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
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
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润饼原本是闽南地区的小吃,很多人在清明节到了的时候都会吃上一口每位的润饼,这里面有着一定的说法。下面一起来看看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吧。
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1
“润饼”又叫“薄饼”,原是闽南的小吃,盛行于泉州后来流传到台湾地区,泉州人以及闽南人每逢“过年”、“清明节”等,便有吃薄饼习俗。饼皮薄而柔嫩,包裹鲜美可口的馅料来吃,鲜嫩香甜!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
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包润饼的过程一般由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因此特别有利于亲情及民俗的`交流。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豆干、海蛎煎、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材切成细丝、炒香后再放点海苔、芫荽、花生酥,然后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食用,吃起来酸、甜、辣、咸、鲜…百味俱全,营养丰富。
相传它的由来,与明朝名臣的蔡复一有关。
蔡复一(西元1577~1625年),字敬夫,号元履,金门人,后移居厦门,是一位不可貌相的传奇人物,独眼、麻子脸、手瘸脚跛、弯腰驼背。
却官拜兵部右侍郎,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赐上方宝剑,节制五省。但征讨西苗叛乱时,壮志未酬,天启五年(1625年)病死军中,得年49岁,获赠兵部尚书,赐谥“清宪”,着有《骈语》、《毛诗评》、《遯庵文集》、《督黔疏草》。
蔡复一总督云贵湖广军务时,节制五省,整日忙于公务,批阅公文而无暇吃饭。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想出个法子,将鱼、虾、猪肉、香菇、冬笋、胡萝卜、豆干等食材,切丝后炒香成馅料,再用面粉制成薄饼皮包卷馅料成圆筒状,每到用餐时,她就捧着“薄饼”喂食丈夫,这样饭也吃了,也不影响丈夫办公,真是方便又可口。
后来薄饼就在闽南地区流传,成为当地的家常小吃,馅料也多样化,想吃什么就炒什么。尤其过年或清明节时,一家人围着餐桌,用薄饼皮包卷各种馅料,想吃什么就挟什么,有说有笑,全家幸福美满
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2
1、吃润饼菜寓意多金多银
润饼菜是一种用皮包裹住多种食材而制成的食物,它内部包裹的食材通常由萝卜、豆芽、豆干等等, 这里面的萝卜象征金子,豆芽象征银子,饱含着人们对包金包银、财源滚滚的愿望,对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的期盼。
2、润饼菜有宽厚能忍的意义
人们在制作润饼菜的时候都会在润饼皮里包裹非常多的食材,由此可见润饼菜是一种极有“包容之心”的食物,因此它也代表着心底大度、不计较、宽厚能忍的品质,人们在吃润饼菜的同时也会记住润饼菜这样的特质并向它学习。
3、润饼菜的做法
首先要把面粉、清水、食盐混合成面糊冷藏两小时,再倒入苹果中煎成饼皮,将包菜、胡萝卜丝、豆腐干、鱼丸、虾仁等食材烹熟,最后把这些处理好的食材放入饼皮中包裹起来即可食用。
清明节吃润饼的由来3
清明节吃鸡蛋的由来是什么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即使在寒食习俗颇为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
清明节的其他习俗
1、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2、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