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的知识一定都正确吗?你怎么看?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07-04 · TA获得超过549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追求绝对正确,本身这件事就是不科学的,科学都不保证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这恰好就是科学的特点,强调永恒真理,绝对正确,完美无缺等等正是非科学的宗教与迷信所刻意去追求的。

科学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正是科学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但是科学的观点,一定是基于当前所能获得客观事实得出最接近客观规律的认识。

人类现代文明可以说是科学的文明,教科书可以说是科学的教科书,正如科学不否认科学内部存在错误,那么教科书也是一样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正确。

但是,科学的态度就是,一旦发现问题,并且基于客观事实得出正确观点,科学立即就剔除原先错误观点,将正确观点吸收为科学的一部分,这正是科学常新的原因。

同理教科书也是一样,教科书通常就是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一般不会有太多问题,正确率绝对高于一般的科普以及其他书籍。但是问题还是不可避免,但通常负责人的教科书编写者,一旦发现问题立马就解决问题,这也是科学和客观的。

追求绝对正确,绝对真理都是从宗教迷信保留的残余,科学的认识科学中可能存在错误,有错必改才是科学的态度。科学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一定是现阶段最接近正确那个,教科书也是如此。

教科书上的知识并不一定全是正确的,但教科书一定是学生阶段最可信的。

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虽然不是权威著作,但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审核,整体是富有科学性的。

然而,教科书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某些知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错误的。

比如下面这个知识点: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相信很多人在初中或者高中的化学课上都学到过,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避免慌张,应该及时使用干布擦拭,在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涂抹上碱性溶液。

教科书解释这样做是因为浓硫酸吸水放热,直接冲洗会导致皮肤灼伤,无数人对此深信不疑,不信的话可以问一下身边已经毕业的学生,是否还记得这个知识点。

只能说,希望笃信这个知识的人一辈子都不要接触到浓硫酸, 因为在那种状况下采取这个做法是致命的!

浓硫酸的破坏性来自脱水性、放热、强氧化性等方面。在遇到人体时,表现出最明显的性质就是脱水性,浓硫酸可以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强行剥离,只留下碳等比较稳定的元素,俗称碳化。

从下面的对比图就能看出浓硫酸的威力:

将鲜活的玫瑰浸入浓硫酸

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花朵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如果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先使用干布擦拭,那么 与硫酸一起被擦去还有人的皮肤,被碳化的皮肤变得极易脱落,干布的擦拭会将那一部分皮肤剥离,人的身体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在经历了多次不当操作引发的事故后,教科书的内容也改为了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

举出这个例子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去质疑教材的权威性,相反,在发现这个纰漏后,编辑们能够及时更正,更加表现出专家们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所以说,至少在学生阶段,教科书是最可信的知识来源。

那么既然有怎么多用心编写、审核的专家学者,为什么教科书中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或者说错误的地方呢?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学生无法完全理解知识

在中学阶段,有些知识是不适合展开讲的,因为将真实的知识完全地讲给初高中生听,他们很难理解。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虽然这句话戏谑的意味居多,但也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在面对更高一级知识时的迷茫以及教科书存在的局限性。

很多知识的性质注定了它不能在中学阶段展开讲,这是教科书的局限之处, 它不如科学刊物一样严谨,可能出现便于师生或非专业人士理解的简化说法,但是只要不篡改其本意,就能够认为是非常可靠的。

高考答案的唯一性

高考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的,这从2018年全国卷某个理综题出现模棱两可的争议性答案后引发的风波就可以看出。

由于高考答案的唯一性,与某些知识点争议性存在天然的冲突, 有很多争议性知识点都渐渐被高考放弃,还有一些知识点选择了一种高中生能理解并且更为靠谱的一种说法作为了统一的标准答案。

这也就造成了教科书某些地方出现了与其他资料不符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以教科书为准。

时代的发展速度快于教科书的更新速度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可能前一天还认为某些事情是不现实的,第二天科学技术就完成了一次新的突破,而教科书的安排是以学年甚至是以一届学生为周期的,所以教科书很难做到紧随时代。

比如臭名昭著的艾滋病,曾经的教科书上写的世上仅有一例被治愈,且治愈方式不可复制,但是在2019年,世界上又出现了第二例被治愈的患者,方法依旧是难以被复制。虽然出现两例被治愈的患者是医学奇迹,但教科书显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撤回修改。

总结

还是一开始的那个结论, 教科书上的知识并不一定全都是正确的,但是教科书是学生阶段最可信的。

作为学生,在考试时还是要严格按照老师所讲和教科书上的内容回答,不要因噎废食,对教科书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如果已经参加工作,则要辩证地看待教科书,不能盲目地依靠书中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浓硫酸的事件还历历在目,不要让悲剧重演。

教科书的知识不一定都正确,这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观点如下:

认知能力的提高改变判断知识正确与否

现在教科书的知识,都是在人们现有认知的基础上获得的。

知识一直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有些时候只能说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是在现有阶段是正确的,但完全不排除后续人们的改变。比如说,早期的时候, “天圆地方”说广为流传,人们也一直默认着天圆地方说。然而,随着人们 科技 的进步,不断的 探索 ,人们发现了天圆地方说的错误,从而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人类的进步一直是在不断 探索 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是否可靠正确,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然而,有些时候,往往人们眼中看到的,有时候却不是真实的、正确的。

总结

因此,细心的话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小时候课本上有些内容不仅进行了修改,甚至进行了删除。这也足以说明知识的严肃性、科学性,以前教科书上的知识正确,但完全代表在后续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进行改变。

教科书是经过很多专家审定后出版的,如果你没有确凿证据质疑,就应当相信它。

但是知识又是与时俱进的,原来正确的知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变得不正确。

作为学生要勇于提出质疑,这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社会 的进步,总是后人质疑前人, 社会 才有了进步。

诚邀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位爱好科学的科学工作者。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去讨论,我觉得教科书上的知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或是带有疑点的,因为编写教科书的也是一段时期的一些人。 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新老理论互想碰撞、以新代旧,真理也是越辩越明。 人编的书也有可能出现人为臆测的纰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里我例举两个关于曾经教科书中如今看来算是存有疑点的记载。

第一个,关于《人类第一个登月的文章》。

原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记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表面着陆 ”。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第一次成功向宇宙发射人造卫星后,就引起超级大国的苏国的注意,首先向月球“发难”的是苏联人,但当时由于技术、经费的原因搁浅。同时美苏两大阵营各展所长,想要一举击垮对方,甚至提出进行星球大战,在这个时候登陆月球, 探索 未知之谜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双方都致力于各领域的发展,也为了从月球当中取得资源,美国率先完成登月事件。但这场登月事件除了给美国带来无尽的荣耀之外,还给美国带来了半个世纪的猜测,甚至被一些媒体称 为“二十世纪最大的阴谋”。

具体质疑理由有以下几点:

1,飘动的美国国旗说明有微风吹过,但是月球上没有空气,不可能有风。

2,登月照片的背景中看不到星星。

3,登月舱降落时吹走了附近的尘土,因此宇航员不可能在登月舱附近踩出脚印。

4,月球上的尘土中不含水分,无法踩出如此清晰的脚印。

5,一些照片里的影子方向不平行,证明有多个光源。

以上五个质疑点至今还在科学界存有争议,而教科书中就把这个文章去掉了。

第二个,关于《人类的起源是猿人的文章》。

原本中学 历史 教科书中记载: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曾经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解决人类发展的奥秘。达尔文提出,进化已有140多万年的 历史 。他确信生物进化是遵循的。渐进的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下跳跃进化,当然,甚至达尔文自己都说他的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想。有很多人认为 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类进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过猿类进化成人的案例呢? 这也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困惑。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进化的时间不够长,但我们还没有发现在这么长的 历史 时期哪些猿类有进化成人的痕迹。这应该怎么解释呢?

古生物学中找不到猿猴变人的进抄程:人血和猿猴的血构造不同是经过科学化验证的;从生育原则来看:生物学上有个最高原则,更有事实证明。不同类的动物,虽然配合,却不能生育。(马和驴虽百然可以混杂生出骡子,可是骡子从此断绝生育了。)人和猿猴不是同类,不能高度配合生育。但白人、黄人、黑人是同类,只是知识和皮肤不同罢了;任何生物不能互相变化,正如圣经所记:神造万物各从其类,没有一样可以变成另外一样的;后天改变不会遗传。后天的获得性是绝对不能遗传的,这是遗传的达定律。所以猿永远是猿类,绝对不能因为环境改变,后代就变成人类。

这一点也在科学研究上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以上两个例子充分科学的解读了知识的准确性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是教科书上的知识也有可能存在不准确性。科学就是在不断地质疑中得到发展,人类的文明也在科学不断地进步中得到前进!

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百年育人关乎国家强盛和未来,教育事业重中之重。教科书知识内容不能儿戏,人文 历史 , 科技 研发,地史政学,精密核算等等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不能有一点点差错。

教科书,之所以能成为教科书,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精心编著的供 社会 、学校、家庭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学习用书。原则上说,都是正确的,都是为大众认可的科学性读物。

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包括所有的科学,都有着一定的未知领域,也因此,教科书也在不断改版修订和更新。当然这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

试想,牛顿相对论在一定时空都是不成立的呢。还有,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或者高级生命?虽然教科书都没有定论,但不能说这些将来就不是科学。

但是,我们赖以学习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当然是从教科书获取的知识或者理论。我们不是学者、科学家和教育家,所以,这不是我们争论的范围。我们只是把教科书学好用好就行了,因为,教科书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然,我们可以发出这样那样的疑问,不同的声音无所谓对错,还恰恰是推动科学向更高层次发现进步的阶梯和动力。有些时候,教科书没有涉及的,往往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证实而成为科学。所以,我们该如何对待科学呢?

那就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辩证地思维,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没有一成不变的科学,更有甚者,有些被称之为“迷信”的东西,恰恰是科学所解释不了的事物或者现象。我们不能对没有认知的东西,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态度,这不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又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要开动脑筋,不懈 探索 ,才能推动科学创新发展,不断改进教科书,从而使它更加科学化、先进化!

教科书里的知识,在作者当时看来一定是最正确的观点,所以能被编进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很多知识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是过时的,所以要带着辩证的想法看书。

不一定,因为教科书也是由人类自己编辑制定的,严谨如法律法规条文还要修改、添加呢,何况是教科书。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以前语文教科书中的司马光砸缸课文已经替换删减了,而之前备受推崇的鲁迅貌似也跌下了教科书的神坛。

这些都是方向上调整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 社会 实践的验证你会发展,之前的一些认知或是观点是有些偏曲的,适时修正也就成了必然。

所以,教科书上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可能只是适合目前的观点。

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教科书,更不要迷信绝对的正确。

永远要保持一颗怀疑的心态,去验证他。

优才成长
2024-08-12 广告
思想行为学,作为一门深邃的学科,旨在探究人类思维活动如何驱动并影响行为模式。它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与哲学等多领域智慧,解析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下的思维过程、决策机制及行为后果。在北京优才成长文化有限公司,我们重视思想行为学的实践应用,通过培...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优才成长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