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
本周末就到鬼节了,现在我提前和它杠杠上了,悟空老是邀请我这类话题。
鬼节,是儒、道、佛三个教派文化融合后,又投射到民间形成的一个普遍性祭祀活动。这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话题。它涉及两个日期、三个教派、四个称呼,我给你理个清爽。
鬼节,指农历7月15日,南方通常以7月14日算。据说宋朝时,民众为逃避战乱,就提前一天过节,后就定节7月14日。你只要明白14或15日都是一个意思就行了。
鬼节为民间俗称,又称"七月半";道教叫法为"中元节";佛教叫法为"盂兰盆节"(盂兰节)。所以, 鬼节 、 七月半 、 中元节 、 盂兰节 ,它们都是对同一节日不同的称呼。
另外,这个节日不只中国有,它流行于 东亚文化圈 。 日本称"盂兰盆节" ,是日本祭祀文化中的重要活动(日本夏日祭典最隆重),该节于日本江户时代(清朝)形成。
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为中国传统祭祖之四大节日。中元节这天,人们提前准备好冥器用品,诸如靴鞋、帽、带子、五彩衣、冥钱、扎纸等祭祀物品。
这段就说了宋朝时中元节盛况,集市各种祭祀物品应有尽有,热闹景象如同七夕。
相传鬼节那天,地狱之门将开启,阴间众鬼魂放归人间。有后人祭祀的鬼魂会回家看看,并接受亲人祭拜和供奉。那些可怜的孤魂野鬼就只能游荡野外了,总得寻点吃的吧。
民间会放河灯为鬼魂照路,并设食祭祀,焚纸钱,跳钟馗,祭土地,诵经作法等活动。
要说明的是,这里民间活动不止是祭祖,还包括其他亡魂,就是一个泛泛的概念。
中元节这天,很多道观也会举行盛大法会,以普渡孤魂野鬼,防止它们祸害人间。同时祈福民间,去除疫病,保佑家宅平安等等。 道教 这活动称" 中元普渡 "。
随后中元节祭祀发展为盛大祭典,而唐朝后佛教达到鼎盛, 佛教 中出现" 盂兰盛会 "。祭祀文化内涵类似,但仪式和规模升级。
当然,佛教活动设素食,这有别于民间。
注:早时《盂兰盆经》传入,核心教义是以佛法供养父母,报答双亲和先祖恩德。
上述可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节,初衷不外乎祀亡魂、普渡和施舍鬼魂,这种活动的本质就是古老的祭祀。
所祭者,亡故之人也。这就和儒家提倡的祭拜父母先祖之礼仪相契合。
到了宋朝,道教祭魂、佛教施舍、儒家祭祖,相互融合组成一系列复杂又有包容性的祭祀活动。它融合了对孤魂和先祖的祭祀和缅怀,既符合统治阶级提倡的孝义思想,又符合民间先人鬼魂崇拜的传统观念。
最终,中元节、盂兰盆节、传统祭祖合流,祭祀的特定对象(先人)和普遍群体(其他鬼魂)融合,一起投射到民间就成了"祭鬼节",这种变化反应了包容和善念,其核心文化就是: 敬、孝、善。
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故事背后反应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追求和坚守。
你有没想过,"鬼节"原来是这样的?
我们老家这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一年烧五次纸,春节、元宵节、清明、十月一、七月十五。其中七月十五是放鬼,十月一是收鬼。
阴阳是天地之分,不可大惊小怪,天地造化永无更改,易经包万象就是这个缘故,天地分上中下三元,又佛家分六道,在大的本实难逃于此,人有世界,鬼有鬼节,因此天君奉旨已定天书,后传地藏菩萨为通旨,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统称鬼节。
我们那里是七月十五日过鬼节,纪念已故去的亡灵野鬼,从中午开始包子贡品都摆上,晚上包饺子,烧纸香,放鞭炮,非常重视
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