的收获。
王晓月(2006年河北文科状元)
文综能力的提高必须有一定知识储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谈得上提高水平。课本必须细细看细细读,包括小字和注释的内容。后期要注意增加训练题量,在做题过程中理清答题的规范思路,培养语感,这样才能得高分。
易萌(200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政治要把书读乱,按照主题整理某个知识点的线索,并与考试常用材料和问题的类型对应整理。并非把基础知识答得特别熟就能拿到主观题的高分,而是要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高考出题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简单的基础知识点来出题的,而是根据热点问题出题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按照高考的思路,按照主题,把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都列出来,形成一个框架。比如说价格类问题,我们可以牢记16个字,就是价值决定、供求影响、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价值决定对应的是价值规律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影响书上有一个供求关系图表,可以看那个图表;市场形成可以根据货币币值、货币发生量、市场特点这些知识来答题;而宏观调控就是宏观调控的原因、定义、手段、目标,如果用政治常识来回答,就可以联系到政府的经济职能。
张凌童(2005年甘肃文科状元)
学习地理要着重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区域空间定位时,这两种能力不可或缺。譬如说,面对一个经度和纬度,我们首先该确定它在哪个大洲、哪个国家,再联想这个国家的一些特征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可以继续联想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等基本情况。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发散思维,那么做文科综合的题目时就较容易入手。
做地理题一定要掌握做题技巧,掌握并且运用规律,可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在做自然地理题目时,我们要运用一些基本规律,譬如,晨昏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会比较容易地攻克那些平时看起来很难的题目。在做人文地理题目时,我们可以掌握一般的思路,并按照这思路分析,我曾经把这种方法戏称为“照猫画虎”。对于地理分析题,我们常会因为分析不全面而失去该得的分数。因此在分析区位、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开发条件、某地的自然条件时都可以如法炮制。首先应该把握课本,弄清楚课本的分析角度;其次在做题时完全按照课本的角度去回答。这样做就很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
林小杰(2005年山东文科状元)
把所有的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模块中再去细化,把它分成几部分,光记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来就是大部分。将知识要点化分为几大版块,分类记忆。
比如说历史,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争史、探索史、侵略史,还有近代化,一共四个部分。有了大致轮廓就可进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说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应该分成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热点专题部分,讲到“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你必然要从政治、哲学、经济学角度去考察。在三个角度中,每个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小分类。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去建设和谐社会?以此类推,逐步细化。就是通过模块,一块一块逐步细化,再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这样细化。我觉得这样记起来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难为易。
余子宜(2005年安徽文科状元)
建构知识网络,第一步是全面理解各知识点。首先要把一个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分别加以分析,多方位理解,掌握细节,这样一来就可以由总到分地形成一张网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对整体知识的各个小的知识点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之后,再从分到总综合起来考虑,又可以形成另外一种网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有它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过程、性质、意义和局限性,所以,像在了解德意志统一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把它分解成若干个要素,分别加以学习和研究。说到时间我们就可以找出来,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1860~1871年间;接着分析原因,从根本原因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然后从这个原因出发我们又可以把它细致地分解成若干个小原因;然后分析条件,这个事件的总体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普鲁士的强大,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强大发展;然后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它是经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这是过程;性质——它是作为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一部分来出现的;意义——书上的表述很系统,我们把它概括为两方面,就是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改变欧洲格局;最后我们还要了解它的局限性,也就是保留了封建残余。从这几个要素出发我们可以把这个事件的各个要素加以把握,同时还能够向外延伸构成广阔的知识网络。在对各个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后,又可以再从几个要素出发,反过来从整体把握知识点,从而初步将知识网络化,把握主干知识。
史小楠(2005年北京市文科状元)
复习政治分为四步走:先背知识点,然后再提取一相框架,在头脑中把这些知识结构系统化,再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做了十年的高考题,主要是大题,研究正确的答题结构。在高考前一段时间开始上热点。
历史主要是背书。 五本书,知识量非常大,知识点也非常细小,一个字一个字地背下来显然也不可能。我就是翻书,翻了很多遍,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做题时能做出来,但不像有些考生能清晰地背出来。我就是保持有一个印象,然后做总结,思路就比较清晰了。高考前主要就是做题了,依然做了十年的高考题,温习了知识点。
地理比较重要的是识图能力。把图识清楚了,比如区域地理,我还把那些世界的、中国的轮廓图复印下来,再分河流、山脉、岛屿分类填在图上。甭管以后考卷上出现什么图形,我头脑中都会有个快速反应。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7-28
展开全部
其中5个状元: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005年山东理科状元 孙林峰
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从来没有开过夜车,算不上学习最刻苦的学生,只是完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该休息时休息,该学习时全身心地学习。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讲究效率,课下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时间。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重要保证。我的课余生活是比较充实的。从初中起我就喜欢上了打篮球、打乒乓球,每节体育课都到操场上活动一下。高三时虽然活动的时间少了,但是自己坚持跑操,从未偷懒。
睡前“七问”
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
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
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中,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第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地学习,才是有兴趣的学习。
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
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
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做情绪“恒温器”
经常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种稳定积极的状态是高考状元们的一种共同能力。积极的情绪能帮助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要学会一些调节情绪或发泄情绪的方法。比如今天心情不好,可以去做运动,听音乐,找老师或好朋友聊天,看看最新的电影等等。又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撕碎!把坏心情一起撕掉,只留自信快乐的笑容常伴!
2007年宁夏理科状元 李小龙
李小龙在谈到情绪问题时说,自己的技巧就是八个字:“稳定心态,自信乐观”。他说,很多人反复强调考试技巧,什么进考场的时间,必须带的东西(当然,准考证和笔你必须带),如何在考场深呼吸减少压力,考前要吃什么东西……不胜枚举。他认为,过分关注这种问题其实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他建议将高考仅看作是一次平常的练习,要注重考试的过程,不要对考试的结果胡思乱想,更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十二年的努力,对一切保持乐观。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因外物扰乱心思。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但千万不要过度,否则反而会使你情绪变得不稳定。
明确自己的目标
你希望考上的学校是什么?那应该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果子。顺手就能摘到或跳得再高也够不着的都不叫目标。学习目标也是一样,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会觉得太难而丧失信心;太低了,会觉得太容易而丧失积极性。如果你目前是中下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稳步发展。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自己的目标,只有当你总想跳起来去摘学习果子的时候,才是找到了方向。
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曹姗
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我们要坚信只要尽力,就有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我在高二时,英语阅读和完形很薄弱,我订了一个计划,每天做两篇阅读、一篇完形,两个月后还是没起色。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我静下心,继续按计划做,高三英语有明显突破,尤其是考试中完形基本上没有再错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你的成绩暂时不是很好,也千万别对自己绝望而放弃努力。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见效,但是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在完成每天制订的学习任务,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基础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是不要放弃,坚持不懈,你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
制订学习计划并学会定期小结
2005年江西理科状元 傅必振
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一段长时间自习(例如周六下午从2点到6点的4个小时自习的时间)开始时,只做了10分钟练习就坐不住了,总想着去看电视、上网或是逛街,结果大好时光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这是因为你没有给自己制订好学习计划。计划有短期的和长期的,在开始任何学习前,我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短期的,比如刚才说的4个小时自习,分成若干段,每段时间做一科,小结或是做题,都一一计划好;长期的,比如5月看课本计划,用半个月看完一本课本,每天看几页,一天中的哪个时段看,都事先拿一张大白纸写下来,每天完成后都做好标记。制订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办法。有些同学到4月时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怎么越练习越不会做,其实这是不注意小结造成的。题海是一个黑洞,有些同学一旦陷入其中便不能自拔,而是硬着头皮往里钻。然而,善于小结的同学却不会这样,他们在复习中始终保持清醒和客观,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轮复习时,高三时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每周六下午放假,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呢?不是一味做题,也不是去彻底放松,而是复习一周的笔记和错题。按照复习的进度,差不多一周复习完一章,因此每周六成了很自然的“分水岭”。保持复习节奏,定期小结,才不会陷入题海。到了第二轮时,我采取的是每半个月小结的节奏。看第一轮的笔记,总结第二轮大量练习的得失,是我在这个时间段小结的主旋律。小结就像是紧张练习中的“调味剂”,常常让我乐在其中。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005年山东理科状元 孙林峰
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从来没有开过夜车,算不上学习最刻苦的学生,只是完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该休息时休息,该学习时全身心地学习。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讲究效率,课下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时间。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重要保证。我的课余生活是比较充实的。从初中起我就喜欢上了打篮球、打乒乓球,每节体育课都到操场上活动一下。高三时虽然活动的时间少了,但是自己坚持跑操,从未偷懒。
睡前“七问”
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
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
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中,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第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地学习,才是有兴趣的学习。
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
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
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做情绪“恒温器”
经常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种稳定积极的状态是高考状元们的一种共同能力。积极的情绪能帮助你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要学会一些调节情绪或发泄情绪的方法。比如今天心情不好,可以去做运动,听音乐,找老师或好朋友聊天,看看最新的电影等等。又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撕碎!把坏心情一起撕掉,只留自信快乐的笑容常伴!
2007年宁夏理科状元 李小龙
李小龙在谈到情绪问题时说,自己的技巧就是八个字:“稳定心态,自信乐观”。他说,很多人反复强调考试技巧,什么进考场的时间,必须带的东西(当然,准考证和笔你必须带),如何在考场深呼吸减少压力,考前要吃什么东西……不胜枚举。他认为,过分关注这种问题其实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他建议将高考仅看作是一次平常的练习,要注重考试的过程,不要对考试的结果胡思乱想,更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十二年的努力,对一切保持乐观。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因外物扰乱心思。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但千万不要过度,否则反而会使你情绪变得不稳定。
明确自己的目标
你希望考上的学校是什么?那应该是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果子。顺手就能摘到或跳得再高也够不着的都不叫目标。学习目标也是一样,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会觉得太难而丧失信心;太低了,会觉得太容易而丧失积极性。如果你目前是中下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进步,如果是上游水平,那么学习目标就应该是稳步发展。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自己的目标,只有当你总想跳起来去摘学习果子的时候,才是找到了方向。
2006年安徽文科状元 曹姗
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立竿见影。我们要坚信只要尽力,就有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我在高二时,英语阅读和完形很薄弱,我订了一个计划,每天做两篇阅读、一篇完形,两个月后还是没起色。一位英语老师告诉我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我静下心,继续按计划做,高三英语有明显突破,尤其是考试中完形基本上没有再错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使你的成绩暂时不是很好,也千万别对自己绝望而放弃努力。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见效,但是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在完成每天制订的学习任务,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基础差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是不要放弃,坚持不懈,你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
制订学习计划并学会定期小结
2005年江西理科状元 傅必振
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一段长时间自习(例如周六下午从2点到6点的4个小时自习的时间)开始时,只做了10分钟练习就坐不住了,总想着去看电视、上网或是逛街,结果大好时光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
这是因为你没有给自己制订好学习计划。计划有短期的和长期的,在开始任何学习前,我都会为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计划。短期的,比如刚才说的4个小时自习,分成若干段,每段时间做一科,小结或是做题,都一一计划好;长期的,比如5月看课本计划,用半个月看完一本课本,每天看几页,一天中的哪个时段看,都事先拿一张大白纸写下来,每天完成后都做好标记。制订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办法。有些同学到4月时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怎么越练习越不会做,其实这是不注意小结造成的。题海是一个黑洞,有些同学一旦陷入其中便不能自拔,而是硬着头皮往里钻。然而,善于小结的同学却不会这样,他们在复习中始终保持清醒和客观,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轮复习时,高三时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每周六下午放假,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呢?不是一味做题,也不是去彻底放松,而是复习一周的笔记和错题。按照复习的进度,差不多一周复习完一章,因此每周六成了很自然的“分水岭”。保持复习节奏,定期小结,才不会陷入题海。到了第二轮时,我采取的是每半个月小结的节奏。看第一轮的笔记,总结第二轮大量练习的得失,是我在这个时间段小结的主旋律。小结就像是紧张练习中的“调味剂”,常常让我乐在其中。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我看过一个博客,你网搜 xiaopeng学习博客 很不错,里面有很多学习方法,解题窍门以及复习资料,都是他的经验总结,我相信你看完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好好努力吧!不努力,怎么会有收获呢?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我看过一个博客,你网搜 xiaopeng学习博客 很不错,里面有很多学习方法,解题窍门以及复习资料,都是他的经验总结,我相信你看完以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好好努力吧!不努力,怎么会有收获呢?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是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也算我们学校的理科状元,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我变成学霸的方法是:学习快速阅读,我们学校有个速读班,通过学习快速阅读提高学习成绩,以我个人的经验,告诉你一个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学习软件,希望对你有用。
1、高效阅读的方法需要训练,是一种眼脑相互协调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3、我们班一直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到现在,我训练到顶级,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通过了香港科技大学面试,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我的成绩。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学校认可的。
1、高效阅读的方法需要训练,是一种眼脑相互协调的高效率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培养阅读者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结合记忆训练,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2、由于大家平时对快速阅读接触不多,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去年,有学者推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作为假期学生学习计划中,以为软件练习30个小时就能使阅读速度提高5-10倍左右,学习每天练习1-2个小时,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人300字每分钟左右的阅读速度会达到30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记忆力也相应的快速提升。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原主任、多年从事脑心理研究的专家朱法良的高度认可,目前我们学习很多班级开展的假期速读速记训练课程,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系统》。
3、我们班一直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到现在,我训练到顶级,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同时通过了香港科技大学面试,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我的成绩。如果是正在考试或者正在忙着备考的学生,我建议学习一下《精英特》,能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精英特速读》也是我们学校认可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