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接手雍正的位置后,乾隆是如何对待李卫的?
乾隆虽然不像雍正那样看重李卫,但是对李卫也还算是可以,具体如何对待李卫的如下:
采纳李卫的弹劾意见
乾隆二年(1737年),李卫举报诚亲王府的护卫库克与和安州民民众争抢土地,乾隆听到后,便派人核实,一查果然如李卫所言,便治了库克的罪,还称赞李卫秉公执法,赐李卫四团龙补服。
四团龙补服是什么呢?就是清朝的官服,剧记载只有亲王、郡王或者像李卫这种立功得到皇帝嘉尚的才有资格穿四团龙补服。
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又弹劾总河朱藻贪污,朱藻的弟弟朱蘅要挟地方官员,强行干预赈灾事宜。乾隆查实后,削了朱藻的官,并按照律法治罪朱蘅。
派御医为其治病
李卫疾病发作,乾隆知道后,便派御医前往诊治,不管乾隆是出于对先帝重臣的尊敬,还是真的看重李卫,乾隆派御医前去都表示乾隆虽然在政治上不算倚重李卫,但是对他也还算客气。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乾隆按照总督的官位赐予下葬。
乾隆撤像
李卫因为生前曾在西湖建立花神庙,李卫竟然给自己立了个神像,自称“湖山正神”,还仿照自己的妻妾立了花神像,后来乾隆南巡,在游西湖时发现神像貌似李卫,一查才知原由,便下令把李卫及其妻妾的神像撤下来。乾隆当时是这么说的:
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岂可令托名立庙,永享祭祀?所有庙中原像,着该督抚撤,另塑湖神之像,以昭信祀。”
意思是要是李卫还活着的话,就该追究李卫的责任,怎么能托名立庙,想要永远享受百姓的祭祀呢?把所有庙中的原像让当地的督抚撤掉,令塑神像,以便让百姓祭祀。
要知道皇帝都没有设神像享百姓祭祀,李卫竟然私自立像,这是大不敬的罪名,但是乾隆没有追究李卫后代的罪名,说明乾隆还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皇上,对李卫也够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