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演的先结婚后恋爱的剧情,真的存在吗?
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有“先婚后爱”的例子。
《知否》里面的小公爷和申氏就是典型。小公爷一直钟情明兰,为了明兰,他不惜以命相博。但是碍于权贵的施压,最终和明兰走散。
后来明兰和顾二叔结婚了,他心灰意冷娶了申氏。他一开始并不喜欢申氏,甚至有些厌恶。两人虽然是夫妻,却形同陌路。
但是申氏聪明智慧,沉稳大方,真心实意的对待小公爷,最终小公爷爱上了她,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还有《京华烟穗友碧云》里面的姚木兰和曾荪亚,阴差阳错结了婚,婚后曾荪亚坏事做尽,根本不把姚木兰放在眼里。两人一度闹到要离婚。
可是,最后曾荪亚回心转意,姚木兰原谅过往,两人过上了平凡夫妻的生活。
这些“先婚后爱”的例子,都宛如童话故事一般。主人公都苦尽甘来,过上了神仙眷侣的生活。
知乎上有人问:在现实生活中,“先婚后爱”的例子真的存在吗?当然存在。其实,以前人们的包办婚姻就有不少先婚后爱的例子。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婚姻源自于爱,婚姻也会引起爱。
没有选择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先婚后爱成功的例子中,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没有第二个选择。他们选择了和谁结婚,这辈子就只能和对方在一起。
当然以前也可以离婚,但是不像现在这么自由,大众的接受度也没那么高。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发现不能撤销他们的决定时,通常会更快乐。当决定可以撤销的时候,大家会权衡利猜举弊,陷入纠结和矛盾中。
当决定不可以撤销的时候,大家会更关注事情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不利的一面。当然,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会强烈希望能改变决定。
还有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过去人们对无法反悔的婚姻表示出了更高的满意度,而现在,大家有了婚姻自由,满意度反而更低了。
所以也不难理解,明明两个人没有感情基础,为何结婚后会爱上彼此,甚至比恋爱结婚的夫妻还要幸福。这个现象,不是由简单的“日久生情”四个字能解释的。
写到这,我突然意识到,大家都诟病父母的婚姻形式,他们要么是相亲,要么是包办婚姻,大多数根本没有产生爱情就结婚了。
可是,你能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是将就了一辈子吗?未必见得,或许他们的感情比你想象的还要深厚。
感情中的“曝光效应”
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曝光效应”,它的含义是熟悉可以诱发喜欢。
我们普遍的认知是,我们会对重复出现的东西感到厌倦,比如重复吃一种食物,重复听一首歌,重复看一幅画。
那我们和一个人朝夕相处呢?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参与者反复观看同一张脸,发现观看的次数越多,参与者的面部肌肉变得越活跃。
是的,曝光效应诱发了愉悦的情感。
所以对没有恋爱基础的夫妇来说,他们日复一日的在一起,经历柴米油盐,经历四季更迭,足以对彼此产生感情。
或许一开始的感情很浅很浅,但是到最后,随着时间的积累,两人必然会产生浓厚的感情。
人类为什么会有曝光效应?因为我们的大脑会把熟悉和陌生的事物分开,熟悉意味着安全可靠,陌生意味着存在风险。
这个理论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总是偏爱我们习惯的杯子,服装或人群。要知道,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低期待低标准
恋爱婚姻为何会以失败告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对彼此的期待和标准太高了。
之前看《辣妈正传》,里面的夏冰婚后对元宝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恋爱的时候,元宝对她百般体贴,还充满告数惊喜和浪漫。所以,夏冰对婚姻的期待和标准是很高的,她以为元宝会一直这么对自己。
可是婚姻和恋爱不同,恋爱简单,婚姻充满了琐碎。婚后,当你还用恋爱时期的标准要求对方的话,你注定是要失望的。
而那些先婚后爱的夫妻呢,他们结婚的时候对彼此是没有期待的,也不奢求对方能给予自己多少体贴和温暖,甚至在心里已经做好的最坏的打算。
越是低期待低标准,对方为你做一点事情,你都会好感加倍。
《知否》里面的小公爷和申氏就是这样,小公爷特别排斥申氏,以为他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对自己充满了约束,后来发现申氏氏尊重自己的。
在自己想要救明兰的时候,她还能支持他。那一瞬间,小公爷内心的坚冰都融化了。
电视剧里的“先婚后爱”,不是编剧喂给观众的糖,而是符合心理学机制的。
人们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会偏向于事物有利的一面,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人们低期待低标准的时候反而能收获更多的惊喜。
当然也不是所有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都能有美好的结局,其中考验的更多是两个人的品性,如果两人在大方向上没有分歧,那么大概率是可以通过时间爱上对方的。
而且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你会心碎,你会绝望,一次次崩塌,然后一次次重建,或许才能磨练出真情。这种情感一旦产生,会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