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坐的正确姿势
禅坐的正确姿势:
一、盘腿:有双莲花、单莲花、散盘(若细分还有很多种,这里不作赘述)。
双莲花亦称双跏趺,先将左足足背置于右大腿根部靠近腹股沟处,再将右足足背置左大腿靠近腹股沟处,两膝着地。或者先将右足盘好,再将左足盘上,不必拘束,左右足轮换放上方。
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心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单莲花亦称单跏趺,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双莲就使用单莲,即只将任意一足跟轻抵另一大腿根部,另一足足背放其大腿根部腹股沟处,左右足轮流在上。若再不行者双足交叉散坐亦可。
二、手印:禅坐手印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般禅坐常用的手结定印。右手置于左手掌上(推荐如图),或者左手置于右手掌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脐下两腿相交处。
注意:图片是对面视图角度,图中在上面的手掌应该是实际上你的右手!
三、脊背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脊背两边的肌肉完全放松。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或前突,应注意循序渐进地纠正。
四、肩益平:两肩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地面平行,应舒张但不挺胸。三、四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上引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展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三、四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利于沉气静心。
五、下巴内收:脖子微微向后衣领处靠,下颏微内收平行地面,不是低头。头中正,不俯不仰,不歪不斜。
此点利于颈锥放松,又可轻微抑制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刺激松果体,延缓衰老,便于入静。
六、舌触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触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自然就好------禅来缠去注释)。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只是轻轻接触。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相咬,有一丝缝隙。使口腔分泌唾液,古时称琼浆玉液,可滋养脾胃。
七、双眼微闭:眼帘轻轻合起,眉心舒展。如闭眼思虑多可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初学者建议双眼半开,眼观鼻,鼻观心,以收摄自心------禅来缠去注释)。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一静物上(此静物应:较小单色形状简单如圆圈)。如易散乱可眼微闭,只留一丝光感。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虚空。