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阿德勒在本书的第一章提到了人格的统一性,即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他的生活和人格。
当一个孩子屡次犯错时,老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理,认为他屡教不改。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班里的鸣同学。这个孩子长得高大帅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特别有神。抛开学习不谈,这绝对是一个能说会道、情商超高、惹人喜爱的小男生。但是,一提起他的学习成绩,怎是一个“愁”字了得。他的爸妈关系日益恶化,或许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基本无心思学习,上课时目光呆滞,每天的家庭作业也是草草应付了事。这天,他的语文作业又没做。“什么都不会还不认真学习!”顿时我火冒三丈,“刘一鸣的语文作业又没写!你来学校一趟吧。”挂断电话不一会儿,他妈妈急忙赶到学校,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了一顿,然后主动提出要领回家反省并补上作业。在学校门口,娘俩遇到了侯老师,说明情况后,侯老师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问:“是不是因为不会做,所以才没完成作业?”孩子微微点头作为回应。
我后来反思,我是带着偏见与怒气来处理这件事的,刻板印象告诉我:这就是个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面对任务时的态度。如果从他的立场想:基础差,好多最基本的题目都还掌握不了、父母矛盾多,无暇辅导自己的学习、妈妈对自己期望过高,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因素,使得这个孩子想学习却又无从下手。
所以面对儿童,掌握了解人格的方法才是理解单个表达意义的前提。
除了人格统一性之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和成功。追求优越感与自卑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就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阿德勒说:“人类天然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哪怕孩子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善举,大人都要给予及时鼓励、表扬,孩子会因此变得开心。为了让这种开心延续下去,孩子会做更多更好的事,以期获得更大的鼓励,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做好事——得到表扬——做更多好事——得到更多表扬。
当孩子不断地被允许、被肯定、被鼓励,驱动他不断变好变强的力量,便开始生根发芽了。
文中提到,儿童有些古怪的特征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这种力量使儿童产生自卑感、脆弱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些感受反过来又刺激儿童的整个心理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比自家孩子优秀时,当别人家的孩子又学了哪项新特长时,家长们便是指责+抱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吃同样的饭,上同样的课,差别咋这么大呢?真不给我长脸……”长时间这样的横向比较,孩子必然会产生自卑“原来我这么差、我太差了,没有人会喜欢我……”。这类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总是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每一项交给他们的任务。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失常,在各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本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但不确定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是天生的左撇子的方法: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在双手交叉时,左手大拇指放在右手大拇指之上。
本来左撇子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在我们这个惯用右手的文化中,左撇子儿童会遭遇很多困难,时间长了,便会产生自卑感。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它有机会矫正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形成的错误生活方式,也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奏响各自的乐章。
学校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学校里的“坏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对孩子的培养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第三章里,作者提到了懒惰心理学。许多儿童之所以偷懒,是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周围人总是这样说:“如果他不偷懒,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看,他们用懒惰转移人们对他能力的注意力。懒惰像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的不自信,使人们不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
读罢此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当一个孩子屡次犯错时,老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偏见来对他进行处理,认为他屡教不改。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班里的鸣同学。这个孩子长得高大帅气,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特别有神。抛开学习不谈,这绝对是一个能说会道、情商超高、惹人喜爱的小男生。但是,一提起他的学习成绩,怎是一个“愁”字了得。他的爸妈关系日益恶化,或许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基本无心思学习,上课时目光呆滞,每天的家庭作业也是草草应付了事。这天,他的语文作业又没做。“什么都不会还不认真学习!”顿时我火冒三丈,“刘一鸣的语文作业又没写!你来学校一趟吧。”挂断电话不一会儿,他妈妈急忙赶到学校,对孩子劈头盖脸地责骂了一顿,然后主动提出要领回家反省并补上作业。在学校门口,娘俩遇到了侯老师,说明情况后,侯老师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问:“是不是因为不会做,所以才没完成作业?”孩子微微点头作为回应。
我后来反思,我是带着偏见与怒气来处理这件事的,刻板印象告诉我:这就是个屡教不改的孩子,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面对任务时的态度。如果从他的立场想:基础差,好多最基本的题目都还掌握不了、父母矛盾多,无暇辅导自己的学习、妈妈对自己期望过高,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因素,使得这个孩子想学习却又无从下手。
所以面对儿童,掌握了解人格的方法才是理解单个表达意义的前提。
除了人格统一性之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追求优越感和成功。追求优越感与自卑感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就不会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阿德勒说:“人类天然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哪怕孩子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善举,大人都要给予及时鼓励、表扬,孩子会因此变得开心。为了让这种开心延续下去,孩子会做更多更好的事,以期获得更大的鼓励,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做好事——得到表扬——做更多好事——得到更多表扬。
当孩子不断地被允许、被肯定、被鼓励,驱动他不断变好变强的力量,便开始生根发芽了。
文中提到,儿童有些古怪的特征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这种力量使儿童产生自卑感、脆弱感和不确定感,而这些感受反过来又刺激儿童的整个心理生活。
由此我想到了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比自家孩子优秀时,当别人家的孩子又学了哪项新特长时,家长们便是指责+抱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吃同样的饭,上同样的课,差别咋这么大呢?真不给我长脸……”长时间这样的横向比较,孩子必然会产生自卑“原来我这么差、我太差了,没有人会喜欢我……”。这类孩子能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因此,他们总是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每一项交给他们的任务。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们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如在重大考试中发挥失常,在各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在本章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但不确定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是天生的左撇子的方法:双手交叉,左撇子儿童在双手交叉时,左手大拇指放在右手大拇指之上。
本来左撇子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在我们这个惯用右手的文化中,左撇子儿童会遭遇很多困难,时间长了,便会产生自卑感。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学校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中间环节,它有机会矫正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形成的错误生活方式,也有责任帮助孩子为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奏响各自的乐章。
学校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学校里的“坏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对孩子的培养就变得容易多了。
在第三章里,作者提到了懒惰心理学。许多儿童之所以偷懒,是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周围人总是这样说:“如果他不偷懒,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看,他们用懒惰转移人们对他能力的注意力。懒惰像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的不自信,使人们不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
读罢此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