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6-24 · TA获得超过98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9万
展开全部
文/江南海北的雪

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西南的琅琊山旁。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言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太守。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一些政绩。欧阳修来到滁州后,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很快便成为知己。大家知道,欧阳修、范仲淹等人是当时文坛领袖级人物,再加上受贬的遭遇,饮酒作诗是少不得的。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住持特地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并命名为“醉翁亭”。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但欧阳修不胜酒力,饮酒不多即有醉意,但在文人客朋中欧阳修年岁最高(虽然只有40多岁),便自称“醉翁”,“醉翁亭”也因此而得名。欧阳修在滁州为官两年,不仅在此会朋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其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在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到了北宋时,滁州知州唐俗在其旁边又建造了一座“同醉亭”。到了明代,更是开始兴盛起来。但是后来遭到各种毁坏,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更是成为一片瓦砾。到了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醉翁亭得以重建,恢复了原貌。数百年间,醉翁亭虽几度遭劫,但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使其终不为世人所忘。

在醉翁亭内有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应该说,这是在欧阳修这位“醉翁”去世后八百多年的后人所撰写的对联,“翁去八百载”就是这个意思。“醉乡”,原指醉中境界,这里借指醉翁亭。也就是说,醉翁欧阳修虽然离世八百多年了,但醉翁亭还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从有形的方面说,建亭以来,游人甚多;醉翁去后,也是如此。同时,周围还陆续增添了许多建筑物,如二言堂、隐香亭、醒园等。从无形的方面说,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诗、词皆所擅长,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这副对联共18个字,不但嵌入了“醉”“翁”“亭”三个字,而且把写联时间、亭的位置,历史与现状,以及亭主人生前活动及其身后对社会的影响概括无遗,“醉乡犹在”、“亭影不孤”,既写景,又饱含对前哲不可磨灭的影响的追怀与感念,十分巧妙,字字精炼,耐人回味。

醉翁亭内还有副对联:“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从字面理解,酒没喝多少怎么就醉了,年岁还没那么大怎么就自称是老头?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有人说,从欧阳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没有喝多少酒,怎么能醉呢,分明是不醉装醉;年龄只有40多,怎么自己称起老翁来?前面也介绍过,欧阳修是为范仲淹等人打报不平而被贬至滁州的,经过这一事,自己也会感慨,不如少些清醒,多些醉意吧。而《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告诉我们,你真当是酒喝多了吗?!

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宁静,周边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但滁州的醉翁亭,我一直没有机缘亲临。好在我有机会看到仿建的醉翁亭,其格局、比例与原亭无二,亭中匾额、对联与原亭一致。每当我们登上醉翁亭,总会对联柱上的对联驻足观吟:“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