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的人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放风筝的人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1
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因果,有一种东西,没有因为,没有所以,只是付出,不要求回报。这种东西叫做爱。可是,当有些人习惯了平常的爱而熟视无睹,而理所当然,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去索取别人的爱与付出。犯错,错过,然后便用一生去弥补。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仆人哈桑对少爷阿米尔的最真挚的话语,这是一句催人泪下的话,这是一句孩子对孩子的承诺。这两个男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生活,一起玩耍。哈桑是一个忠心的仆人,他爱少爷阿米尔胜过爱他自己。他为了阿米尔而打架,甚至付出了自己的最宝贵的一切。而阿米尔清清楚楚的目睹了这一切,却因自己的懦弱害怕胆怯而背叛了与他情同手足的哈桑,阿米尔的懦弱改变了他和哈桑的一切与将来的命运,友谊出现裂缝,他挽回吗?不,懦弱似乎吞噬了他,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他不愿去挽回,不愿去赎罪,千方百计赶走哈桑,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丝可笑的慰藉。
难道生活也是如此?一开始犯错,一错再错,最后错无可错终于去逃避。可是逃避可以解决什么,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吗?逃无可逃后怎么办?什么也无法解决的逃避只会让自己永远都生活在愧疚与自责之中,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别人的真心。这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那么只有挽回,只有弥补,只有赎罪,为自己的犯错担负起责任,才能得到心灵的解放。
不久,战乱把阿米尔父子带到美国,哈桑父子则在原来的村庄继续生活。眨眼间,十几年过去了。阿米尔有了家室,父亲也去世了。在阿富汗儿时的老朋友拉辛汗的病重,阿米尔不得不重回故园。或许也是因为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真的是决心赎罪了。可是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如此捉弄人,我们以为可以改变什么,可以挽回什么,可以弥补什么,却不知命运的枷锁已牢牢地套在每个人的身上。阿米尔终究还是来晚了,终究错过了哈桑。哈桑为了少爷阿米尔的房子牺牲了自己,或者说是为了他最好的朋友阿米尔!这份忠心,这份真心,这份深情,却终究被辜负了。
但是哈桑愿意,他心甘情愿,只因他把阿米尔当做他最好的朋友,即使阿米尔背叛了他。最终,故事的结尾是阿米尔收养哈桑之子索拉博,回到美国。阿米尔的心病终于痊愈,如今这句话,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沉甸甸的话带满了岁月的照耀,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
儿时的背叛,儿时的愿望,所有的所有,都在哈桑之子放飞风筝后得到了原谅与补偿。
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们都想成为好人,可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好人的含义是什么。其实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问心无愧。这就是成为好人的路。
过去,风筝飘荡空中,长长的风筝线牵挂着儿时那两个天真灿烂的少年,笑靥如花。此时,夕阳红似火,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奔跑,在追逐!沿途拾起遗失的`美好,追逐着他们的风筝,追逐着他们的人生!恍如时光倒流,放风筝,追风筝,斗风筝!
耳畔仿佛又听到了那句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放风筝的人读后感2
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个富家少爷,他的父亲不仅仅富甲一方,而且乐善好施、正直刚烈。阿米尔的性格里却缺少父亲的豪迈勇敢,只喜埋头读书,被人欺负也不还手。与他截然不一样的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这个兔唇的男孩有着令人吃惊的户外天赋,每当阿米尔遭人欺负,总是哈桑为他挺身而出。阿米尔和哈桑虽然情同手足,却有些嫉妒父亲对哈桑的欣赏和疼爱。每年冬天的风筝大赛是阿富汗孩子们最重要的活动,用自我的风筝线把别人的线割断,然后追到那只掉落的风筝,就是赢者。阿米尔是斗风筝的好手,哈桑是追风筝的好手。那年的冬天,喀布尔迎来了最大的一次风筝联赛,阿米尔期望能在这次大赛上夺冠,以赢得父亲的钟爱。当他把最后的对手的一只蓝风筝割落时,整个赛场都沸腾了,他看到父亲在为他欢呼。追风筝的任务落在哈桑身上,哈桑果然不负所托,成功追到蓝风筝,不想被小混混阿塞夫和他的同伴们截住。哈桑不愿意交出风筝,遭到阿塞夫的强 暴。寻找哈桑的阿米尔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没有勇气上前救助。阿米尔得到了父亲梦寐以求的关爱,但哈桑的存在却让他内疚痛苦。最后,他不堪重负,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
认了。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同时离开的还有他们对真情的失落迷惑与痛楚。也许爱到极至便是相互的伤害吧。聪明自尊的哈桑父子选取了远离与隐忍。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欺负弱小,用卑鄙掩盖。然而再弱小的人也有自尊与庇护。
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随着阿富汗政变,阿米尔随父逃到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我当年对哈桑的背叛。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已移居美国并成为知名小说家的阿米尔接到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的电话,他说哈桑已死,他要阿米尔回阿富汗,要他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战乱中的阿富汗带出来。不仅仅是正因他以前辜负了哈桑,还正因哈桑是阿米尔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重回故土的阿米尔得到了哈桑的独生子被以前的宿敌绑架的消息。人性的胆怯和本真在阿米尔又一次应对命运考验时做出了他早该在几十年前就做出的选取,应对以前羞辱过哈桑的敌人,阿米尔用自我的方式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最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是愉悦的。他最后明白了彼此的好处——以性命为代价。
此刻难得看到好看的书了,钟爱这本书,是正因书本中那些善良的人民如哈桑,能一如既往的为兄弟姐妹付出,是不计前嫌的付出,还有在艰难的困境中,从不失望从不诅丧,坚忍,刻苦耐劳,这么正面的任务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少见了,虽然不适合咱们此刻的社会形势,但是毕竟是奋进的,正面的能量,能触动自我。从而能够反省自我,珍惜此刻愉悦的生活,不在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发牢骚,影响自我的情绪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