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审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资格审查的内容包括对投标人投标合法性的审查、对投标人投标能力的审查,具体的内容如下:
1、投标人投标合法性审查
包括投标人是否是正式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具有独立签约的能力;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如是否处于被责令停业,有元财产被接管。冻结等情况,是否有相互串通投标等行为,是否正处于被暂停参加投标的处罚期限内等等;经过审查,确认投标人有不合法的情形的,应将其排除。
2、对投标人投标能力的审查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了解投标人的概况,即投标人的名称、住所、电话,经营等级和资本,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已承担的工程任务,目前的剩余能力等;审查投标人的经验与信誉,看其是否有曾圆满完成过与招标项目在类型、规模、结构。
复杂程度和所采用的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相类似项目的经验或者具有曾提供过同类优质货物。
资格审查的方法
1、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并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资格预审条件、标准和方法。
对投标申请人的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履约信誉、企业认证体系等条件进行评审,确定合格的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的办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的,可采用有限数量制。
资格预审可以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量、缩短评标时间、减少评审费用、避免不合格投标人浪费不必要的投标费用,但因设置了招标资格预审环节,而延长了招标投标的过程,增加了招标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费用。
资格预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且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
2、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是作为招标评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组织评标时由评标委员会负责的,审查的内容与资格预审的内容一致。
资格后审方法可以避免招标与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工作环节和费用,缩短招标投标过程,有利于增强投标的竞争性,但在投标人过多时会增加社会成本和评标工作量。资格后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的招标项目。
第一、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是否与招标项目一致,执照期限是否有效。这包括公司名称、营业范围和法定代表人三项内容。营业执照的信息应该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假冒的情况。
第二、企业资质等级和生产许可
施工和服务企业资质的专业范围和等级是否满足资格条件要求,货物生产供应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生产供应许可证、产品强制认证等证明文件。
第三、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范围是否与招标项目一致,执证期限是否有效。
第四、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书
认证范围是否与招标项目一致,证书有效期限是否涵盖投标截止时间。
第五、财务状况
审查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机构审计的近年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银行授信额度。
第六、类似项目业绩
申请人提供招标人约定年限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应附中标通知书或合同协议书、工程接收证书的复印件等证明材料;正在施I或生产和新承接的项目情况,应附中标通知书或合同协议书的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第七、信誉
根据申请人近年来发生的诉讼或仲裁情况、质量和安全事故、合同履约情况以及银行资信,判断其是否满足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条件要求。
第八、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审查项目经理和其他技术管理人员的履历、任职、类似业绩、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等证明材料,评定其是否符合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资格、能力要求。
第九、联合体申请人
评审联合体协议中联合体牵头人与其他成员的责任分工是否明确;联合体投标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联合体各方有无单独或参加其他联合体对同一标段的投标。
第十、其他
评审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是否满足资格预审文件规定的其他要求,特别注意是否存在申请人的限制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