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食性分哪几类?
根据食性划分,鱼类可以分为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滤食性的鱼类主要吃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碎屑等。草食性鱼类主要吃水草、丝状藻类以及水边的陆生植物。肉食性鱼类一般以小鱼和其它水生动物为食,有的也吃昆虫。杂食性鱼类食谱较广,上面的食物都能吃。
一、滤食性鱼类
滤食性鱼类有不少,其中包含体形最大的鱼类——鲸鲨,常见的食用鱼中,鲢鱼、鳙鱼以及沙丁鱼也在其列。滤食性的鱼类一般以浮游生物、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它们将水吞入后,通过鳃耙将食物留下。体形大的,也能将藻类、磷虾以及一些小型自游动物吃掉。
二、草食性鱼类
草食性鱼类中,最常见的就是草鱼和鳊鱼,这两种鱼主要以水草、丝状藻类以及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为食。人工养殖的话,也可以投喂一些优质牧草作为食物。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鱼的食性其实是有变化的,幼鱼时期也吃浮游生物和昆虫幼虫,长大后则开始以草类为食。
三、肉食性鱼类
肉食性鱼类比较多,食用鱼中的鲈鱼、黑鱼和鲶鱼都在其中,而在观赏鱼中,龙鱼、七星刀、铅笔鱼等也都属于肉食性。这类鱼的体形往往都不小,而且食量也会很大,有的可以吃小型的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也有的吃昆虫。
四、杂食性鱼类
杂食性鱼类的食性较杂,这让它们在野外环境中更容易获取食物,比如鲤鱼、鲫鱼、鮰鱼等都是杂食性的,观赏鱼则有鹦鹉鱼、三湖慈鲷、燕鱼等。食物方面,它们既可以吃鱼虾昆虫,也能接受蔬菜水果。
(1)草食性:又叫素食性鱼类,以草鱼、鳊鱼、鲂鱼为代表,以摄食植物为主,如水草、丝状藻类、黑藻、浮萍、狗尾草、狼尾草、苦草、马来眼子菜、菹草、稗草以及嫩荷叶、茭白芽、菱叶、芦苇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如麦叶、野莴苣、蒲公英、菜茎叶、块根、块茎以及豆科植物和各类种子等。
钓这类鱼多选用嫩菜叶、嫩芦苇叶、瓜瓤果肉和嫩玉米粒、麦粒、薯块、柳叶、西红柿、桃李等水果以及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如豆饼、花生饼、麦粉、麦麸、玉米面、大米饭团、熟薯和酒糟等为钓饵。
(2)肉食性:又称之为荤食鱼类。这类鱼多以水体中的其他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料,如鱼、虾、蚌、螺、蚬、青蛙等以及陆生昆虫、落水的禽、鸟、小动物和无脊椎软体虫、蚯蚓等、大型动物的碎屑、内脏等也都爱摄食。这类淡水鱼有鳡鱼、狗鱼、哲罗鱼、黑龙江鳇鱼、乌鳢、鳜鱼和鲇鱼、马鲛鱼等。这类鱼比较凶猛,力大,善于快速游弋,捕食时动作迅速,常追捕其他鲜活小型鱼类而食。
垂钓肉食性鱼类应选用鲜活软体动物或小鱼、虾为钓饵,甚至用模拟饵,都可将其诱惑上钩。
(3)浮游生物食性。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也称为滤食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和许多小杂鱼,以及很多鱼类的幼鱼,大多以摄食浮游生物为主,鲢鱼、鳙鱼和鲮鱼即属此类。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是有枝角类、桡足类等原生动物、轮虫和小型甲壳动物以及无节动物的幼体。浮游生物还包括许多浮游植物,主要是水生植物中的藻类,如绿藻、黄藻、平藻、硅藻、裸藻、黑藻等。
掌握了这类鱼的滤食性特征,以熟面团经过充分发酵后,做成酸臭钓饵垂钓可获丰收。
(4)杂食性。杂食性鱼的食物范围很广,对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都能摄食,如甲壳类小动物、无脊椎软体动物、昆虫的幼虫、小鱼虾、藻类、蠕虫、贝类、米饭屑、面包屑、豆类食物的碎屑、植物的残屑等。
(5)杂屑物食性。这类鱼对某些食物的杂屑和残渣有特殊的喜好,它们被称为杂屑物食性鱼类,如鲮鱼、梭鱼、遮目鱼、鲻鱼等。
(6)底栖生物食性。这类鱼以淡水底栖动物,如螺、蚬、沙蚕、幼蚌、虾蟹及底栖昆虫的幼虫和水中的环节动物等为食。其代表是青鱼、鲽鱼和鳐鱼等,青鱼实际上也是肉食性鱼类的一种。因此可用底栖生物螺、蚬、幼蚌、小虾等为饵钓青鱼。
(7)人工饵料食性。所谓人工饵料,是指经过人为加工的天然食物,如豆饼、豆渣、米糠、酒糟、麸皮、饭粒、蚕蛹、酱糟、各种面食和经过蒸煮的薯类食物等。人工饵料,除了黑鱼、鲇鱼之外,各类鱼都比较爱吃。
(8)食性的可塑性。不同食性的鱼类以什么为食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它们的生态内在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如地域、季节、饵料条件)的影响,其食性有一定的可塑性。通常钓者所说的“什么地方鱼,爱吃什么地方的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南方常用大米饭粒钓鱼,在北方多用面团钓鱼。此外,鱼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食性也有明显的差异。一般幼鱼在其摄食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时,都经过吃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阶段。草鱼虽然以草类植物为主要摄食对象,但秋后它也喜欢吃蚂蚱、油葫芦等昆虫。鱼对饵料的选择性较强,有择优去劣之倾向。如在春季钓鲫鱼用的蚯蚓有粗有细,有红有黑,实践证明用粗细适中的红蚯蚓上钩率就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