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对待孩子的叛逆?

 我来答
爱之翼17
2022-08-09 · TA获得超过9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2万
展开全部

  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那么家长怎么对待孩子的叛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家长要知道孩子在12—16岁时期出现的第二次(3—5岁是第一次)逆反心理是明显的、突出的,这是他们心理走向成熟的反映。也要让孩子知道出现适当的、轻度的逆反心理很正常,因为它是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独立的标志之一。正常情况下,每一个个体最终都要走向独立和成熟,都要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可能永远属于别人。

  第二,适当的逆反心理有益身心发展,但是太强烈则会物极必反,危害很大。由于逆反,孩子不但不听家长有益的忠告、教育、指点,甚至非要反着做。一个家有这样一个“逆子”,整天和父母对这干,这个家还会有好日子过吗?另外,这种心理也严重影响当事人其他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三,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如何看待问题,要让他们有意识地学习逐渐学会和应用全面的、冷静的、客观的、公正的、科学的、多角度的看待和分析问题。我们周围的许多事情都存在多面性、复杂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同阅历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看问题都会不同。出现分歧的正常的,解决分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平等的沟通。其实,沟通的过程也是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过程。

  第四,孩子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表达之间的意愿,对父母以及周围的人要有意识地做相应的了解,理解他们提出的各式各样的要求,既要学会包容父母的缺点、毛病,还要看到他们苦口婆心、望子成龙的一片痴情,更要承认父辈们历经风雨、见多识广、懂得取他们之长补之间之“短”。

  第五,教育孩子,作为一名优秀学生,除了学习好之外,还要心理健康。包括:快乐的情绪,专心的注意力,乐观向上的进取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坚忍不拔的意志,有效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客观地认识自我等。现在的孩子很少知道什么是“让步”,尤其在溺爱他们的父母前。要教育孩子对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有承受挫折、磨难的能力,还要有化解不快的能力,寻找心理平衡点。

  第六,必要时可进行家庭治疗,纠正逆反心理的家长和孩子双方面的事。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之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反思、检查之间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所作所为。另外,也应学会换位思考,有些非原则的事的要让步的,一定要比孩子的姿态高。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本质的良好的、积极的。

  第七,当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时,最好一家三口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某些具体方法,治疗效果会更理想。

  第八,对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的治疗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预防。

   孩子出现叛逆心态,家长及时的与孩子沟通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在恋爱、理想等很多方面,子女和家长都存在分歧,许多学生表示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引导,但是沟通障碍困扰着很多家庭。沟通困难是家庭教育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其中,初中生大约从初二开始就进入青春逆反心理期,更容易和父母产生沟通困难的问题,甚至会加剧矛盾。现在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

  1、家长的抚养和教育意识存在缺陷,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父母依旧对孩子采用单项的教育方式,即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意见和想法,必须依照父母的方式做事,和孩子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日积月累,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矛盾。

  2、家庭教育方法和方式存在问题。许多父母鉴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养,采用了不合理的打骂、威胁等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加剧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3、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和家长在价值观上会存在很大差异,双方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不一致,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导致矛盾的产生。

   家长如何与孩子展开有效的沟通呢:

   (一)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要教育孩子,就要与孩子沟通;要沟通,就必须了解孩子。有的家长说:“我抚养孩子长大,天天在一起,还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其实,由于孩子的闭锁心理,家长不一定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一般地说,了解孩子的方式有:一是观察,力求全面。二是谈话,选择一定的情境主动询问。三是访问,主动找学校的老师、孩子的伙伴、孩子的祖父母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四是研究孩子的有关书面材料,如学生手册、成绩册、各种作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本等,但是也不要随便翻看孩子认为保密的东西。

  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情况,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既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既看到过去,又看到将来。父母之间特别要相互通气,交换对孩子的看法,保持教育的一致。

   (二)爱是沟通的核心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沟通的核心。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过分溺爱,不能迁就,更不能放纵。家长对孩子的爱,应体现在用爱的态度、情感、行为去感动孩子上,主动取得孩子与自己心理上的一致,达到心灵沟通。

  沟通是双向的。如果孩子爱家长,把家长作为自己最敬重的表率,最亲密的朋友和知心人,那么,孩子自然会主动地把心交给家长,请求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所以,家长们应在各个方面注意起好示范作用,使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

  但是,家长要注意这样几点:

  1、不能以宠爱换取沟通。如果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过分的爱抚,把孩子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包揽下来,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还会使孩子很自私。

  2、不能以妥协换取沟通。如果家长怕孩子生气、顶撞,就对孩子无原则的让步,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造成孩子指挥家长,产生任性和奢望。

  3、不能以物质来收买沟通。这种沟通不仅不能持久,而且会刺激孩子的惟利是图的思想,造成说假话

  4、不能以威吓来强迫沟通。如果家长动怒生气,审讯孩子,实际上只能是孩子口服心不服。

   (三)尊重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

  初中阶段的孩子有着较强的独立感、成人感和自尊心。同时他们又强烈地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一旦遇到自己信得过、理解自己的人就会把心扉完全敞开,无所不谈,表现出开放的心理。据调查统计,有70%左右的初中学生愿意向自己新得过的伙伴讲心里话。这是因为同龄人的心理更接近,容易彼此理解。因此,家长尽量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人格。

  采用心理移位法,即从家长的角度换到孩子的地位上,考虑孩子所言所行;也可以与自己以往的事进行比较对照,回顾一下自己在初中阶段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以此来理解孩子,缩小“代沟”,促进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四)谈心是沟通的重要方法

  家长与孩子的谈心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艺术。一次成功的谈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说来,谈心经常选择的时间是在饭桌上或睡觉前。也可以在与孩子一起做家务或一起进行旅游、逛街、散步等活动过程中进行谈心,边做边谈,亲切自然,无拘无束。

  我认为选择以下七个“点”谈心,效果比较显著。

  一是兴趣点。当孩子对某项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家长可以从这个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谈心。

  二是情感点或是共鸣点。当孩子对某个事物容易产生情感或发生情感共鸣时,家长与他“她”谈心,效果必佳。

  三是利益点。涉及孩子的利益的事物,必然引起他“她”们的关心和注意,由此为开始谈心,容易奏效。

  四是荣辱点。孩子受到表扬、奖励或批评时进行谈心,容易沟通。

  五是求异点。孩子常有标新立异心理,就此作为引入的话题谈心,容易深入。

  六是殊遇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特殊的矛盾、特殊的遭遇,家长及时给予关心、理解,进行谈心,效果自然较好。

  七是变化点。抓住孩子的思想变化点谈心,也是良好时机。

  另外,谈心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状态;要讲究表扬和批评的艺术;要根据孩子的心理情况随机应变。

   (五)沟通中应如何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1.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

  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理由,每一个问题存在的本身都说明它的重要性。家长要正确对待,认真与孩子分析,使孩子感觉到家长很重视他,这会使孩子增强信心。在很多孩子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经历和期望、恐惧和担心。我们成年人不应该认为,每一个问题仅仅是这个问题本身而已。

   2.回答孩子的问题要付出时间。

  仅仅提供快餐式的回答不能对孩子有所帮助,也根本不能使孩子深入领会他们所得到的答案。很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答案,听起来多少有点简单。但是大量的孩子提问的目的'在于想得到“间接”的答案。我们成年人只有注意孩子问题中的“自我表露”,才能理解他们的问题——孩子到底想知道什么。

  孩子的问题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如果问题真的多余,孩子也不会提出来。孩子提出的问题常常是十分严肃讨论的开始。懂得赞赏孩子提出问题的人,才会把孩子视为平等的对话伙伴。虽然孩子对于很多问题希望得到答案,通常的经验表明,他们常常在内心里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当你给出答案的时候,孩子会用他自己的答案和成年人的答案做比较。所以,关切地、友好地向他们提出反问常常不失为一种好的回答。

   3.分析孩子提出问题的性质。

  孩子的提问是一种促使人思考的哲理化形式。应该以娱乐和严肃的两种方式共同思考它的意义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发展想象力和可能性并追踪孩子的想法。孩子提出的问题有其内在的目的,成年人应该弄明白它。

  孩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常常能够告诉我们,孩子的情绪怎样,他们心里想的什么。孩子提出问题,是因为他们对某事不理解或者对某事有感受。提出问题有助于孩子在行为领域吸收新的经验。孩子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对生活有着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所以,孩子们提出问题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不知道的事情,而且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孩子的问题来自于他们要使事情得到解释的好奇心。不回答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品头论足,就有可能窒息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丧失增长知识的能力。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对事件的惊叹,孩子们想通过提问的方式更广泛地认识事件的意义。就这点来说,孩子们的惊讶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触动的结果。当孩子们认为他们的环境是民主的、没有偏见的和充满理解的时候,孩子们最能提出问题。

  孩子的问题常常产生于积极的行动,而不是长篇说教,所以为孩子创造机会,获得更多的行动经历,对他们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孩子的提问不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扰,不受大量的媒体影响或者不受到过分的呵护,那么孩子的提问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发展。

  同样地,也只有生活在孩子能够有基本安全感的地方,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够待在他们身边,孩子的问题才能产生出来。不允许,也不能把孩子提出的“尴尬”问题归罪于孩子。作为成年人更应该弄清楚,为什么孩子提出的问题会使自己感到尴尬、难堪。

  没有哪个成年人能够立即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们,但是成年人必须做出努力,以使孩子能够自己找到或获得答案。孩子的问题来自于儿童的特殊思维方式。成年人的任务就是,使自己设身处地地进入孩子们魔幻式的、充满图画和神话的思维中去。

  孩子的问题常常包含伦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价值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所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与孩子一起体验伦理价值观的好途径。孩子的问题产生于他们所参与的成年人的负责任的生活。

  市场化的儿童文化,把孩子放到一个封闭的保护空间了,或特殊的培养机构里,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答案。相反,要让孩子们在一个与成年人有着稳固关系的、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成长,才能使他们找到人生的答案。

  白日梦和幻想是孩子对自己关注的一部分。孩子们常常是在这个时候思考他们的问题和答案。所以应该留给孩子在生活中保持梦想和幻想的机会。孩子的问题产生于孩子们思想的自由发挥。理解欣赏孩子的问题意味着帮助孩子达到自由,不再使压力和困境成为他们行为的出发点。

   4.把孩子的问题当成交流的途径。

  提问和回答是我们“交流文化”的一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就意味着精心呵护我们的这种“交流文化”。孩子的问题使思维始终保持运动状态。不接受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断地提供现成的、完成了的答案将导致他们的思维的停滞。

  孩子提出问题表明了他有兴趣研究,琢磨自己的和别人的想法。交流是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方式,请家长朋友们正视这个问题。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需要家长总结经验,或者多点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解决孩子青春期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好更快的了解孩子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