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我来答
容尚离7960
2022-07-11 · TA获得超过12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79万
展开全部

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的问题,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经常遇到的难题,连父母自己可能都还做不好,但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很重要,下面分享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1

   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

  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实,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前面讲积极情绪时说,我们应该刻意地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样给自己增加积极的元素。具体该怎样做呢?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

  每天放学时,我们常常看夕阳的颜色。有时是粉红的,她就说是草莓味的;有时是金黄色的,她就说是橙子味的。这两天刚下过雪,我和女儿回来时,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艰辛。她倒是很乐观,说灌木丛上都是棉花糖。我们又一起感受脚下的碎冰。我们想象一个冰雪王国,想象自己住在里面。她发现薄冰下面有气泡,就去踩踩,气泡就动一动。我又抱她摸树上的冰挂……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这些点滴的美好存到心里。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方法是,存储记忆,延长美好。就是说,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

  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

  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我们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这些大人都要理解。

  其实很小的孩子也可以有主动分享的行为。我女儿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经常互相分享吃的。在家里,吃水果她都能先给大人分一圈,有什么好东西她也主动拿给大家看看,虽然有时很有保留的样子——只给你看一秒就收回去了,或是只许看不许摸。

  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我觉得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孟子教育齐宣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都承认,跟人共同欣赏音乐更好,而且人越多越好。

   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及能力上的种种不足,多去发现孩子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就及时肯定,这样久了,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的能力上关注过多。我们可以这样想,孩子长大后,哪样能力有机会得到发挥,这很难说,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是处处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没被荒废,但性格和品格却永远不会。

   对成长感的识别和强调

  我发明了这个词:成长感。我们成年人都会在发现自己有所成长时感到欣喜,对于孩子来说,成长就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及时指出来,让他看到,告诉他,你记得不,你去年、上个月还是什么样呢,现在都可以做到这样了!

  进步、提高、成长,这是最能体现孩子自身价值的。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培养兴趣爱好,

   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

  我觉得,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另外,它或许还能给人提供一个新的身份,让你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比如,你是一位教师,但走出教室,你或许告诉别人你是一个烘焙高手。

  但是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兴趣爱好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机会,这种投入的感觉非常宝贵。有心理学家把这叫“酣畅感”,据说这是一个快乐的重要来源。当你做你爱好的事情时,你全神贯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庄子几次描述过这样的情形。按照他的说法,这时你与“道”相连通,所以会有鬼斧神工的发挥。

  而达到这种酣畅感的秘诀是,你的技术和挑战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就是说,你做的事情的难度刚好跟你的水平相当。当然这个事最好是你喜欢做的。不过话说回来,很多时候,即使中性的事情,比如写作业,如果能力和难度程度相当,我们都会享受这个过程。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应该选择哪些事情给孩子去做。我们出于爱心,总想给孩子更多的享受。但是,让他被动地享受,比如看电视、吃东西,他的乐趣也有,只是这些乐趣肤浅、短暂。而稍有点挑战的事,他反倒更能投入。难度如果过大,他就又没了兴趣。

  其实小孩在玩游戏时,常常就能体验到这种酣畅感。我女儿玩时,如果我问她吃不吃苹果之类的话,通常她完全听不进去。所以孩子投入地、自由地玩,这非常有价值,我们要多鼓励,少打扰。

  孩子大一些之后,做事往往就参杂了很多功利心,有了压力,难以全心投入。现在很多的兴趣班更是把兴趣变得没趣了。我们家长要多反思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玩具,这也是我随口发明的词。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展现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据调查,每天写下三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

  我们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引导孩子这样做。我们可以在情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玩味。我们也可以每天睡觉前或在其他空闲时间里,没事就在脑子里整理自己的这些好事。大家可以试试。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转念的能力。

  我们可以抽空跟孩子一起想好事。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本,专门记录他的好事。或者给他准备一个小白板、做个展示墙,随时记录。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好事宝盒,把能引起美好回忆的东西或照片,都存在里面,有空就倒出来看看……

  这个心理玩具除了好事,还可以是让自己看到全局、看到宏观的一面,看到the big picture。比如,当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生气时,你可以跳出来想:总的来说,他是个好孩子,我是个好妈妈,我工作还不错,生活各方面都基本满意……然后再看刚才的事,就能比较冷静地看待了。

   培养感恩、同理心、宽容等品格

  我们家长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很大的。有时我感觉女儿会有点抱怨,我趁她还没说呢,就自己开始感慨好的一面,表示很知足,她的想法也被带过来了。

  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时候,小孩倒是比大人更乐观,更少消极的评判。有时大人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本来还没有任何不满情绪呢,听大人这么一说,马上就消极了。所以家长言行要慎重,别急于评价下结论,多等等,多观察。

  我们自己评论的话里多一些感恩、同理心、宽容和乐观思维,这就是好的教育了。

  我经常会在睡前跟孩子一起回顾这一天的事情,其中除了总结她的进步,再就是想想有哪些好事,哪些我们要感到知足、感恩的事,然后展望美梦,再开开玩笑。

  对于大一些、上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偶尔写感恩日记、写好事日记(让自己开心、自豪骄傲的事)。不必天天写,那样他会反感,不好坚持,可以一周写一两篇。或者让他自己每天睡前回顾这一天值得感谢的事、让自己自豪骄傲的事。我想,做这些远比批评他的缺点更重要。

   不做情绪绑架

  我看到有的专家告诉家长,跟孩子说:“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那样做,妈妈不喜欢”。我想家长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

  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

  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有时候女儿哭闹之后,等她情绪好了,我也偶尔跟她说,你知不知道,你哭闹的时候,我真的很烦。不过关键的是,你这一哭,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你早点过来吃饭,吃饱了就高兴了,就可以多玩一会了,是不是……

  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我们家长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妈妈这会心情不好,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练习自己去处理。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

  前面谈的多是关于积极心理的建设,下面谈最让我们头疼的消极情绪的处理。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处理办法。

  教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能从容去对待。我们会发现,做到这一点真是有难度啊。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当孩子发脾气或有其他消极情绪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又有来麻烦了!你敢跟我对抗!我的教育怎么这么失败!你得长到多大才能会……!我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于是我们浑身冒汗血脉喷张……

  我们处于这样的状态,当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来了。要改变这种反应,首先要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它是中性的,不是坏事。把它当作一阵风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发电、放风筝。

  其次,要尽量把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跟自己的分开。自己的劳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决。别做不合理的挂钩。

  我女儿惹我生气时,我就这样开导自己:一方面是因为她就是个孩子,就这样;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管教上有哪些不足,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她是我教育的结果,跟谁抱怨呢,自己多提高就是了。我想,如果家长少一些受害者的思路,多想该怎样提高,这也会帮助我们控制情绪,少生气。

  然后再告诉自己,我当然可以不完美,做不到的,努力提高就是了。

  只有当我们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才能做到不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他的情绪,并且教给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绪。

   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孩子发脾气,我们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认识到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所以,现在我对孩子哭闹的方法是:在发现她有点情绪,可能会发作时,如果她不需要我的帮助,我常常找个借口躲开。我发现通常我一走开,她自己很快就没事了。当她真的发作起来时,再回来。

  有时啥也不说,摸摸头给她擦眼泪。如果我自己也生气,或者她拒绝我接近,那就捧本书待在旁边。如果是她特别不讲理的事情,我就义正言辞地说几句。这种慷慨陈词也有用,能帮她看清自己行为的后果,看到引起的反应,当她自觉理亏时,理智就开始恢复,就战胜了情绪。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自己能保持中性态度,这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平复情绪。有很多情况,孩子是被家长的坏情绪火上浇油,愈演愈烈。

   教给她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比如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

  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

  镇静法:数数、深呼吸;

  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还有就是前面写过的那些能引起积极情绪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然后,当自己冷静一些之后,教给孩子去分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的,以后可以怎样做才能避免那种情况,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对于消极情绪,要多分析多思考,去想办法,这样有利于化解情绪。但是对于积极情绪,则尽量少分析,多去感受,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感受。好事,有时分析太多,好的感觉反倒没了。

  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2

   1、疏导孩子东西被抢的心理

  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当心爱的玩具或食物被抢走时,脸会涨得红红。除了哭外,甚至还会出手打人。这时大人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不懂得分享,而是应该先接受孩子愤怒的情绪。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分享此时的心情,但要鼓励孩子跟其他小朋友讲道理争取拿回来,或者协商一下一起玩,彼此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美食。

   2、疏导孩子悲伤的情绪

  孩子虽然懵懂,但也会有悲伤的时候,比如心爱的玩具坏了会伤心哭闹。这时大人陪伴在旁,给他一个拥抱,而不是一开始就跟孩子表示坏了也没关系会给他买新的。若是让孩子形成“只要坏了就有新的”的思维,说不定以后他会特意弄坏玩具。

   3、疏导孩子的害怕心理

  孩子对世界的新事物抱有好奇心,但也会害怕。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害怕时,大人应当跟孩子一起体验这种情绪,再以一样的心情对孩子展开交流。告诉孩子害怕可以躲在大人的怀里寻求帮助,也可以自己勇敢面对。勇敢面对的时候,说不定就能发现他的趣味所在。

   4、疏导孩子的妒忌心理

  孩子之间很容易攀比,也会有妒忌心理。例如孩子看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昵,会认为父母并不喜欢自己,甚至是妒忌父母对其他孩子好,会通过哭闹或拉扯其他孩子来捍卫自己的领地。此时,没有必要立刻呵责孩子,应该了解清楚孩子这些举动的原因。若是因为孩子妒忌了,告诉孩子:即使父母偶尔对其他小朋友好,但永远都是你的。

   5、疏导孩子的愧疚心理

  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东西,心里感到十分害怕和内疚。大人说“打坏了也没关系”“不是你的错,都是那东西的错”之类的言语,而是认同他的愧疚,并告诉他愧疚是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而应该学会处理打坏东西后的事,并老实告知大人。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作情绪的疏导,尤其是孩子不懂自我调节,就需要大人进行适当引导,远离负面情绪,才能健康地成长。

  怎样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3

   一、什么样的情绪是合适的?

  什么是我们情绪调节的目标?是一直平和淡定?还是一直快乐?

  我个人认为,在合适的情况下有合适的情绪是最好的,要有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禅宗)的精神。?入世是指投入其中,出世是指超脱其外。就是既能沉浸、享受情绪,又不为之所伤,超脱其外。比如看电影,可以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心忧伤着急,但是不要过度,看完电影半天缓不过劲来;此时如果太超脱了,就少了很多乐趣。又如我喜欢看CBA青岛双星的比赛,比赛中我会为主队的精彩表现激动呐喊,但是输了,只有些许遗憾,还是比较平静。如果无论比赛如何都很平静,就不要去现场看球了,看看NBA的电视转播最好。其实,这与我既努力又顺其自然的核心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是要看是否过度,是否困扰了你。大人和孩子都是如此。我下文讨论的所有情绪,都是指过度和造成困扰的情绪,这些是需要管理应对的。

   二、负面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找到情绪的原因

  孩子的情绪有时不好捉摸,有的妈妈说莫名其妙,其实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所以,正如我一贯的思想,首先是理解孩子,理解他的情绪。

  情绪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当孩子困了、饿了、累了到时候,一点儿小事就容易引起他发脾气的;而且孩子已经有了情绪之后,可能会变得不讲理,一点儿小事就会激发更强烈的情绪。而且在情绪的作用下,人会不那么理性,成人也是如此。参考轻松了解情绪的奥妙。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发脾气或者大发脾气不要觉得莫名奇妙。此时要敬畏情绪的力量,不要用平常的原则来要求孩子,更不要火上浇油,使之升级。

  有时发脾气是有深层次根源的。一笑心晴举了一个笑笑发脾气的例子:笑笑同学与爸爸妈妈玩组词接龙的亲子游戏,由于接错了词,理应接受“刮鼻子”的惩罚,可是笑笑忽然莫名其妙地耍赖哭闹,并以排山倒海之势痛痛快快地发了一通脾气。后来一笑心晴找到了根本原因。笑笑想赢,想第一,不想输。所以发脾气不是莫名其妙。此时,情绪管理的重点在于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如果这个不改变,无论多么高明的接纳、宣泄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是苍白的。

  另外,孩子有一个要求,已经有了想实现的欲望,此时断然拒绝当然会使孩子难以接受;即使是平静地拒绝,有时也不如变通、妥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所以,此时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方式让孩子难以接受。所以,重点在于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是自己也能接受的,如果领导这样对你,你喜欢吗?所以,应对孩子的要求,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满足”和“拒绝”,而是你的方式是否是他能接受的。

  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有一个认识,“哭”,是孩子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手段,这有些道理,因为孩子可以体验到哭是有用的。所以,很多父母应对的方式是不理孩子,不让孩子觉得哭是有用的。但是,情绪发生的时候,孩子却并不总是那么理性的。这里要具体看,如果孩子边哭边偷偷看,那肯定是为了达到目的。但是孩子大哭、发飙,虽然也有达到要求的成分,但其中无奈、怨恨、愤怒的成分已经很多了。所以,对这些不理睬,就不太合理了。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斗智斗勇的对手,喜欢从故意捣乱、想达到要求的角度看孩子,其实孩子的表现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他自然的流露,你可别想得太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