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
展开全部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解析:
本章讲述如何治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病,使民风朴素。是老子指导诸侯们按照“道”的思想治国的一部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看着这句话是反对智慧的存在,实际上是李老先生希望抛弃当时各种流派中的言论,提倡“道”家思想、提倡尊崇天地万物,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做,这样百姓得到的好处就会增加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个有点针对儒家思想的话,儒家讲的是仁义,而老子则提出绝弃仁义,复归于“道”,这样家庭中就会重新出现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慈爱的现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