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以前叫哪些区县?
天津老的说法是市内六区(和平、河西、河北、河东、南开、红桥)、四郊(西青、北辰、东丽、津南)五县(静海、武清、宝坻、蓟县、宁河)外加塘汉大(塘沽、汉沽、大港)。
现在塘汉大已经合并为滨海新区。而五县也除了蓟县以外其他都该县为区。所以所谓的五区县就是指以前的五县。
扩展资料
截至2020年底,天津下辖16个市辖区,共有街道、乡、镇245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滨海新区和远郊区。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州区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经济商业中心。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市区三岔河口 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唐朝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辽朝,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元延祐三年(131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 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 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 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 迫开放,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至20世纪初,在天津城厢东南的海河两 岸,先后设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地利和比利时九国租界,成为全中 国乃至世界上租界最多的城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 除城墙。清同治九年(1870年)至光绪二十八年间(1902年),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总督夏季一般在天津办公,其余时间在保定办公。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 地。
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天津属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6 月,国 民革 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 民政 府设立天津特别市,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民国十九年(1930年)6 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天津市,直属南京国 民政 府行政院管辖;同年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市改为省辖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 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30日,抗 日战 争爆发,天津沦陷。
1937年12月14日,伪中 华民 国临时政 府在北平成 立,辖晋、冀、豫、鲁4省日军占 领区及平津两市伪组 织 。
1940年3月汪伪国 民 政 府成 立,伪中 华民国临时政 府即宣布解散,其职权为华北政 务委 员会所替代。
民 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列 强在津租界全部被国 民 政 府收回。民 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中 国人 民解 放军东西突击集 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7日解 放塘沽,天津全境解 放,划为华北人 民 政 府直辖市。同年10月1日中 华人 民 共 和 国成 立,天津被定为中 央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