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明朝沿海横行无忌的倭寇,为何到了清朝就销声匿迹了?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6-25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2万
展开全部
从元末时期开始,由于日本政局的急剧动荡,再加上明朝的海禁政策,以至于日本浪人与汉人走私集团勾结,频繁侵扰朝鲜和明朝沿海地区,倭寇之乱日趋严重,并在明朝嘉靖年间达到巅峰,然而作为明朝一大外患的倭寇,却在清朝时期基本绝迹,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主要源于以下四点原因。

众所周知,明朝的倭寇分为“真倭”和“假倭”,其中“真倭”自然是指那些日本倭寇,而假倭则是指一些混入倭寇,甚至假扮倭寇的汉人,例如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以及部分海盗的部下,例如汪直部下徐海。

明朝由于长期禁海,为了生存发财,有部分人从事了走私贸易,部分人结伙成群变成了海盗,更有部分人加入倭寇或者作为向导引领倭寇袭击内地,这部分便是“假倭”,而他们的数量和危害甚至要远超“真倭”。

就“假倭”而言,其实大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于沿海地区,平日里与百姓无异,但却会在关键时刻给倭寇提供情报并引路;另一类便是海盗,他们平日里盘踞海岛打劫过往船只,时常也会扮成倭寇,或者与倭寇合作劫掠内地。对于前者,往往只能交给地方官府仔细甄别抓捕,而对于后者,明朝则以打击为主。

明朝嘉靖年间,沿海倭患日益严重,已经到了朝廷不得不解决的时刻。于是,明廷先是和海盗汪直合作,消灭了陈思盼、卢七、沈九等海上武装势力,此后汪直与明朝政府保持了一段蜜月期,直到俞大猷、胡宗宪先后到任,汪直与明朝政府开始决裂,并最终被诱杀。此后,沿海大型武装海盗虽然被消灭,但被打散的海盗却也导致倭患呈迅速蔓延之势。

于是,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开始大肆清剿倭寇,因此时海盗和倭寇尚未再度形成庞大集团,因此戚继光先是九战九捷歼灭台州倭寇,之后又与俞大猷联手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后,随着广东、南澳的林道乾、林阿凤等倭寇被消灭,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荡平。

由于当时倭患实在太过严重,导致朝廷对于是否继续坚持“海禁”再次展开讨论,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海禁”与海寇之间的关系,极力主张开放“海禁”,例如福建巡抚谭纶便积极倡导开海,请求朝廷允许福建商民在近海与外通商。于是,便有了“隆庆开关”,随着沿海百姓有了生路,“假倭”数量大为减少,因而内地倭患基本得以消灭。

除了大量的“假倭”之外,明朝倭患的另外一个源头,便是来自日本的大量“真倭”。在中原处于明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日本则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国内局势的动荡导致大量日本人只能出海谋生,而这便是日本倭寇的主要源头。

从元末时期日本镰仓幕府倒台之后,日本先是处于南北对立时期,之后又因应仁之乱而进入战国时期,长期的混乱导致大量武士失业,他们只能选择出海谋生。此外,一些大名为了获得战争资源,也选择暗中支持日本海盗帮助自己掠取财富,再加上一些走私商人的铤而走险,这便组成了大量活跃于明朝沿海的“真倭”。

十六世纪末,日本战国进入末期,国内局势逐渐趋于稳定,而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日本国内也开始严厉打击倭寇,再加上 丰神秀吉颁布八幡船禁止令 (海盗行为禁止)的影响,由日本武士组成的真倭开始逐步减少,再加上失去了明朝内应的原因,倭寇劫掠现象开始逐步减少。

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列强开始向东亚地区渗透,大量传教士开始进入日本,这些传教士最初并未引起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丰臣秀吉的注意,但随着日本多次起义背后都浮现出西班牙传教士的身影,尤其是德川家康统一日本期间的多次起义,最终导致江户幕府先后多次颁布锁国令。

当然,最初的锁国令只是针对西班牙的天主教传教士,而德川家康与英国、荷兰等新教国家的关系尚且友善。不过,随着德川家康的去世,由于其后世统治者难以区分新教和天主教,导致 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时期开始全面推行锁国政策, 结果导致日本本国人难以出海谋生。

如上,由于日本政局的逐渐稳定,以及日本国内对“真倭”的限制和清剿,导致日本国内倭寇失去了生存根基,再加上德川幕府以后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日本国民很难出海求生,“真倭”数量自然急剧减少。

清朝建立之后,出于统治需求,再度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甚至在清朝初期实行“迁界禁海”政策,将沿海百姓全部迁入内地,即便倭寇侵入沿海地区,也根本找不到可以劫掠的目标,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没有倭寇再来袭扰。

清朝入主中原后,虽然很快便消灭了内陆的抗清力量,但东南沿海郑成功抗清力量仍在,为了隔绝沿海百姓与台湾郑氏的联系,防范百姓集聚海上,因而下令严禁沿海百姓出海。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闽浙总督屯泰更是奏请对沿海省份实行“无许片帆入海”的严厉海禁,违者立置重典。

到了康熙年间,为了断绝台湾郑氏的补给,更是在沿海地区划定了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到两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迁徙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内地,直接在沿海地区人为制造了一个无人区。

由于“禁海令”和“迁海令”的大力推行,导致东南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内一片荒凉,不仅百姓出海根本毫无可能,就连倭寇也失去了袭击目标, 如此一来倭寇自然大为减少。

台湾郑氏被消灭后,清廷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撤销“禁海令”和“迁海令”,一定程度开放了海禁。

不过,到了乾隆年间,清廷却再度开启海禁,而原因便是日趋频繁的洋人贸易,朝廷担心洋人与汉人联合起来反对清朝,于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只允许官方许可的商人组成“公行”与洋人来进行贸易(广东十三行因此形成),沿海百姓和商人仍然难以出海谋生。

之后,清廷又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和道光十五年(1835年)分别颁布《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条》,虽然一定程度开启了海洋贸易,但对于洋人与清朝贸易,以及沿海百姓出海经商,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由于清朝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东南沿海除了少数通商口岸之外,其余地区经济受到了灾难性打击,这也是“真倭”和“假倭”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十六世纪末开始,西方列强开始大肆向东南亚渗透,东南亚海洋贸易日渐兴起,如此一条流淌着黄金的贸易线,自然滋生了海盗的产生。因此,清朝虽然少了倭寇,但海盗活动却极为猖獗,而清朝时期最为出名的海盗,恐怕就当属郑一嫂了。

早在康熙收复台湾之后,郑成功的部分残兵便来到了珠江口为盗,并演变为清初红、黄、蓝、白、黑、紫六帮。到了嘉庆年间,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百姓,因为生活所迫与官府展开斗争,结果不少被通缉者都出海流亡东南亚海域,结果导致该地区海盗日益猖獗。

这时,在红旗帮首领郑一及其妻子郑一嫂的努力下,红旗帮与广东海盗组成联盟,由郑一担任盟主,到嘉庆九年(1804年)时,这个联盟已经发展的极为壮大,已经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海盗舰队,被称为“红旗队”。三年后,郑一去世,其妻郑一嫂遂成为红旗帮领袖。

在郑一嫂的统领下,以香港大屿山为主要基地的红旗帮,一度拥有大小船只五六百艘,部众多达三四万人,不仅有自己的造船工厂,甚至还装备了相当数量的西洋武器,实力极为强劲。

然而,由于当时活跃于东南沿海和东南亚的主要为西方列强,因此红旗帮很少与清廷水师交手,反而与西方列强交战不止。不仅曾经重创葡澳舰队,且将澳门围困得几近断粮,而且还在嘉庆十四年(1809年),痛击广州内河的英国船只,杀死数十英军,俘获一艘英军战舰。

当时,不论是六旗联盟,还是活跃于广东沿海和内河水道的华南海盗,他们更喜欢干的就是劫掠过往商船和绑架外国商人。例如郑一嫂便曾绑架了东印度官员Richard Glasspoole,其在被赎返回伦敦后,还写了一本叫作《可怕的海盗》的回忆录,结果使得郑一嫂名扬海外。

如上,由于西方列强向东南亚的渗透,由于海洋贸易的日渐兴起,相较于劫掠内地和沿海百姓而言,打劫过往商船和绑架过往商人不仅利益更大,而且威胁相对更小,只是他们更多以海盗形式存在罢了。不过,也正是由于列强的渗透,在清廷和列强的围剿下,海盗们的生存空间也被压缩的极为厉害,他们要么最终被双方联手围剿消灭,要么最终迫于形势选择了接受招安。

综上所述,由于明朝和日本对倭寇的大肆清剿,日本国内政治局势的缓和,再加上清朝的迁界禁海政策和海洋贸易的兴起,曾在明朝横行无忌的倭寇,到了清朝却已经基本绝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