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为一个大三学生,一直对教育一词只是浅薄的认识,直到刚刚看到了新东方董仲蠡老师的演讲视频《教育的意义》。
这位年纪轻轻的老师,他已经带过15万学生,有应付英语四六级的,还有考研的,从前他也会给他们考前押题,讲很多应对考试的技巧,他也被同学奉为“考神”,培养出很多所谓的优等生。直到有一天,他被很多问到很多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学生们对于未来无比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他震惊了,他在演讲中讲道: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便是教育巨大的缺失与悲哀。
董仲蠡在演讲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 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 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 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 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为喜欢董仲蠡演讲最后说的那段话,他的语调很温和,他说:
乐嘉发微博说:“我有点激动,听了两遍,荡气回肠,依旧激动。我们痛斥中国教育的操蛋,同情应试教育体制的悲催,但其实,我们也未必知道教育是为啥。董仲蠡的这篇演讲----《教育的意义》,至臻化境,听得心酸,震撼。愿天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听到这篇演讲。”
那些看似无用的诗词曲赋、历史人文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亦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一部分。
不为考试、不为声誉、不为高分、不为卖弄,只为修心。
这位年纪轻轻的老师,他已经带过15万学生,有应付英语四六级的,还有考研的,从前他也会给他们考前押题,讲很多应对考试的技巧,他也被同学奉为“考神”,培养出很多所谓的优等生。直到有一天,他被很多问到很多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学生们对于未来无比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他震惊了,他在演讲中讲道: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便是教育巨大的缺失与悲哀。
董仲蠡在演讲中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 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 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 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 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为喜欢董仲蠡演讲最后说的那段话,他的语调很温和,他说:
乐嘉发微博说:“我有点激动,听了两遍,荡气回肠,依旧激动。我们痛斥中国教育的操蛋,同情应试教育体制的悲催,但其实,我们也未必知道教育是为啥。董仲蠡的这篇演讲----《教育的意义》,至臻化境,听得心酸,震撼。愿天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能听到这篇演讲。”
那些看似无用的诗词曲赋、历史人文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亦是我们应当学习的一部分。
不为考试、不为声誉、不为高分、不为卖弄,只为修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
2024-10-21 广告
2024-10-21 广告
详情建议咨询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以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推广、聚焦联系和交易、产学研结合与产业联动等为功能,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装备行业规模大、影响广、专业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拓银展览(上海)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