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的文言文翻译
1. 古文中 责的所有解释
读音
(1)责zé
(2)(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丰(变形),从贝。“丰”意为“(植物)节节长高”。“贝”指“钱币”。“丰”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钱币节节增长”。本义:利息。转义:〈动〉放债、放款、放高利贷。〈名〉债款,债务)
释义:
(3)索取(财物) [ask for;demand]
责,求也。――《说文》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责一头。
以塞官责。
(4)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
(5)责备 [reproach;blame;reprove]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无责也。――清·方苞《狱中杂记》
(6)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
(7)惩罚 [punish]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8)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
(9)诘问 [question closely;interrogate]
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
(10)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
(11)责令;要求 [order;demand]
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赦罪责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责己也重以周。――唐·韩愈《原毁》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责成人之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袁可立)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12)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
2. 古文中 责的所所有解释
1、责令,要求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责”己也重以周。---唐·韩愈《原毁》
2、索取
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3、责任、差使
4、责备
5、惩罚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促织》
3. 孔子责政+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4. 寻关于责任的古文一片~~~短短短~~~要译文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立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翻译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5. 责人当以其方的译文
白话译文: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发病,(他)命令仆人击石取火。那天夜里又冷又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很急迫地催促仆人。仆人一副愤怒的样子说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像漆一样黑,(你)为什么不用火给我照明?我如果能够找到击石取火用的工具,这样之后就容易得到火了。”
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人们听说这件事,说:“责备人应当用正当的道理啊!”
原文:
某富翁夜暴疾,命仆人钻火。其夜阴暝,不得刀与石。富人催之急。仆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尔照!”人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出处: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邯郸淳的《责人当以其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
邯郸淳青年时代离家出走,游学洛阳,拜大书法家扶风曹喜为师,刻苦磨炼,终于名震书坛。其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书小史》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作品有《责人当以其方》《笑林》《艺经》《投壶赋》《孝经》。
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邯郸淳从长安避乱荆州,为刘表门下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颇知书法,早闻邯郸淳大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
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