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郭文言文翻译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10-25 · TA获得超过561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0万
展开全部

1. 后汉书 郭伋传文言文与白话文对译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注释: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

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

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

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2. 《后汉书·郭伋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翻译:

郭伋当上州牧后第一次出巡,到了西河美稷这个地方,看见有许多孩子各自夹着竹竿,在道路两旁列队跪倒欢迎。郭伋就问:“你们为什么从远方过来呀?”孩子们答:“听到您来,我们都很高兴,就过来欢迎。”郭伋对孩子们表示感谢。

等到巡视完毕,国际要走的时候,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外,问他:“您什么时候还来?”郭伋问了问副手,副手计算好日期又告知孩子们。

第二次巡游的时间到了,但是郭伋却先于一日赶到这里。郭伋认为这违背了自己与孩子们的诺言,是失信的行为,于是就在野外驻扎,等到时间到了才进城。

郭伋真是一个守信的人呀!

3. 【后汉书郭伋传译文,就是:“郭伋字细候.茂陵人,为并州守.可谓信

我国汉代光武帝时期,有一人叫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官至太中大夫.他做官,为人十分讲究信用,做事多次获得成功,颇受当时人的称赞.他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官名,类似于今天的随行秘书)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郭伋就是这样说到做到,处事赏罚分明,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 后汉书 郭汲传翻译及注释

译文:

郭伋字细侯,是扶风茂陵人。郭伋少年时就有志向和操行,哀帝和平帝年间被征召到大司空府,几次升迁后任渔阳都尉。王莽时郭伋任上谷大尹,升为迁并州牧。更始帝刚即位时,三辅地区接连遭受乱兵侵扰,百姓感到震惊害怕,有势力的宗族、大户人家拥兵自保,没有人肯率先依附。更始帝平素常听到郭伋的声名,征拜他来拜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世祖即位,他被封为雍州牧,又转任尚书令,多次进忠言直言规劝。

建武四年, 郭伋出任中山太守。第二年彭宠被灭,郭伋转任渔阳太守。渔阳已经遭受了王莽动乱,又加上彭宠的破坏,百姓大都狡猾不善,盗匪到处都是。郭伋到渔阳后,宣示百姓有功必赏,捕杀盗贼首领,盗贼由此溃散。当时匈奴多次侵扰郡界,边境军民吃了不少苦头。郭伋整顿兵马,设计好攻守战略,匈奴由于害怕而远远离去,不敢再侵入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颍川盗贼群起,建武九年,朝廷征召他封为颍川太守。

郭伋到颍川之后,招抚怀山强盗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这些人都束手到郭伋处投降,郭伋将他们全部遣返回乡务农。于是他上书弹劾自己自作主张,光武帝很欣赏他的策略,没有因此责怪他。此后赵宏、召吴等人的党羽听说了郭伋的威望和信义,远自江南,有的从幽州、冀州不约而同前来归降,络绎不绝。

光武帝因卢芳占据北方,便调郭伋任并州牧。郭伋经过京师时上朝谢恩,光武帝马上召见他,并将皇太子及诸王召来一起宴请郭伋,与郭伋谈了一整天,还赏赐给他车马衣服及日用杂物器物。郭伋借机谈到挑选人员增补官职时,应挑选天下的贤士俊杰。光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郭伋刚到任时去所辖地域巡视,到达西河美稷,有数百名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

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伋向他们表示感谢。等到事情办完后,众儿童又将他送出城,并问:“使君何时回来?”郭伋告诉别驾从事史,算好日子告诉他们。巡视后返回,比预计日期提前一天,郭伋不想失信于儿童们,于是在野外亭中留宿,等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

当时朝廷很多人推举郭伋可以担任大司空,光武帝因为并部还有卢芳可能造成威胁,而且匈奴还未被平定,想让郭伋在此多任职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征召。郭伋知道卢芳是个老贼,很难一下子用力量制服他,因此经常严守烽火台,公开悬赏捉拿。卢芳的将领隋昱于是谋划胁迫卢芳归降郭伋,卢芳于是逃跑进入匈奴。建武二十二年,被征召为太中大夫,获赐宅第一处,以及帷帐钱谷,用以补贴家用,郭伋总是分送给宗族九族,一点也不保留。

注释:

1.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2. 西河美稷:地名。

3.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4.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5.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6.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后汉书·郭汲传》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

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明年,彭宠灭,转为渔阳太守。渔阳既离王莽之乱,重以彭宠之败,民多猾恶,寇贼充斥。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

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后宏、吴等党与闻伋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络绎不绝。

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并召皇太子诸王宴语终日,赏赐车马衣服什物。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帝纳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

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匈奴。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榖,以充其家,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

5. 范滂绝命后汉书范滂绝命选自《后汉书》1.帮我翻译整篇文2.范滂是个

[参考译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从小砥砺清高的名节,为州里人所推服,被举荐为孝廉.当时冀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于是以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去查明情况.范滂走马上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等到到了冀州境内,那些太守县令自知藏污纳垢,于是纷纷离职逃跑.范滂所弹劾上奏的那些贪官污吏,都是人们议论纷纷的对象.后来皇帝下诏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属官上报民间那些反映官吏贤能与否的歌谣,范滂因此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怀疑他掺杂了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说:“我所劾奏的人,假如不是才力不能胜任、污秽、*猾贪暴为害百姓者,我是不会玷污上奏的文书的.只是近来因为三公会议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先劾奏那些急迫的,那些还没有调查清楚的.再重新检查核对.我听说农夫除去田里的野草,农作物一定长得又好又茂盛;忠臣除却朝廷里的*人,国家的政治就会因此清明.如果我的话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甘愿在众人面前受到惩罚.”尚书不能驳难他.范滂看到当时世道艰难,知道自己的意愿不能实现,于是辞职而去.太守宗资先前已经听说了范滂的名声,请求他暂任功曹,委任他政事.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那些行为违背孝悌之道,不遵循仁义的人,他都把他们扫除出去,不与他们共事.公开荐举有品德的人,剔除坏人.所以郡中才能一般的人没有不怨恨他的.于是指责范滂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是范滂的党羽.后来牢修诬告说现在有人互相勾引,结成朋党,范滂因此而被关在黄门北寺的监狱里.监狱里的狱吏将要对他们加以拷打盘问,范滂因为被关在一起的人很多疾病缠身,于是请求首先上刑床.就与同郡的袁忠争着首先受刑.范滂后来事情过去后南归,才从京师出发,汝南、南阳的士大夫数千辆车来迎接他.同时被关在监狱里的同乡人殷陶、黄穆也被释放一起回来,都伺奉在范滂身边.范滂回头对殷陶等人说:“现在你们跟随在我身边,是加重我的灾祸.”于是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大范围的诛杀党人.诏令下达,紧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来到县里,抱着诏书,关闭传舍的房门,趴在床上哭泣.范滂听到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即到监狱里去.县令郭揖大惊失色,自解官印,要拉着范滂一起逃亡,说:“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在这里呢?”范滂说:“我死了,这祸也就过去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而牵累您,又让自己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他的母亲来和他告别,范滂对母亲说:“仲博对您孝敬,足以供养您,我到黄泉去,这样生死都得所.只是希望您割弃不能忍受的情,不要增加伤感悲伤.”母亲说:“你现在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同时得到吗?”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导,拜了两次就辞别了.回头对他的儿子说:“我想让你去做恶,但是恶是不能做.想让你为善,但是我没有做恶.(为善却得到现在的下场)”行路的人听了,没有不流泪的.范滂就义时年三十三岁.范滂是东汉时人,曾任汝南太守属官,因参与反对豪强和宦官的斗争而遭受迫害,被逮时,觉得对不起母亲;但其母深明大义,说:“你现在能够与大名鼎鼎的党人李膺、杜密齐名,死又有什么遗恨的?!既然有了美好的名声,再要求长寿,怎么可能同时兼得呢?”由于有了母亲的谅解和支持,范滂义无反顾地与祸国殃民的宦官集团作斗争,最后死于狱中.综合来说他是个有气节,有正义感且很有孝心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