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穷级数(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引言
直到今天,无穷级数仍被认为是微积分的一部分,因为一开始人们处理复杂函数时,是先展开成无穷级数再逐项微分或积分。18世纪的数学家大量使用无穷级数,尽管他们没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无穷级数的早期工作
无穷级数很早就出现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意识到公比小于1的无穷几何级数存在一定的和。中世纪后期的数学家也用过无穷级数计算变速物体的运动距离。韦达在1593年给出了一个无穷几何级数的求和公式,1647年Gregory of Saint-Vincent证明阿喀琉斯追龟的悖论可用无穷几何级数求和解决,和是有限的,因此阿喀琉斯可以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地点追到乌龟,他第一次指出无穷级数表示一个数(级数和),他称这个数为级数的极限。
牛顿等人给出了sinx,cosx,arcsinx,tgx,secx的级数,用级数研究超越函数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人为了得到级数,也不管这样处理会有啥问题,也没有证明二项式定理。
除了微积分外,级数还用来求一些特殊的量,如π和e,但有的级数收敛很慢,对计算没有任何帮助,如莱布尼茨1674年得到:π/4=1-1/3+1/5-1/7……如果要用来计算π,算到阿基米德计算的精度都要算足足十万项,因此18世纪有很多人研究把级数变换成另一个收敛较快的级数,欧拉也给过一个变换。
牛顿发明了级数的一个应用。给定隐函数f(x,y)=0,把y表示成x的显函数,可能会有好几个显函数解,每个y都要表示成x的无穷级数。牛顿在《流数法》中发表了决定显函数解级数形式的方法,事实上牛顿只给出了一些特殊例子求级数的前几个指数和系数。泰勒、斯特林、麦克劳林均给出了一些法则,麦克劳林还试图推广、证明这些法则,但未成功。
函数的展开
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航海、天文、地理学的发展要求三角函数、对数函数、航海表的插值有较大精确度。沃利斯提出了插值一词,插值的常用方法是线性插值法:假设在两个已知值之间,函数是自变量的线性函数,但问题是函数往往是非线性的,推动数学家去研究更好的插值法。
有限差方法由布里格斯引入,关键公式由詹姆斯格雷果里给出,牛顿也独立给出该公式。假设f(x)是一个函数,在a,a+c,a+2c,....,a+nc上的值已知,则有:
要计算任意x处的值,只需要让h=x-a,这样计算的未必是函数真值,而是一个多项式的值,在特殊点a,a+c,a+2c,....,a+nc上的值和函数真值相同。这个公式还可以用来逼近积分。
泰勒将这个公式推广用于展开函数成无穷级数,因为泰勒是英国人,发表定理的时候还赞美了下牛顿,无视了莱布尼茨也做过相关研究(前文说过牛莱引发了两岸矛盾)。格雷果里和莱布尼茨都发现过这个定理,但是都没发表;约翰伯努利发表过,但没有被泰勒引用(搞研究也要点运气,你也不知道啥东西会被写进几百年后的教科书)。泰勒的做法相当于把c变成Δx,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泰勒公式:
a=0时就是麦克劳林公式,不知怎么给他白拣到了,斯特林也给出了这个特殊情形,但是啥也没捞着。他们都没有考虑收敛问题,反正能用就行。
直到今天,无穷级数仍被认为是微积分的一部分,因为一开始人们处理复杂函数时,是先展开成无穷级数再逐项微分或积分。18世纪的数学家大量使用无穷级数,尽管他们没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无穷级数的早期工作
无穷级数很早就出现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意识到公比小于1的无穷几何级数存在一定的和。中世纪后期的数学家也用过无穷级数计算变速物体的运动距离。韦达在1593年给出了一个无穷几何级数的求和公式,1647年Gregory of Saint-Vincent证明阿喀琉斯追龟的悖论可用无穷几何级数求和解决,和是有限的,因此阿喀琉斯可以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地点追到乌龟,他第一次指出无穷级数表示一个数(级数和),他称这个数为级数的极限。
牛顿等人给出了sinx,cosx,arcsinx,tgx,secx的级数,用级数研究超越函数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微积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人为了得到级数,也不管这样处理会有啥问题,也没有证明二项式定理。
除了微积分外,级数还用来求一些特殊的量,如π和e,但有的级数收敛很慢,对计算没有任何帮助,如莱布尼茨1674年得到:π/4=1-1/3+1/5-1/7……如果要用来计算π,算到阿基米德计算的精度都要算足足十万项,因此18世纪有很多人研究把级数变换成另一个收敛较快的级数,欧拉也给过一个变换。
牛顿发明了级数的一个应用。给定隐函数f(x,y)=0,把y表示成x的显函数,可能会有好几个显函数解,每个y都要表示成x的无穷级数。牛顿在《流数法》中发表了决定显函数解级数形式的方法,事实上牛顿只给出了一些特殊例子求级数的前几个指数和系数。泰勒、斯特林、麦克劳林均给出了一些法则,麦克劳林还试图推广、证明这些法则,但未成功。
函数的展开
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航海、天文、地理学的发展要求三角函数、对数函数、航海表的插值有较大精确度。沃利斯提出了插值一词,插值的常用方法是线性插值法:假设在两个已知值之间,函数是自变量的线性函数,但问题是函数往往是非线性的,推动数学家去研究更好的插值法。
有限差方法由布里格斯引入,关键公式由詹姆斯格雷果里给出,牛顿也独立给出该公式。假设f(x)是一个函数,在a,a+c,a+2c,....,a+nc上的值已知,则有:
要计算任意x处的值,只需要让h=x-a,这样计算的未必是函数真值,而是一个多项式的值,在特殊点a,a+c,a+2c,....,a+nc上的值和函数真值相同。这个公式还可以用来逼近积分。
泰勒将这个公式推广用于展开函数成无穷级数,因为泰勒是英国人,发表定理的时候还赞美了下牛顿,无视了莱布尼茨也做过相关研究(前文说过牛莱引发了两岸矛盾)。格雷果里和莱布尼茨都发现过这个定理,但是都没发表;约翰伯努利发表过,但没有被泰勒引用(搞研究也要点运气,你也不知道啥东西会被写进几百年后的教科书)。泰勒的做法相当于把c变成Δx,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泰勒公式:
a=0时就是麦克劳林公式,不知怎么给他白拣到了,斯特林也给出了这个特殊情形,但是啥也没捞着。他们都没有考虑收敛问题,反正能用就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