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一个时辰,相当与西方的2时,在传统中国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夜半”一词常被古代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张继《枫桥夜泊》就有引用。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即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交接之际,即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在《史记·李将军传》中,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即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不少,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也就是吃饭时间,即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时,即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即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这个时间名词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申时:哺时,又名日埔,夕食等,即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古代汉族人民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即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古时人们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古代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傍晚,即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即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而在中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